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躺在小房间一样的龙床上,怎么努力也睡不着。烙饼一样翻来覆去!
甚至英儿和她的小姐妹,使尽浑身解数也没能让李浩动心。
自打穿越以来,李浩还是第一次在大明失眠。
他在思考一个现实问题!
大明的垮塌是长期的,结构性的矛盾。江南官绅集团经过百年孕育发展,树大根深且盘根错节。
他们支持的文官集团,已经强大到足可与皇权分庭抗礼的地步。
甚至皇帝只能抬出宦官集团,才能堪堪与之对抗。
至于史书上大书特书的左光斗、杨涟等人,也不过是两大集团斗争的牺牲品而已。
虽然他们刚直不阿,虽然他们才华横溢,虽然他们无比忠贞。
但他们还是摆脱不了棋子的命运!
下棋的人,一方是皇帝,另外一方是顾宪成、赵南星为代表的东林党。
而东林党的背后,站着江南的官绅集团。
他们把持了国家经济,他们在大明年间就知道,操控了经济就等于操控了一个国家。
可惜!
嘉靖皇帝不懂!隆庆皇帝不懂!万历皇帝和天启皇帝好像懂一些,但不多!
只当了一个月皇帝的泰昌皇帝,天知道他懂不懂。
现在这个天下是他李浩在坐庄!
三下五除二干掉了魏忠贤,又凭借小手段挤走了钱龙锡和高攀龙!
依仗后世的一些金融小技巧,坑了江南士绅和晋商几百万两银子。
这些事情看着是自己的一次次胜利,可江南官绅的势力依然庞大。
朝廷里面八成的官员,各省督抚封疆大吏,背后站着他还是他们的势力。
他们在观察,观察这个新的皇帝。
如果一旦确定自己是不可合作的人,天知道会发生什么。万历皇帝在妃子的床上都差点儿被人勒死!
自己……
如果真的弄不好,很可能明年煤山上就会长出歪脖树。很可能自己的最终归宿,同样是自挂东南枝。
今天张皇后的话,就是隐晦的警告。
她肯定知道些什么,但不方便说,也有可能不敢说。
能让曾经做过皇后的张嫣三缄其口,可见背后的势力何其庞大。
大清洗?
肯定不行!
别说辽东还有一群爱新觉罗们虎视眈眈,就算是内部现实也不允许这样做。
朝廷是帮着皇帝狩牧天下的,南七北六两京一十三省一千一百多个县,老子就算是修炼成哪吒也管不过来。
清洗了现在的官员,换上一批能堪用不堪用?
天下间的书院,大多被东林掌控。学得都是顾宪成改良过的阳明心学,就算清洗了换一批,最终还不是东林党的天下?
总不能换上一批不识字的农民和大兵来当县太爷吧!
如果那样做,用不着李鸿基,张献忠。也用不了爱新觉罗们!
一年之内自己必定是自挂东南枝的下场!
想来想去,还是得办书院。把教育主导权抢过来,才能从根子上与东林党抗衡!
终于想通了,却见到英儿眼中含泪的跪伏在身边。还有两个她的小姐妹,也光着身子跪伏在边上。
眼中满是泪水,却不敢啜泣出声。
李浩有些无奈!
皇宫里的人都在看皇帝的脸色过活!
英儿她们出身不好,又是魏忠贤送到宫里面的。
在宫里面更加没有位份,唯一的依仗就是皇帝的宠信。
有了皇帝的宠信,她们就有了一切。
皇帝对她们失去兴趣,对这几个弱女子来说,那就是天塌了。
努力打起精神,安慰几个可怜的小女子。
无奈,心有余而力不足。才安慰了两次,李浩就感觉眼皮打架,瞌睡虫成群结队的袭来。
最终倒在了枕头上,鼾声如雷!
揉了揉眼睛,看了一眼墙上的电子钟,十点一刻!
在大明睡的晚,在现代就起来的晚。只是时间上,李浩还是没算明白。
不知道大明的一个小时,和现代的一个小时是怎样换算的。
照例起床,洗漱刷牙,早饭也没吃就打开了deepseek。
输入!穿越到明朝,如何打败江南官绅集团和东林党!
