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智鸣修书一封,火急火燎地责令段风云,务必将京城至青燕八州之间的那一片失地全部收复。
之前乌延杰为了能一举拿下天门关,那是孤注一掷,亲自跑到京城至青燕八州之间那一片失地,把此地北金军队的大半兵力都给集结了起来。他满心盘算着,靠着这股精锐力量,就能如猛虎扑食一般,轻松拿下天门关。可让乌延杰没有想到的是,他不但没有拿下天门关,反而损兵折将,自己也受了伤,最后还弄的自己全军覆没。
如今,京城到青燕八州之间的这片失地内的那些个北金残余军队就是一群残兵败将,跟秋日里被霜打过的残花一样,脆弱得不堪一击。收拾他们,段风云完全是易如反掌。
段风云接到段智鸣的书信后,没有半分的懈怠,当下便点齐兵马。那二十八万东宋将士,个个都像是憋足了劲儿的弓弩,蓄势待发。只见他们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浩浩荡荡地向这片区域内残余的北金军队发起了最后的攻击。喊杀声震得那大地都仿佛在颤抖,仿佛要把这些年积压在心底的屈辱和愤恨,全都在这一朝宣泄而出。
在二十八万东宋将士的凌厉攻势下,北金的残余军队瞬间就土崩瓦解了。那被侵占了几十年的失地,终于又重新回到了东宋的怀抱,就像是迷失多年的孩子,重新回到了母亲的身边一样。
捷报传来,段智鸣那叫一个喜出望外啊!脸上的笑意简直都快溢出来了,心里头也是乐开了花。此刻,反攻北金的宏伟作战计划,正沿着预期的轨道稳步推进,就好比一艘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乘风破浪的大船,正稳稳地驶向胜利的彼岸。
青燕八州以及京城到青燕八州之间的失地皆已收复,并且草州因为青燕八州的收复,随时能得到从青燕八州而来的强有力的支援。至此,现在第一阶段的作战任务算是圆满完成了。而第二阶段的作战也已经完成了九成有余。只要牢牢地把守这些好不容易收复的失地,那第二阶段的作战就算是大功告成了。到时候,就可以马不停蹄地展开第三阶段的作战,一举将北金彻底灭掉,和北蒙瓜分北金的国土。
回想起反攻北金之前的那些布局,段智鸣不禁微微皱起了眉头。为了能让东宋的骑兵有足够的马匹供应,他可是煞费苦心。派遣段风云和蔡勇率领三十五万大军孤军深入到北金控制的区域腹地去进攻草州,然后镇守此地。可谁能想到,后续在第二阶段作战的时候,还有各种突发的意外情况,这使得段智鸣又不得不先后派赵雨山和铁顺领兵作战。
这么一番调兵遣将下来,虽然从战略上来说,那是步步为营,十分精妙。可这也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啊!京城和天门关这边的兵力变得有些空虚,就好像一座城池,没了足够的守卫,让人心里头直犯嘀咕。更关键的是,朝堂之上也跟着少了众多得力的帮手,这让段智鸣在处理各类事务的时候,常常觉得力不从心。仿佛身上背着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不过,现在的军事形势总算是大有好转了。青燕八州已经被收复了,有赵雨山这样的猛将在那儿守卫着,就跟铜墙铁壁一样,固若金汤,让人特别安心。再看看草州,有蔡勇这般忠勇之士镇守,那更是万无一失,北金的军队就算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轻易冒犯。
另外,京城到青燕八州之间的失地也全都收回来了,这片区域内的北金军队早就被打得七零八落,就像一群没了头的苍蝇,再也掀不起什么大风浪了。就算偶尔有几个漏网之鱼,那也不足为惧。后续的稳固工作交给铁顺去处理,段智鸣心里头那是一百个放心。
于是,段智鸣果断地下令,让段风云即刻回京。他还特别叮嘱段风云,把天子卫、黑豹卫、雪雕卫以及雷霆骑这几支精锐部队都一并带回来,好有效的充实京城和天门关的防御力量,确保京城和天门关的绝对安全。
段风云接到命令后,哪敢有丝毫的耽搁?当下就快马加鞭,朝着京城飞奔而去。
当段风云赶到天门关后,意外地发现段智鸣竟然亲自在这儿等候着他。原来啊,段智鸣心里头一直惦记着天门关的安全。毕竟天门关的安危和京城是挨着一起的,天门关要是出了什么问题,那京城就会跟着出问题。虽然乌延杰的军队已经被歼灭,但天门关眼下防守力量大打折扣。而且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段智鸣不敢有任何的侥幸。在段风云回来前,他只能在天门关亲自镇守。
段智鸣见到段风云后,当即下令让黑豹卫、雪雕卫与京畿军、巡防卫进行防务交接。他的目光就跟鹰眼似的,锐利无比,仔细地审视着每一个环节,然后又重新精心安排了天门关的防务布置。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他都不放过,一定要把防御体系打造得严丝合缝,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让任何可能的威胁都别想轻易进来。尤其是天门关两侧的大山,更是布置的滴水不漏。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段智鸣就带着段风云以及冷冰霜,还有天子卫、雷霆骑、京畿军和巡防卫,浩浩荡荡地回京了。
