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之父 第20章 除了将军谁都不认

作者:青山铁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4 10:20:38
最新网址:www.biquw.cc

“来到巴黎听说法共的实力急剧膨胀,但如果随便一个人就能这么轻易地加入,这个党派也没什么发展。”科曼收起来了党证,不咸不淡的评价道。

他知道法共还有意共,是所谓的议会斗争路线,或者叫做欧洲路线。但最后的结果已经证明,这条路不通。

“原来如此。”阿兰知道科曼是在解释自己刚刚去法共总部的举动,“但吸收的力量越多不是越强大?”

“倒也不一定,有战斗力的部分就这么大,新进来的成员不会增加力量反而可能会带来污染,破坏凝聚力。”科曼带着招牌般的灿烂笑容回答道。

比起实力的话,意共的实力当然是更强,保持影响力的时间也更长。

但这还是要从政治制度上进行解析才行,法国的议会制是真的党派林立,时不时就换政府的议会制,而意大利在冷战时期的议会制,是把意共之外所有政治势力整合出来的天主教民主党,类似于日本的一九五五制度下的自民党独大。

因此意共被压制的同时,也更加长久的保证了影响力,至于法国这边,法共的影响力被各种社会党之类的左翼政党分走,在左翼无限可分,总有人比你更加进步的情况下,影响力先行一步。

其实科曼还真的比较希望,法国向意大利学一学,虽然法国的议会制可以更快的把法共影响力冲淡,但法国的政治势力也有些过多了。

这都不是局限于左翼,事实上右翼也是这样,法国的保王党当年要不是分裂,第三共和国根本建立不起来。

但因为王位到底是波旁王朝两派还是拿破仑的问题,分裂成为三个派系,结果占据优势的保王党,输给了共和主义者。

要不说法国是革命先驱,制度先行者,各种制度的坑都踩过。

安条克团对巴黎周边的法奸调查,最近都是阿兰在跟进,至于科曼哼哈二将之一的马丁,正在负责把从叙利亚运抵的原材料,加工成香烟。

阿兰也知道这件事,告知科曼最近马丁的进展,“但现在是战争时期,而且国家烟草被垄断。”

“我们这和国家没关系,也不会投放到国内市场。”科曼兴高采烈的道,“只有高贵的日耳曼人,才能配得上亵圣同盟的努力。”

当前的很多事情确实是有些仓促,不过倒也不着急。科曼有足够的耐心日拱一卒,达成最后想要的成果。

当然全国血库这件事,不是他着急,而是马上就要开放女性选举权,他要是不尽快落实,可能就来不及了。

科曼可不敢小看革命老区的拳师们,他对欧洲的拳师也是有些了解的,法国的拳师可能还没有做的太明显,但早在六十年代,瑞典的拳师们就已经在选举当中公开呼吁,女人只给女性候选人投票,根本演都懒得演。

演变成后世的白左圣地也是有原因的,瑞典也算是自有国情在此。

在戴高乐要收回法共下属武装的关键时刻,法兰西第一集团军司令部在此时发布了公开声明,声明当中对当前法军纳入统一指挥,更好整合直至战争胜利的决策表示支持。

声明当中表示,“戴高乐将军在国家和民族面临危亡之际,抛弃个人荣辱,在生死未卜之际建立并且领导了民族解放事业,重拾了法兰西民族的尊严,当前战争还没有完全胜利,也只有戴高乐将军能够凝聚起来整个社会的力量,洗刷本土沦陷的耻辱。”

“一个国家不能有两支互不统属的军队,只有紧密团结在戴高乐将军的领导下,法国才能尽快的取得胜利,并且投入到战后重建当中。此时此刻任何党派或者个人,都不能敷衍这一对法国全社会有利的决策,所有党派和个人,应该摒弃私心,把全部力量投入到战争当中,直至战争完全胜利。”

法兰西第一集团军的公开声明,在戴高乐和法共关于统一军队指挥的关键时刻发出,给戴高乐带来了一针强心剂。

法新社也很快将法兰西第一集团军的声明,通过广播和报纸进行公布,紧接着法兰西第二集团军司令塔西尼发表了支持戴高乐的声明。

法兰西第一集团军和法兰西第二集团军,算是当前法国的主力部队,两个集团军支持戴高乐的声明,完全是从实力地位出发,明确的告诉法共,虽然法共有二十五万武装,但在两个集团军面前还是不够看,做不到从实力地位出发。

“我要不要写一篇,除了将军我们谁都不认的马屁文。”科曼看到法新社对两大集团军的报道,忍不住哔哔道。

就在巴黎革命老区乃至于全法讨论,将所有武装纳入统一指挥之下的时候,美军也十分关注当前戴高乐和法共就军队归属的谈判。

美国人肯定是不喜欢戴高乐,从巴黎解放之后美国已经初步发现了戴高乐不太恭顺,但是,比起法共这个美国眼中的苏联代理人,戴高乐也不是不能被忍受了。

法国当前就军队统一指挥的问题,也引起了正在为进攻齐格菲防线扫清障碍的艾森豪威尔注意,当前他正在为扫清法国残余德军武装,好为进攻德国本土进行准备。

艾森豪威尔和麦克阿瑟类似,只不过没有对方这么张扬。

本质上美国在二战多的是政客型的将军,长期看好艾森豪威尔的马歇尔同样是这样的军人。

正在思考如何进攻德国本土的艾森豪威尔,已经敏锐认识到了,一旦德国战败,美国的下一个对手就是苏联,而苏联对法共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当然应该打压。

“就应该直接突袭法共总部,解除法共下辖的武装。”巴顿将军丝毫不掩饰自己对苏联的敌意,“德国的战败已经成为定局,我们迟早要和苏联开战,如果放任法共,后方就会出现问题。”

“怎么能这么处理?我们也应该相信戴高乐的手腕。”艾森豪威尔忍不住回答道,明明美国很多将军具有充分的政治素养,怎么就出现这么一个脑袋当中只有花岗岩的将军?

艾森豪威尔也认为美国的下一个对手是苏联,但他觉得可以共存,但显然巴顿不这么想。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