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被看得后背发凉,连忙道:“没……没什么纠纷,村里的一些妇女爱占小便宜,我这边会给她们做思想教育的。”
他这句话就相当于给这件事定性了。
陈建业点了点头,“群众的工作不好做,你这个村长要多费点心思,不仅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还要有细心、耐心、恒心。”
他的话里没有一点要偏袒张若维的意思,但所有的人都知道他要偏袒谁。
“领导说得对。”村长连忙点头。
“你们村的事情呢,就由你们村来解决,我就不过问了。”
“领导请放心,我一定会妥善处理。”
陈建业三言两语便把事情解决了。
他随后转过头来问张若维:“现在没有其他事情了吧?”
张若维依然摇头,指着旁边墙上「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标语道:“老师从小教导我们做好事不应该求回报,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而已。”
“我是奉了我家老头子的命令过来请你,你不回去我可不好交待啊!”
“那就下次有机会再拜访,我现在跟你回去,别人还以为我挟恩图报呢。”
张若维无论如何,就是不肯跟他回去。
这倒不是像他嘴上说的道德有多高尚,而是不想让对方那么轻松就把人情还回去。
陈建业只是镇上的领导,他还有个县里的大哥。
毕竟能让领导欠自己一个人情的机会可不多,他可不能让他那么容易把人情给还了。
“你家里还有哪些人?”
陈建业想从家里人入手。
“老爸走得早,现在只有老妈和两个妹妹。”
“我车上有箱苹果,你拿回去给妹妹吃。”
陈建业说完也不等张若维反对,便转头对身后的秘书道,“小李,快把苹果搬下来。”
“那怎么好意思。”
“几个苹果而已,这是我个人的一点小心意,你就别推辞了。”
“那好吧。”张若维知道再推辞下去就显得有点矫情了,“要不去我家坐坐?”
“那……我就打扰了。”
陈建业当即点头答应。
他刚才听到张若维父亲走得早,家里就一个母亲和两个妹妹。
这样的家庭生活通常比较困难。
他有心过去拜访一下,看有什么能够帮忙的。
到了张若维家,只有一间平平无奇的泥砖房,木制的家具也都比较破旧了,符合陈建业的猜想。
“领导您先坐,我去给你倒杯水。”
张若维搬出两张木凳。
“别叫什么领导,你要是不嫌弃,就叫我一声陈叔。”
“陈叔喝口水。”
张若维端来一碗水,顺势在他对面坐下。
“阿维,我看你年纪也不大,现在有读书吗?”
“本来应该读高中,但老爸出事后就从学校里出来了,家里没个人不行。”
“那真的有点可惜了。”陈建业顿了顿,又继续道,“以后有什么打算吗?”
“我就想着努力赚点钱,让家人日子好过一点。”
“不错,是个孝顺的孩子。”
……
两人东一句西一句地聊着。
这时老妈宋萍进屋喊:“饭做好了,来吃饭吧!”
陈建业听后连忙起身,“我就不吃了,镇里还有事,我得回去了。”
他知道张若维家境不是很好,可不好意思在这吃饭。
“我做了你们的饭菜,不吃可就浪费了。”宋萍极力挽留。
这个年代的人虽然穷,但客人进门,就必须让客人能够吃饱饭,没有让客人饿着肚子回家的道理。
这个时候生产力落后,人们的温饱尚未解决,百姓主要关心吃饭的问题。
熟人见面的问候不是“你好”,而是“吃了吗”。
“吃了吗”三个字,代表了我国人民几千年以来的宽厚与善良。
后来,人们见面不再问“吃了吗”,因为到了那个时候,温饱问题已经彻底解决了。
没有人再缺那一口吃的,大家只想着怎么吃得更好,活得更轻松。
陈建业推托不了,只好坐下来吃饭。
当他看到宋萍端上一锅白米饭,一碟萝卜炖牛杂,一碟韭菜炒鸡蛋,以及一碟青菜,顿时感到过意不去。
这家人肯定是看到自己这个所长来了,把家里平常舍不得吃的都拿了出来。
“哎呀,太多菜了,早知道让你们煮点稀粥,炒个青菜就够了。”
宋萍听后有点难为情地说:“菜不多,主要是今天太匆忙,都没什么准备。”
“嫂子真的是太客气了,这已经很丰盛了。”
陈建业只把宋萍这句话当成客气话。
毕竟这年代的农村可不是顿顿都有肉吃的,通常只有节假日,或者家里来了客人才有机会吃上一顿肉。
这时妹妹张若水也放学回家了。
她看了一眼饭桌上的菜,仰着头问张若维:“阿哥,今天怎么只有牛肉,没有猪肉呀。”
毕竟前几天饭桌上可是猪肉、牛肉都有的。
“今天早上有事,没来得及去买猪肉,明天再给你买排骨煲汤。”
“好吧,明天记得哦。”
陈建业听到这两兄妹的对话都惊住了。
原来刚才说的‘没有什么准备’这句话不是客套话啊!
今天这一桌饭菜连他们日常都比不上?
要知道他家在镇上就算排不了第一,也差不了多远。就这样也不是天天都有肉吃的。
眼前这个家庭,最大的生产力因病去世。剩下一个妇女,一个17岁的青年,以及两个还在读书的女孩。
这样的家庭无论在哪里,都应该是村里最贫困的。
却没想到竟然顿顿有肉吃,而且还不是一种肉。
如果刚才那些话不是从眼前这个刚放学回来的,十岁的小女孩口中说出来,他都不敢相信是真的。
陈建业不由重新审视起这个家庭。
两个还在读书的小女孩自然可以排除,这位叫宋萍的女士似乎也只是个普通的妇女。
剩下唯一值得留意的是眼前这位只有十七岁的青年。
再回想起自己今天和他的交谈,有理由相信正是眼前这位青年撑起了这个家。
难怪他救了自己父亲,却一点也不图回报。
~~~~~
~~~~~
(ps:这类型的书比较慢热,大家多多担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