最新网址:www.biquw.cc

燕国,这个历史悠久的诸侯国,其存在的时间跨越了八百二十二年,

从公元前1044年一直延续到前222年,见证了周朝的兴衰和战国时期的纷争。

作为周朝王族的一支,燕国在周武王时期就已经存在,

其始祖召公奭是周文王的庶长子,他在牧野之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协助周武王姬发击败了商军,导致商纣王自焚,商朝的覆灭。

在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召公奭被封在燕地,

即今天的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东北一带,建立了燕国。

然而,召公奭并没有亲自前往燕地就封,而是派遣他的长子克去管理燕地,

自己则留在都城镐京,继续辅佐周王室。

召公以下的九世燕国君主,没有留下名字、谥号和具体的年份记录,

直到燕惠侯时期,才开始有了谥号和年份的记载,但名字依然不详。

燕国在前7世纪开始扩张,向冀北、辽西一带发展,

并吞并了蓟国,随后将都城建立在蓟,即今天的北京市。

这一时期,燕国的疆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国力也有所增强。

到了公元前323年,燕易王自称王,

标志着燕国在战国七雄中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然而,公元前316年发生的子之之乱,使得燕国陷入了内乱。

齐宣王趁机以平乱为名,派大军灭燕。

两年后,赵武灵王扶持公子职(即燕昭王)归国登基,燕国得以复国。

燕昭王在位期间,广纳贤士,励精图治,任用乐毅合纵攻齐,

秦开破东胡朝鲜,使燕国达到了鼎盛时期。

但燕昭王去世后,燕国的国力迅速衰落。

长平之战后,燕国试图趁赵国之危,却连败于赵国,从此沦为弱国。

公元前228年,秦国攻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并陈兵易水。

燕太子丹暗中派遣荆轲刺杀秦王嬴政,但最终失败,荆轲被杀。

秦王嬴政因此大怒,命令王翦发兵攻燕。

公元前226年,燕王喜联合赵代王嘉抵抗秦军,

但战败后,燕王喜率领公室卫军逃往辽东。

最终,在公元前222年,秦王嬴政派遣王贲率军进攻辽东,

俘虏了燕王喜,燕国宣告灭亡。

秦国在燕国的故地设立了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及辽东郡等行政区划,

标志着燕国历史的终结。

燕国的兴衰,不仅是一个诸侯国的历史,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缩影,

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政治、军事和社会变迁。

公元前664年,燕国遭遇了来自山戎的大规模侵略,

这场战争对燕国来说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燕庄公,作为当时的燕国君主,面对山戎的猛烈攻势,

感到力不从心,无法独自抵御外敌的侵袭。

在这种情况下,燕庄公做出了一个明智的决定,向邻国齐国求援。

齐国在齐桓公的领导下,正处于春秋时期的鼎盛阶段。

齐桓公,作为春秋“五霸”之一,

以其雄才大略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对周边的小国和部落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他提出的“尊王攘夷”政策,旨在尊重周天子的权威,

同时抵御外族的侵扰,这与燕国当时的处境不谋而合。

齐桓公接到燕庄公的求援后,迅速组织军队,大举反攻山戎。

在这场战争中,齐桓公不仅成功击退了山戎,还乘胜追击,

消灭了孤竹和令支两个部落,从而彻底解除了燕国的危机。

这一行动不仅保全了燕国,也进一步巩固了齐国在北方的霸权地位。

燕庄公对齐桓公的援助深表感激,

他以极高的礼遇对待齐桓公,并亲自陪同他返回齐国。

然而,齐桓公却表现出了君子之风,他认为自己并非天子,

作为诸侯的燕庄公相送不宜过境,以免失礼于燕国。

因此,他决定将燕庄公所至之地划归燕国,

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齐桓公的宽宏大量,也加深了两国之间的友谊。

齐桓公还命令燕庄公复修召公之政,即恢复召公奭时期的政治制度,

如同成康之世那样,向周天子纳贡,以示对周王室的忠诚。

这一政策的实施,有助于燕国恢复和稳定国内的秩序,

同时也加强了燕国与周王室的联系。

到了公元前657年,即燕襄公元年,

燕国又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将都城从易都迁回蓟城。

这一举措可能是出于对蓟城地理位置和战略价值的重新评估,

也可能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国家。

蓟城作为燕国的都城,对于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燕昭王时期,燕国的国力达到了鼎盛状态,其疆域也随之大幅拓展。

根据《汉书·地理志下》的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燕国疆域的大致范围和重要地区:

1.东部疆域:燕国的东部边界拥有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等郡。

这些地区大致位于今天的北京、河北北部、辽宁一带,是燕国对抗东胡等北方民族的前线。

2.西部疆域:燕国的西部边界则包括上谷、代郡、雁门等郡。

这些地区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河北张家口、山西大同一带,是燕国与赵国等诸侯国的交界地带。

3.南部疆域:燕国的南部得到了涿郡的易地(即今天的保定)、容城、范阳等地。

这些地区大致位于今天的河北中部,是燕国与中原诸侯国如赵、中山国的交界区域。

4.北部疆域:燕国的北部边界有新城、故安、涿县、良乡、新昌等地,以及渤海的安次。

这些地区主要位于今天的河北北部和天津一带,是燕国的北部屏障。

5.东北疆域:乐浪、玄菟两地,位于今天的朝鲜半岛北部,

是燕国在东北方向的拓展,显示了燕国在东北亚的影响力。

6.其他地区:二龙湖古城、上下障等地,也是燕国的领土,

这些地区可能位于今天的辽宁和吉林一带,是燕国对抗东胡和朝鲜半岛国家的重要据点。

燕昭王时期的疆域拓展,不仅体现了燕国军事上的强大,

也反映了其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繁荣。

燕国在这一时期积极开疆拓土,

与周边的民族和国家进行交流和对抗,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区域性强国。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