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尘号补给舱的舱门在能量漩涡中缓缓打开,里面并非预想中的物资,而是个半透明的培养舱。淡蓝色的营养液里,悬浮着株从未见过的植物——叶片呈螺旋状,顶端结着颗水晶般的种子,表面流转的光纹,与林羽手中的金属杆完全同步。
“是共生草的母本。”苏瑶将检测仪贴近舱体,数据显示这株植物已休眠了近百年,“星尘号当年带走了地球共生草的原始样本,想在宇宙中培育适应性更强的品种。”
陈曦翻到资料里的实验日志,某页画着株类似的植物,旁边标注着一行小字:“星云坐标的钥匙,藏在‘时间的褶皱’里。”她抬头看向培养舱,种子突然裂开条缝,吐出缕银色的光带,在舱壁上投射出串复杂的坐标,终点正是之前星图显示的那片星云。
周逸的无人机捕捉到更奇特的现象:月球背面的能量漩涡开始旋转,将周围的宇宙射线都卷入其中,形成一道肉眼可见的“光河”。“这坐标对应的,是条天然的星际航线。”他调出星图软件,光河的轨迹与坐标标注的路线完全重合,“就像宇宙自己开辟的高速公路。”
林羽的星痕突然发出持续的震动,他发现培养舱的外壳上刻着串密码,与金属杆底部的凹槽完美匹配。插入的瞬间,培养舱发出柔和的光芒,母本植物的种子顺着光带飘出,在能量漩涡中炸开成无数细小的光点,一半飞向地球,一半融入光河。
“是备份种子。”苏瑶解读着同步传输的实验数据,“母本在休眠前,把自己的基因信息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传回地球,巩固已修复的能量裂缝;另一部分跟着航线走,去星云寻找新的平衡。”
这时,陈曦手里的布偶兔子突然亮起,耳朵上的绒毛浮现出段全息影像。画面里,年轻的林父正对着镜头记录:“如果看到这段影像,说明共生草已经做好了星际迁徙的准备。星云里有颗被能量风暴包裹的星球,那里的裂缝比地球更严重。星尘号的最后任务,是为它们标记出安全的着陆点。”
影像消失的瞬间,培养舱里弹出个金属圆盘,上面刻着星尘号船员的签名,最后一个名字是陈默。陈曦的指尖抚过父亲的字迹,突然注意到签名旁有个微小的星标,放大后竟是地球的坐标。“他们一直没忘记回家的路。”她轻声说,眼眶有些发热。
林羽将金属圆盘嵌进能量漩涡的中心,六边形岩石的光芒突然变强,在太空中投射出一道巨大的星门。门的另一端,能隐约看到星云的轮廓,以及无数淡绿色的光点在涌动——像是早已等待在那里的共生草种子。
“该出发了。”周逸检查着勘探船的引擎,屏幕上显示光河的能量足够支撑航线的前半段,“苏瑶的实验室已经在地球培育出抗辐射的共生草品种,正好能派上用场。”
苏瑶笑着举起个培养皿,里面的幼苗正对着星门的方向轻轻摇曳:“它们比我们想象的更聪明,早就通过星痕给我发了‘需求清单’。”
林羽望着星门另一端的星云,又看了眼地球的方向。那颗蓝色星球此刻被淡绿色的光晕包裹,像是被无数双眼睛注视着。他想起林父纸条上的话,突然明白“平衡者”的真正含义——不是追逐星图上的坐标,而是让每个坐标点,都能成为生命的港湾。
勘探船缓缓驶入星门,光河的能量在船身周围形成保护罩。周逸的相机对准窗外,拍下星门关闭前的最后一幕:月球背面的共生草已经长成一片紫色的花海,每片叶子都朝着星云的方向,像是在挥手送别。
陈曦把布偶兔子放在驾驶舱的窗边,兔子耳朵指向的方向,正是星图上星云的坐标。“爸,陈默叔叔,我们替你们把种子送到了。”她轻声说,布偶的口袋里,新的纸条正悄悄浮现。
林羽握紧手中的金属杆,杆身的星图与窗外的光河渐渐重合。他知道,这段旅程没有终点,但只要共生草的种子还在发芽,宇宙的每个角落,就永远有希望在生长。
星门在身后关闭,前方的星云越来越近,无数光点在黑暗中闪烁,像一片等待被点亮的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