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国传道,我开玄门 第17章 掌控局面

作者:一个小扑街. 分类:修真 更新时间:2025-07-14 15:14:23
最新网址:www.biquw.cc

大槐树下,几个有威望的村民,将目光都聚焦在李云景身上。

他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尘土,目光扫过每一张焦虑的面孔。

“首先,我们需要组建一支狩猎队。”

李云景的声音沉稳有力,“村后的山林里还有猎物,我们可以组织人手定期外出打猎。”

“可是那里有些邪门,你是见过的。”

马兴远皱起眉头:“我们‘马家村’的青壮都是普通人,进山了,恐怕说不定就全完了。”

“所以才需要训练。”

李云景接过话头,“从明天开始,所有16岁到40岁的村民,无论男女,都要接受基础狩猎训练。”

树下顿时响起一片议论声。

一个老人站起来反对:“这样的话,村民体力消耗巨大,我们的余粮就坚持不了几天了。”

“马爷爷!”

李云景直视他的眼睛,“你觉得不寻找出路,那余粮就可以一直吃下去?饿不死人吗?”

马爷爷张了张嘴,最终颓然坐下。

“其次!”

见其他人没有意见,李云景继续道,“我们需要清点村里所有可用的物资!工具、药品、衣物,一切可能用得上的东西。”

“以后,村里的物资,实行配给制,多劳多得!”

顿了顿,李云景继续说道:“总之,我希望我们‘马家村’无论是马姓人家,还是异姓人家,全部都要团结起来,渡过危机!”

“这事我来安排。”

马兴远点点头:“可是我们不能只靠狩猎吧?这件事情,除了危险,还有很大偶然性,一旦几天或者一周没有弄到足够的猎物,咱们村就完了。”

马兴远的顾虑,让村里的几个有地位的人,再次皱起了眉头。

李云景先后猎杀了一头豹子,一头野猪,展现了狩猎的本事,大家都信任他。

但是再好的猎人也不能保证每天都有收获。

而且一头猎物,并不足以满足一百口人!

就如那头野猪,为什么王屠户找马小钰的麻烦?

还不是大家都饿着肚子,勉强喝口肉汤填补饥饿?

否则的话,一个大老爷们跟一个十六岁的小姑娘发火,那也太没有品了吧?

这都是饿的发急,被逼的!

“所以还要做得更多!”

李云景的声音低了下来,“我们需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如果情况继续恶化,可能要考虑寻找一些野菜,食物,进行腌制,晾晒储存!”

“甚至万不得已,我们还要远一点,找个荒山,少量的开垦一些土地,以供种植!”

当李云景的话说完,其他人都震惊的看着他。

“云景说得对,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马兴远沉思片刻,重重地点了点头:“我提议成立村务会,由云景牵头,大家共同商议决策。”

“好!那就召开全村会议!”

马爷爷也开口了,“要做就抓紧时间!另外地里还有一些没有成熟的粮食,我们也抓紧收了,半熟的粮食,也比没有强!”

“马爷爷的话太对了!”

看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都下定了决心,李云景大喜。

“好!立刻召集全村的人,去祖先祠堂开会!”

马兴远见其他人没有反对的意见,立刻拍板了这件事情。

很快李云景,马兴远他们从大槐树那边离开,挨家挨户的通知开会。

一家家,一户户人,都开始向着祠堂汇集。

等人凑齐了,马兴远立刻宣布开会,把先前在大槐树下的商量计划,说了出来。

一百多人挤在里面,你一言我一语,气氛渐渐热络起来。

所有人都知道他们面临的困难!

几个年轻人已经按捺不住,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我们可以把后山的陷阱重新布置一遍!”

“我爹留下的渔网还能用,可以去河边试试……”

“我早就想去打猎了!”

“这是好办法!”

“既然‘迦叶宝光寺’不给咱们地种,那就知道自食其力!”

“不错!我们以后就靠自己!”

……

“好!大家的热情我看到了!”

看着殿里诸人的期盼之色,李云景露出了笑容,大声说道:“从今天开始,青壮训练!妇女负责收割粮田,保证村里的正常生存!小孩子,每天跟着马小钰读书!”

“读书?”

前两条倒是没有让大家疑惑,第三条却是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不错!”

李云景肯定的说道:“孩子是‘马家村’的希望,我希望孩子们能够认识几个字!他们本来就小,什么也干不了,不如好好培养村里的希望!”

其实他还有一句话未说!

就是孩子是白纸,容易教导!

他会把《玄门清心诀》传授下去,让每一个孩子都记熟,倒背如流。

“也好!”

“这的确是好事!”

许多村民听了李云景的解释,也都点头答应了。

他们绝对想不到李云景是要带着他们的孩子,背叛佛门,学习玄门的那一套!

若是知道了真相,估计都要活活吓死了。

第二天一早,村口的晒谷场上就搭起了简易的训练场。

李云景示范着如何制作陷阱,二十多个青壮年围成一圈,学得格外认真。

“记住,对付野兽最重要的是……”

李云景不断细心的把这些年,他的经验全部教授给了这些青年。

而马小钰也在自己家的院子里,带着一群小朋友,朗读《玄门清心诀》。

只是除了马小钰外,谁也不知道念诵的是什么经文。

《玄门清心诀》已经被李云景改名为了《健脑歌》,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学的更认真,让马小钰编个小调,让孩子们学着唱。

而村里的妇女们,则是一家家田地,收割了起来。

等一个月后,耕地被“迦叶宝光寺”收走,地里的东西,自然就不是他们的了。

马爷爷说得没有毛病!

哪怕半生不熟,也比什么没有强呀!

整个“马家村”分成了三波人,忙碌了起来。

当天下午,李云景就带着二十几个青年,前往“明心山”了。

对外的名义,自然是为“迦叶宝光寺”寻找白孔雀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