不愧是牛逼的人工智能,很快deepseek就给出了答案!
理解权力核心:江南官绅与东林党的依存关系
经济基础
江南官绅通过土地兼并、漕运垄断和手工业税收漏洞积累财富,形成地方财政的实质控制权。东林党依托科举网络与书院讲学,将江南士绅的意识形态转化为政治话语权。
政治运作
东林党通过“清议”操控舆论,以道德批判压制皇权与宦官集团,维护士绅利益。官绅集团通过“投献田产”逃税,削弱中央财政,形成“国穷绅富”局面。
看看人家这总结的,多么到位。
再往下看……
分阶段瓦解策略第一步:切断经济命脉
改革税制与土地政策
推行“一条鞭法”升级版:强制清丈江南土地,废除“优免特权”,要求官绅一体纳粮(参考张居正改革,但需更严厉)。设立“江南税监”:派遣直属皇帝的税吏接管漕运、盐税和市舶司,绕过地方官僚系统直接征税。
打击走私与金融垄断
查抄勾结倭寇、荷兰商人的走私网络(如郑芝龙曾垄断东亚贸易),收编其武装为朝廷水师。发行官方“盐引”“茶引”证券,打破江南钱庄对大宗商品交易的金融控制。
这个……现在时机还不是很成熟!
毕竟这样需要很多的资本,而现在自己手里的资本在钱庄面前,简直是九牛一毛。
提拔“北人寒门”:重用山西、陕西等地非科举出身的实务官员,稀释江南士大夫在六部的比例。重建“阉党”平衡:有限度启用宦官监督地方(如设“苏杭织造太监”),但避免魏忠贤式的失控。
意识形态重构
扶持“实学派”:推广徐光启、宋应星等技术官僚的学说,批判东林党空谈误国。编纂《崇祯正典》:重新诠释儒家经典,强调“忠君优先于清议”,削弱东林道德高地。
这几条倒是不错,宋应星领衔的格物院就在皇家书院的编成之内。
第三步:军事威慑与司法整肃
建立直属武装
组建“长江水师”:以剿倭为名驻防南京,威慑江南豪族私兵(如嘉兴项氏、松江徐氏)。训练“新军”驻江北:仿戚继光“戚家军”模式,招募北方流民成军,切断江南与中原叛乱的联系。
选择性反腐
发起“钱粮案”:针对东林骨干(如钱谦益、侯恂)的赋税亏空展开调查,以“渎职”罪名罢黜。赦免次要官员:对主动配合改革的士绅承诺既往不咎,制造内部裂痕。三、风险与历史教训
避免过度激化矛盾
崇祯若强行摊派(如后期“三饷加派”),可能加速江南离心(如后来南明分裂)。需保留部分温和派(如史可法),维持基本统治合法性。
李浩点点头这几条倒是不错,不过组建江南水师太过保守。
应该在华亭,组建海军。不但要掌控长江,还要掌控大海才行。
替代方案:借力打力
若无法直接对抗,可采取更隐蔽手段:
挑起“江浙 vs皖赣”地域矛盾:煽动徽商与浙商争夺市场,分化江南集团。引入西洋势力制衡:允许荷兰东印度公司在福州、泉州开埠,转移江南外贸利益。纵容农民军削弱豪强:默许李自成部劫掠江南(需精确控制,避免反噬)。
看到允许李自成劫掠江南,李浩着实吓了一跳。
这他妈会死人的,会死很多很多的人。不愧是硅基生命出的主意,真他妈没人性。
击垮江南官绅集团需综合经济釜底抽薪、政治分化瓦解、军事高压威慑三管齐下,但关键在于建立新的权力支柱(如寒门官僚、北方新军)。
历史经验表明,崇祯缺乏耐心与资源整合能力,若穿越者欲成此事,须以铁腕手段速战速决,同时确保西北民变与辽东边患不失控,否则大明政权可能提前崩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