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朝开始一统天下 第14章 迎新送旧

作者:小小摸鱼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2 21:57:20
最新网址:www.biquw.cc

刘义隆与刘诞分别,缓步来到殷修华宫中。

殷修华正与徐娴聊天,见到刘义隆,神色讶异,连忙起身。

刘义隆已经一年多没来过她的寝宫了。

“陛下……”殷修华由于激动,声音都有些颤抖。

徐娴跟着行礼。

“嗯。”刘义隆应声,兀自落座,微微笑着对徐娴道:“你和休文新婚燕尔,正是难舍难分之时,朕却因公事强拆了你们半日时光,你不会怪朕吧?”

“能为陛下分忧,是随王之幸,儿媳高兴还来不及,怎会有责怪之意。”徐娴看得出来刘义隆这是很满意刘诞的表现,回话中也带有两分笑意。

“休文在殿外等你,你去找他吧。”刘义隆道。

“是。”徐娴领命,行礼退下了。

刘义隆待徐娴出门,看了殷修华一眼,道:“你给朕生的这个儿子,不简单啊。”

殷修华愣了愣,回道:“都是陛下教得好。”

刘义隆闻言,手指不自觉的敲了敲桌子,心道:“要是朕真教得好,太子也不会是现在这般模样。”

刘义隆心中,隐隐期盼着太子能像刘诞一样。

过了会儿,刘义隆对门口太监道:“朕今日在这里用膳,去吩咐把御膳送到这里来。”

一旁的殷修华听了这话,面露喜色,随即疑惑起来,心想:“我儿这是又做了什么,能让主上如此器重?”

……

徐娴挽着刘诞的手,走出建康宫,然后缓缓撒开。

刘诞也不在乎,兀自想着自己的事。

“阿姑说我们才成婚,让我们在京中住上两个月再走。两个月,也不知道我们会不会露馅。”徐娴突然道。

阿姑,是此时对婆婆的一种称呼。

“住不了两个月,等明天陪你回门,行了回门礼,我们便要去会稽。”刘诞想着他事,回道。

徐娴余光扫了刘诞一眼,见刘诞心事重重,说道:“也不必为了不露馅,就提早离京。”

刘诞道:“我原本也是打算早点走的。”

反正早晚都要出去镇藩,刘诞也就打算早点出去,以免自己在京中吸引太子的注意力,打断了太子原本的布置。

不过这些深层次的原因,他现在还不能给徐娴说。

“为……”徐娴原本想问刘诞为什么打算早点走,但见刘诞心思不在此,也就没多问,只跟着“哦”了一声,便不再说话。

刘诞看了一眼徐娴,见徐娴意兴阑珊,不由心想:“都说夫妻相处应该多沟通,我瞒着她太多事,看来这是长久不了的,不过,我们现在也不算真正的夫妻。”

两人各自怀着心事,一起回府。

次日。

刘义隆下诏,合浙东五郡(会稽郡、东阳郡、新安郡、临海郡、永嘉郡)为东扬州,任命刘诞为东扬州刺史,会稽太守,安东将军,都督东扬州诸军事。

浙东五郡先前就是一个军事单位,以会稽太守都督五郡诸军事,现在刘义隆为了方便刘诞推行新政,在行政上将五郡合并。

这很明显是对刘诞期望颇高。

刘诞接了诏,和徐娴一起去徐湛之府回门,徐湛之大摆筵席,接待刘诞。

回门之后,次日,刘诞进宫拜别刘义隆和殷修华,然后带着徐娴前往会稽。

从建康到会稽治所山阴(今绍兴市辖区内),不到四百里,刘诞一行人,包括侍卫奴婢,浩浩荡荡,走了五天,终于到了山阴县主城门口。

城门口,城里的官员和世家大族代表都来迎接刘诞。

迎接的官员,主要来自两个系统,一个是军府,一个是州府。

刘诞现在是随王,有郡王府。

是东扬州刺史,会稽太守,下辖州府。

是安东将军,都督东扬州诸军事,便有军府。

郡王府,主要是刘诞的管家奴婢等人,当然刘诞也可以用郡王府的名义招幕僚,只是郡王府的幕僚朝廷不给俸禄,能不能拿钱,全靠府主赏赐,而且现在刘义隆管得严,原主便也没有招长期郡王府幕僚。

州府,由协助管理州中事务的官员组成,以行政政务为主。

军府,听名字像是只管军事,但是军府发展到现在,早已经越权,府主所都督辖区所有的军政大权,最后都归军府管,军府成了地方最大权力部门。

当然,州府和军府的官员虽然是两套系统,并不代表人也是毫不相干的两波,很多时候,军府重要人员都兼有州府职务。

前来迎接刘诞的官员,最大的便是军府中的安东司马顾琛,其次是中军参军沈正。

顾琛出自吴郡四大世家之一的顾氏,沈正出自吴兴武宗沈氏,和沈庆之同族。

跟在顾琛和沈正后面的,是会稽大族代表孔氏孔灵符,贺氏贺弼,谢氏谢渊等。

双方相互行礼后,顾琛拍拍手,让人抬来一口箱子打开。

箱子里面,都是珍宝,看起来就很值钱。

“这是会稽百姓的心意,请大王笑纳。”顾琛说道。

刘诞看着箱子里的珍宝,备觉可叹。

这送他的礼,并不是贿赂,但比贿赂更可怕。

南朝一直有“迎新送旧”的习惯,就是官员走了得送礼,官员来了也得送礼,现在刘义隆在位还好,下面送多少,官员收多少,到了刘骏继位后,下面送少了,官员们还要伸手要,以借此搜刮民脂民膏。

这是真正的虽有官而如盗。

“我不爱珍宝,退回去吧。”刘诞拒绝了。

“这……”顾琛有些迟疑。

刘诞道:“诸位的好意我心领了,退回去便是。”

“是。”顾琛不再多说,让人把箱子抬回去,接着给刘诞引荐身后的人,刚介绍到孔灵符,远处一道声音传来:“大王,请替小民做主啊!”

说话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粗布麻衣的男子。

夹道的士兵见此,立马上去拉住这男子,不让他靠近。

刘诞远远的看了一眼那男子,然后望着顾琛。

顾琛眼中闪过惊讶之色,随后陪笑道:“有冤自然有府衙去管,恐怕是闹事之人,大王不必理会。”

刘诞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既然听见了,便不能不管,带上来吧。”

顾琛听命,让士兵把人带上来。

“你要我替你做什么主?”刘诞问道。

这男子跪地,哭道:“小民家里在马山开了六亩田地,昨日官府来人说,小民是圈占山泽,以后都不让小民进入马山,小民刚种下的苗,也被踏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