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修正案:重生2025 第9章 逻辑生命实验室

作者:天草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4 14:04:39
最新网址:www.biquw.cc

林渊的手指在触摸板上悬停了整整十秒,才用一种极其平稳的、不带任何情绪的动作,关闭了那个文件夹,清除了访问痕跡,然后退出了“奇点创投”的服务器。

他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城市的璀璨灯火在他脚下绵延至天际。但此刻,这些繁华的灯光在他眼中,却交织成了一张巨大而危险的网。

“薪火计划……”

“苏晚萤……”

两个名字在他脑中碰撞,激起无数种致命的可能性。

假设一:她是敌人。

她是“历史干预局”安插在这个时代的核心特工,“薪火计划”的直接执行者。那枚袖扣是她的身份标识。她招募自己,只是为了利用甚至控制他这个“异常变量”。他现在的一举一动,都在她的算计之中。这个可能性,高达80%。

假设二:她是调查者。

她的至亲,或许就是“薪火计划”的牺牲品。那枚袖扣,是她得到的、用以追查真相的唯一遗物。她访问那份加密文件,是在进行和自己一样的调查。她表现出的野心和魄力,都是为了掌握更多资源和力量。这个可能性,低于20%,因为这其中包含了太多的巧合。

作为一个受过最严苛训练的特工,林渊的思维模式永远倾向于最大风险评估。他必须以“假设一”为前提,来制定接下来的所有行动。

他不能再被动地等待和调查。他必须主动出击,用一块无法被拒绝的诱饵,去试探苏晚萤的真实反应。

他需要一把“矛”,一把足以直接威胁到“薪火计划”核心目标的矛。如果苏晚萤试图挡开、折断甚至抢夺这把矛,她的身份就会瞬间暴露。

林渊闭上眼睛,再次潜入脑中那片破碎的数据库。这一次,他的目标极其明确。他绕开了所有关于金融、科技的宏观信息,直奔一个最深层的记忆区域——“2242年任务简报:金融危机溯源”。

无数残缺的数据流闪过,最终,他锁定了一个名字。

一个在2025年,几乎无人知晓的名字。

海城大学,信息科学学院,“逻辑生命实验室”。

负责人:高志忠教授。

根据数据库中被标记为“最高威胁”的零星记录显示,这位高教授,正在进行一项名为“涌现式人格模型”的研究。这项研究,就是未来那项革命性的“去中心化人格AI”技术的真正源头。它没有庞大的资金支持,没有豪华的实验设备,只是一个存在于理论和初步模型中的、微弱的火种。

但也正是这个火种,“历史干预局”不惜引发一场全球金融危机,也要将其彻底熄灭。

林渊的嘴角,浮现出一丝冰冷的笑意。

他找到了。

他找到了那把最锋利的“矛”。

整个周末,林渊没有休息一秒钟。他将自己关在公寓里,以一种近乎疯狂的效率,完成了一份堪称完美的投资建议书。

他没有直接点出“人格AI”这种骇人听闻的字眼,而是将其包装成一种“基于非线性逻辑的新一代深度学习算法”。他从技术前景、商业应用、市场规模等所有角度,论证了这个实验室的潜在价值。他将高志忠教授形容为一个被世界低估的、孤独的天才。

整份报告,充满了激情、远见和不容置疑的逻辑,足以让任何一个顶级的风险投资人怦然心动。

周日晚上,他给苏晚萤发去了一封邮件。邮件标题极具煽动性。

【紧急会议请求:我发现了一个将要引发海啸的蝴蝶】

邮件正文同样简短而有力:

“苏总,

经过对现有技术版图的深度扫描,我发现了一个被所有主流资本忽略的‘奇点’。它目前虽然微弱,但其底层逻辑足以颠覆我们所知的一切AI产业。

它比‘神经跳跃’重要一百倍,比‘量子认知’更具颠覆性。

我请求在周一上午九点,与您单独会面。此事需要以最高优先级、最快速度进行决断。我们必须在任何人意识到之前,将它掌握在手中。”

苏晚萤的回复,在三分钟内就到了。

没有任何客套的言语,只有一行字:

“周一,上午九点,我办公室。”

---

周一上午,八点五十五分。

林渊再次走进“奇点创投”的办公室。这一次,他甚至没有在前台停留,周秘书已经等在电梯口,直接将他引向了苏晚萤的私人办公室。

苏晚萤的办公室,比会议室更具个人风格。一整面墙的书架上,摆满了从哲学到物理学的各类精装书籍。办公桌上,除了电脑,再无任何杂物。她今天没有穿正装,而是一身舒适的米色羊绒衫,但那份锐利的气场,却丝毫未减。

她没有佩戴那枚袖扣。

“看来,你周末过得很充实。”苏晚萤示意他坐下,眼神里带着一丝好奇和期待。

“当风暴即将来临时,没有人能安然入睡。”林渊将一个U盘轻轻地放在了桌上,“苏总,请允许我向你介绍,我们‘奇点创投’的下一个,也可能是最伟大的一个投资项目。”

他将U盘里的文件投射到墙上的巨幕上。

文件标题:《关于“逻辑生命实验室”的天使轮独家投资建议》。

在接下来的二十分钟里,林渊展现出了他作为未来精英特工的全部才华。他没有照本宣科,而是以一种极具感染力的、高屋建瓴的姿态,阐述着这项技术的革命性。

他的每一句话,都像一颗子弹,精准地击中苏晚萤的认知。

苏晚萤静静地听着,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期待,慢慢变成了凝重,再到最后的……一种林渊难以形容的、混杂着震惊、痛苦与某种希望的复杂神情。

当林渊讲完最后一句话时,整个办公室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苏晚萤没有像上次那样,去质疑技术的细节,也没有去评估商业的回报。她只是死死地盯着屏幕上那个名字——“首席科学家:高志忠教授”。

“你……”她终于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为什么会找到他?”

林渊心中一凛,知道最关键的时刻来了。他平静地回答:“在扫描全球所有前沿科技论文时,我注意到了高教授十年前的一篇旧论文。我认为,他是这个时代唯一一个真正理解‘智能’本质的人。”

“是吗……”苏晚 yawns低声自语,像是在问他,又像是在问自己。

她缓缓地站起身,走到那面巨大的书架前,从最不起眼的一角,取下了一个相框。她背对着林渊,用手轻轻摩挲着相框的边缘。

“你说得对,林渊。”她转过身,将那个相框正面朝向了他,“他的确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天才。”

林渊的目光,落在了那个相框上。

相框里,是一个笑得温和儒雅的中年男人,他的眉眼之间,和苏晚萤有几分相似。而在他的身边,站着一个十几岁的、扎着马尾辫的少女,正亲昵地挽着他的胳膊。

那少女,正是年轻时的苏晚萤。

而那个男人,无疑就是高志忠教授。

苏晚萤看着林渊,一字一句地,说出了一句让林渊如遭雷击的话。

“因为,他是我父亲。而他在三年前,死于一场被警方判定为‘意外’的实验室大火。”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