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w.cc

公元前297年,秦国秦昭襄王在位。

秦昭襄王,嬴姓,赵氏,名稷,又名则(公元前325年至公元前251年),

是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之异母弟,被尊称为秦昭王。

他的一生(公元前306年至公元前251年在位)见证了战国时期的风云变幻,

作为秦国的国君,他的统治长达五十六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较长的君主之一。

在他的治下,秦国经历了一系列著名的战役,

包括伊阙之战、五国伐齐、鄢郢之战、华阳之战以及长平之战,

这些战役不仅巩固了秦国的军事力量,也为秦国日后的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秦昭襄王的统治时期,是秦国由地方强国转变为统一天下的帝国的关键阶段。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在洛阳周王室的太庙与大力士孟说进行了一场举鼎比赛,试图举起传说中的龙文赤鼎。

然而,这场力量的较量以悲剧告终,秦武王不幸胫骨被砸断,因此丧生。

武王的突然离世,加上他没有留下子嗣,使得秦国内部为了继任者的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宣太后,武王的母亲,有意立公子芾为新的秦王,而惠文后则支持公子壮继位,双方争执不下。

在这场王位继承的斗争中,樗里疾支持了宣太后的主张。

但是,赵武灵王的介入改变了局面,他坚持要迎立在燕国作为人质的公子稷为新的秦王。

在赵国的压力下,秦国最终选择了公子嬴稷作为新的统治者,即历史上的秦昭襄王。

尽管秦国的许多大臣对立嬴稷为君表示反对,

但在魏冉等人的支持下,公子稷最终继承了秦王的宝座,成为秦昭襄王,亦称秦昭王。

由于昭王当时还很年轻,他的母亲宣太后便开始摄政,同时任命魏冉为将军,辅佐朝政。

公元前306年,秦昭襄王嬴稷初登王位,朝政尚未稳固,国内权力斗争激烈。

在这一年,秦国的右丞相甘茂提出了将武遂之地归还给韩国的提议,

这一决策遭到了向寿和公孙奭的强烈反对。

向寿和公孙奭出于对甘茂的个人恩怨,

不断地在昭襄王面前进谗言,使得甘茂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甘茂,作为秦国的股肱之臣,曾为秦国的扩张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随着秦武王的意外去世,他在朝中的地位变得岌岌可危。

向寿和公孙奭的谗言让甘茂感到了深深的恐惧,

他担心自己会遭受不白之冤,甚至可能有性命之忧。

在这种压力之下,甘茂决定采取行动,以保全自己及家族的安全。

甘茂利用自己即将率军攻打魏国的机会,巧妙地制定了逃脱计划。

他表面上继续执行对魏国的军事行动,暗地里却已经开始为自己和家人的逃亡做准备。

在一次对魏国的进攻中,甘茂突然放弃了战斗,转而投奔了齐国。

他的这一举动,无疑是对秦国的背叛,但也是他为了生存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甘茂的逃脱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在逃亡过程中,他遇到了苏代,一位齐国的使者。

苏代对甘茂的处境表示了同情,并答应帮助他。

苏代回到齐国后,向齐湣王推荐了甘茂,齐国于是接纳了甘茂,并给予了他上卿的职位。

而秦国在得知甘茂逃至齐国后,也曾试图用高官厚禄诱使他回国,

但甘茂拒绝了秦国的邀请,选择留在齐国。

甘茂的这一选择,不仅保全了自己的性命,也使得他的家族免受牵连。

尽管甘茂最终未能回到秦国,但他在齐国的余生,也算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安宁。

公元前304年,秦昭襄王嬴稷与楚怀王熊槐在黄棘(今河南省南阳市)举行了一次重要的会盟。

这次会盟不仅是两国之间的政治联盟,也是秦国对外扩张策略的一部分。

在这次会盟中,秦国表现出了极大的诚意,

将之前占领的上庸地区(今湖北十堰竹山)归还给了楚国,

这一举动无疑加深了秦楚之间的友好关系。

在黄棘的原野上,两国的军队整齐列阵,旌旗招展,战马嘶鸣。

秦昭襄王嬴稷与楚怀王熊槐在众臣的陪同下,

分别从各自的营帐中走出,步向中央的会盟地点。

在庄重的仪式中,两国君主交换了盟书,宣誓结为盟友,共同抵御外敌。

随后,两国的军队进行了联合演练,展示了强大的军事力量。

然而,这次会盟的背后也隐藏着复杂的国际关系。

楚国的这一行为被视为背弃了之前与齐、韩两国的抗秦合纵之约。

因此,次年齐、韩、魏三国联军便以楚国背弃盟约为由,对楚国发起了进攻。

楚国在面对三国联军的压力下,向秦国求援,

并把太子芈横送去秦国作为人质,以换取秦国的军事支持。

秦国的这一决策,即归还上庸给楚国,又出兵救楚,显示了其深谋远虑的外交策略。

公元前303年,楚国因背离了与齐、魏、韩的合纵之约,

转而与秦国结盟,导致齐、魏、韩三国联合起来攻打楚国。

楚国为了求和,派遣太子熊横到秦国作为人质,秦国随即出兵援助楚国。

秦军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出色,攻占了蒲阪(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阳春(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封陵(今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风陵渡)等地。

随后,秦国乘胜追击,攻打韩国,又攻占了武遂(今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

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精心策划了一场会盟,邀请楚怀王在武关(今陕西商州商南县)相会,

意图通过结盟进一步加强秦楚两国的关系。

楚怀王带着和平的愿景前往武关,然而等待他的却是一场精心布置的陷阱。

会盟的场景本应是两国君主在仪仗的引领下,于边境的武关相会,

双方的军队在远处列阵,旌旗招展,气氛肃穆。

两国的使节和大臣们在君主身后站立,准备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然而,当楚怀王抵达后,秦昭襄王却背信弃义,

突然下令拘捕楚怀王,并将其劫持至秦国的都城咸阳。

在咸阳,秦昭襄王试图强迫楚怀王割让巫郡(今重庆巫山)和黔中郡(今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给秦国。

楚怀王面对这种侮辱和胁迫,表现出了坚定的拒绝态度,

他愤怒地拒绝了秦昭襄王的要求。

秦昭襄王未能达到目的,便决定拘留楚怀王,不让他返回楚国。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