回到京城后,段智鸣又对京城的防务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整。他心里头清楚得很,京城那可是东宋的心脏啊!容不得有半点闪失。经过他一番精心的布局,京城的防御力量又恢复成原来的标准,让人非常的安心。
京城的防务调整完毕后,段智鸣本想着好好地为段风云摆上一桌盛大的庆功宴,好好地犒劳犒劳这位劳苦功高的兄弟,也好给他接风洗尘,顺便借着这个机会鼓舞一下士气。
可没想到,段风云却十分坚定地拒绝了这个安排。他神情严肃地说道:“皇兄,拿下青燕八州,收复京城到青燕八州之间的失地,这没什么好庆祝的。要庆祝,那就等我们一举灭掉北金后,在庆祝也不迟。”
段智鸣见状,微微一笑,点头说道:“好吧!那就等灭掉北金后,再给你摆庆功宴庆祝。”
段智鸣说完后,段风云目光中透露出一丝疑惑,问道:“皇兄,臣弟有一事想问您,不知皇兄可否为臣弟解惑?”
“六弟请问。”段智鸣微微颔首。
“之前北金军队大举进攻天门关的时候,臣弟带兵回援,可皇兄您为何不让臣弟回援,反而还要臣弟继续进攻青燕八州呢?这天门关可是守卫京城的重要门户,一旦天门关被攻陷,那京城,乃至整个东宋都会跟着危险。”段风云把心里头的疑问一股脑地说了出来。
段智鸣听后,微微叹了口气,陷入了一阵回忆之中。随后,他便把当时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以及在守卫天门关过程中所遭遇的那些重重危险,一五一十地讲述了出来。每一个细节都讲得十分生动,仿佛当时的场景又重现在眼前,让段风云深刻地感受到了当时的局势是多么的危急。
段风云听后,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心里头顿时涌起一阵后怕:“皇兄,您真是太悬了!若不是调查院的人及时发现,恐怕东宋真的要因为您的大意而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啊!”
“是啊!现在只要一想到这事儿,朕就忍不住感到害怕。”段智鸣心有余悸地说道。
“不过皇兄,通过这件事儿,臣弟觉得我们反攻北金的兵力还是略显不足啊!这次为了拿下青燕八州,我们几乎是倾巢而出,而北金却趁机调动了京城到青燕八州之间余下的三十万大军向天门关进攻。若不是上天保佑,这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啊!所以,臣弟认为,我们应该继续扩充军队,确保在反攻北金的同时,京城这边也能有绝对的安全保障。”段风云神色凝重地提醒道。
“六弟所言极是,朕也有此意。只是扩充军队,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儿啊!需要耗费大量的钱财。可如今国库本就紧张,只怕到时候又要捉襟见肘了。而且百姓的负担恐怕也会随之加重,这实在是让朕忧心啊!”段智鸣面露担忧之色。
段风云听后,陷入了沉思。他心里头明白,段智鸣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可眼下反攻北金的战事已经到了关键时刻,若不扩充军队,与北蒙联合起来反攻北金的计划恐怕就要泡汤了,到时就会错失良机。
就在两人都陷入沉思的时候,段智鸣眼中突然闪过一道灵光,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他思索了一阵后,缓缓说道:“朕刚才想到一个办法,或许可以解决这个难题。这个办法既能扩充军队的规模,又能减少军费开支,你且听听看。”
“皇兄,是什么办法?”段风云顿时来了精神,竖起耳朵,急切地问道。
“朕打算在东宋各地,包括刚刚收复的失地,以国家的名义建立武馆。这些武馆专门教习民众武术,并且规定,凡是进入武馆学习武术的人,都将自动成为军队的预备役人员。这些预备役人员平日里依旧是普通的老百姓,他们的生活所需一切都由自己负责,国家无需为此掏腰包。只有当他们从预备役人员正式转变成军人后,国家才开始承担他们日常生活的一切花销。你想想看,青燕八州和京城到青燕八州之间的失地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稳固,尤其是青燕八州,作为东宋抵御北金的重要屏障,需要的稳固时间会更长。而在这段时间里,正好可以在东宋各地建立武馆,并教习民众武术。”段智鸣回答道。
段风云听了段智鸣的这一番话后,仔细思考了一阵,觉得这个办法确实可行。它不仅能够有效地扩充军队的力量,还能大大减轻国库在军费开支方面的压力,可谓是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