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w.cc

“我闻诸神仙佛法,常闻证道需修心,未见能修心力者。

你在此间悟得妙法,乃明衅天道,劫夺大道机运,难怪会有应劫云雷降下。”

观苏砚就在自己火眼金睛面前立地悟道,悟空被锁压五百年的阴霾,仿佛一扫而空。

苏砚首次遭遇,听他将来,连忙请教道,

“云雷之劫,只是听说,未曾见过。

人说此劫雷电交罚,恐怖无比,为何我的劫难,如同魔神瞪眼,只明其威能,未见真章?”

孙悟空一种和煦的笑意盈在脸上,一双火眼金瞳中赞赏之意极浓,

“天道,有如沉睡难醒的巨人;而你,则如飞来的蚊蝇。

你叮咬他,拍你不死,你便离去。

如此,你得了好处,它得了清静,无伤大雅。

眼看这云雷将散,看来,这是天道对你的警告,算不得劫难。”

听说只是警告,苏砚举头望去,果见铅云渐渐稀薄,雷声将息,吁出一口气,放下心来。

悟空口中啧啧称奇,此刻心中也对能悟大道心驰神往,不由开口询问道,

“如此年岁,便能自悟其道,真真不同凡响。敢问苏兄,此道当为何名?”

苏砚闻言亦是喜不自胜。

读研之时,便对阳明心学甚为推崇,潜心研读,不曾想种下的种子,竟在西游天地之中沟通了大道。

当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原本只是当做一种兴趣,修身养性的东西,此刻竟能助自己追寻大道。

潜心思虑一番后,拱手向孙悟空表道,

“大圣所见所闻,胜我百千倍,如此垂问,只能厚脸相告了!

我谓此道为心道。

格物以致知,讲知行合一,究天人一体,以致良知,明天理,经世致用,弥渡世人。”

孙悟空闻言,闭目沉思良久,盛赞道,

“好个心道!”

“处处不提心,却处处用心,当真是玄妙!”

一叶知秋,孙悟空直击心学本义,让苏砚大为称叹。

“是也!心即理,即万物一体,我今觉醒心之力,乃堪堪入门。

我隐约察觉,心神通明,能通五行,此乃明心之境;”

“接下来,我会出山,践行大道,知行合一,经世致用,锤炼心纹,争取早日巩固,以达练心之境。”

出山?

这个词,将大圣说得好生羡慕。

这自由之身,拥有时毫不在意,可失去后,却是苦不堪言,欲语还休。

见大圣沉默不语,苏砚起身告辞。

“叨扰大圣一日时光,还得了这份机缘,改日再来拜访。”

“什么一日,你在此悟道,已过十日光阴,你不知道?”

苏砚闻言,心下大奇,再看绸布包裹的东西,早就被孙悟空扫个精光,这才相信。

山中无日月,悟道不知年。

不曾想,自己竟然枯坐了十天。

而大圣就在一旁看着,没有打断,不曾扰乱。

不扰,便是护道恩德!

苏砚急忙对着大圣,深深鞠了一躬,“谢大圣,护道之恩!”

大圣并未言语,只是掌心向内,往外挥动几下,“走吧走吧,俺老孙看你十日,也是疲乏得很。”

苏砚走后,大圣闭目入寐,睡得香甜。

......

苏砚回到石舍,唤来墨良、寅虎等人。

接下来的几日时光,做了好几件事。

其一,搭桥修路,在山间直通大圣被压处,硬生生修出一条山道来。

筑下精美棚舍,给大圣遮风挡雨。又遣了小厮侍女,一日三餐丰盛异常,早晚梳洗,不敢怠惰。

其二,苏砚每日泡在幽月仙子的功法阁中,借鉴修行。

偶有闲暇,便到大圣处,饮酒谈心,倾谈过往,聊着三界秘辛,畅想未来世界。

其三,开坛讲座。苏砚尝试着,在弥渡城中传播心学之道。

一日,苏砚于传功阁楼前讲法。

指叩青石,声如洪钟。

“世人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皆惧魑魅魍魉,妖魔祸世。

故而但有仇敌,便加之以恶名,妖化其身,魔化其行,恶语相向。

殊不知,执念成魔,妄念障道,实为修行大忌。”

话音未落,四道华光冲天而起,破云而出。

苏砚一一看去,乃是昆仑踏雪而来的银发少年,名唤‘玉虚真子’,修得《玄霜冰魄诀》,此刻冰雪为刃,寒潭化魄,斩尽妄念,修得寒霜元婴;

又有东海沧渊破浪而来的赤鳞女,名号沧溟水君,观沧海,借潮汐之力,参透水族秘法《沧海归元诀》,此刻以心为引,顿悟‘万流归宗’,突破元婴桎梏,踏入半步化神之境。

苏砚笑着点头,双目横移再度看去,乃元西山白骨娘子,名唤‘罗浮仙娘子’,修《噬灵炼骨诀》,竟是一名炼体骨修。此刻褪去千年骨相,凝聚肉身,彻底进入化神境界。

最后,是一只驼背跛足的老鼋,本住归冥海,号‘归冥载道翁’,习得《鳌背镇溟功》,原本已是垂暮之年,背壳破裂。此刻已入‘归墟定澜’之境,心通四海,龟甲重圆,负重山河,肢体重新焕发生机,犹如老树新芽之态。

玉虚真子俯首跪请,其余三妖也起身鞠拜。

苏砚连忙起身迎去。

三妖拜谢,独玉虚真子不受苏砚扶搀,兀自跪道,

“我本昆仑野子,偶得秘法,不辞霜刀雪剑独自修行。今闻大道,愿拜先生为师,早晚侍奉左右,绝无怨言。”

苏砚闻言,手上动作迟疑些许。

‘我传心之道,原本就为心学传播,按理说,前来听讲的,都算是弟子,可拜师收徒这个想法,却是从未有过。’

当即问道,

“你受我讲法,已是心学弟子,何必要行拜师之事?”

玉虚真子不假思索,再拜叩首,答道,

“学道,行道,守道,我遵先生之学,当随先生之道,愿一路相随,早晚聆听教诲!”

苏砚有心拒绝。

教授心学,乃是后世完整的学问,为师尚可。

可修行证道,自己都不会,教个屁啊。

“我求大道,乃重知行合一,讲究经世致用,将要行走四方,以天下为师。

你若随我,其中辛苦,又迁延岁月,只怕误了你自身修行。”

苏砚想了想,婉拒道。

好好练你的神通功法不好么,非要跟着我做甚。

老子年纪轻轻的,倘若一时兴起,谈个恋爱,逛逛青楼什么的,你跟着,岂不是不方便。

玉虚真子却伏地跪着,就是不肯起来。

“我真心跟随,请先生成全!”

如此反复推拒不得,苏砚只好点头,收他做了徒弟。

玉虚真子闻言大喜,叩谢着叫了声“师父”后,一脸荣光,自觉地站在了苏砚身后。

其余三妖见状,也要下拜,苏砚急忙挥手拦住。

“诸位皆是年长于我,又是一方英豪,你我之间不必疏了辈分,只以道友相称即可。”

暗道我又不是丁春秋,收那么多妖魔鬼怪当徒弟做什么。

随后,苏砚正欲挥手示意众人散去,忽闻云天之上,滚滚云来。

“大胆凡夫,竟在此囚天重地,妖言惑众,啸聚妖魔!”

一声喝叱,携着浩浩天威,怒斥下来。

出声的,头戴金冠,身披金甲,手持降魔杵,怒目直视苏砚。

正是那东方揭谛。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