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饭馆通东汉末年! 第28章 帮助曹操改良军粮。

作者:书虫一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2 22:10:46
最新网址:www.biquw.cc

太学的晚钟刚敲过申时,百味小楼的后厨就飘出了新磨的麦香。

许攸捧着竹简蹲在灶台边,笔尖在竹片上划过的沙沙声,混着蒸笼里升腾的白雾,竟有种说不出的协调。

“阿瞒你看,”他突然把竹简凑到曹操面前,竹片上用朱砂标着几行字:“面引子三钱配麦粉一斤,温水发面半个时辰可成;馅料用猪油拌匀,密封于陶瓮可存三日。”

字迹虽潦草,却透着一股兴奋,“若能让行军时的干粮也这般方便,长途奔袭何愁断炊?”

曹操此时正帮马元义劈柴,闻言直起身,木柴的碎屑落在他青衿上也顾不上拍:“子远这想法好!去年征讨鲜卑,就因粮草难运,眼睁睁看着敌酋逃脱。若军粮能这般速发速食……”

他突然攥紧斧头,斧刃劈在木桩上,震得火星四溅,“定能让胡虏闻风丧胆!”

刘昴星刚把最后一笼包子码齐,听见这话便掀开笼盖,腾起的热气瞬间模糊了眼镜片:“曹兄若信得过,我这便演示给你看。”

他往面盆里舀了三瓢麦粉,又从陶罐里捻出一撮米白色粉末,“这是‘速发面引子’,比老面快十倍。”

曹操的随从赶紧铺开竹简,刘昴星却从墙角拖出个黄铜秤:“每斤面粉配三钱引子,多一钱则酸,少一钱则发不起来。”

他边说边称,秤砣滑动的细微声响,竟比军营的号角还让人提神,“水温更要讲究,35℃最佳,过烫会烫死引子,过凉则发不起来。”

马元义捧着个陶碗进来,碗里的温水正冒着细泡:“掌柜的,按你说的,用井水混了些沸水,试过三次才调好温度。”

碗沿还贴着张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写着“三沸一凉”。

曹操盯着刘昴星将面引子撒进温水,看着粉末在水中慢慢化开,忽然问:“若在寒地行军,哪来这等温水?”

“好办。”刘昴星从现代冰柜里翻出个保温杯,往里面倒了些冰块,“用这‘恒温壶’,里头衬着锡箔,能保热水三个时辰不凉。实在不行,就用篝火烤热石子裹进布袋,照样能调温。”

许攸眼睛一亮,赶紧在竹简上补了句:“锡箔裹石子,寒地调温之法。”

笔尖划过竹片的脆响,竟像在敲定某种盟约。

正说着,前堂突然传来喧哗。

张邈撞开后厨门,手里的油纸包掉在地上,里面的神仙馒头滚了一地:“不好了!南市小吏带着人来了,说咱们私藏违禁香料!”

刘昴星刚把发好的面团揉成剂子,闻言手一顿。

案板上的面团还在微微颤动,像极了他此刻的心跳。

“慌什么。”袁遗不知何时站在门口,手里还捏着本《汉律》,素色的襕衫下摆沾着些面灰,“《关市律》有云‘胡商携带香料入境,登记在册即可售卖’,迷迭香既非禁品,怕他何来?”

话音未落,两个衙役已踹开大门,腰间的铜剑撞得叮当作响。

为首的小吏三角眼扫过后厨,最终落在墙角那袋迷迭香上:“有人举报你私藏西域禁物,跟我们走一趟!”

“且慢。”袁遗上前一步,将《汉律》摊在案上,手指点着其中一行,“此条明载‘迷迭香、乳香等物,若有胡商通关文牒,便可入市交易’。刘掌柜前日从粟特商队购得此香,文牒还在我处,何来私藏之说?”

小吏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

他本是老饕居掌柜赵忠请来的,收了三两银子要给百味小楼难堪,却没想碰上个懂律的硬茬。

“算……算你们运气好!”小吏撂下句狠话,带着衙役灰溜溜地走了,连掉在地上的传票都忘了捡。

张邈捡起传票,见上面写着“老饕居赵掌柜举报”,顿时气得发抖:“这等小人行径!我这就带学子们去砸了他的店!”

“不必。”刘昴星突然开口,把刚蒸好的包子往陶盘里装,“咱们用包子砸他的招牌,比用石头管用。”

他转身对马元义道,“去把那二十个贫困学子的名单拿来,从今日起,凭太学铭牌可享半价。”

曹操看着刘昴星突然对许攸低语:“此人不仅能调味道,更能调人心。将来若成大事……”

许攸点头,目光落在刘昴星正在调试的馅料上。

五花肉与冬菇的比例被精准地称过,不多不少正好 3:2。

“这般量化之法,若用于军粮,定能让士兵体力倍增。”他突然对刘昴星作揖,“刘掌柜,可否将这配比之法教我?将来辅佐明主,必不忘今日之谊。”

刘昴星刚要说话,脑海里突然闪过一道淡蓝光幕:【触发任务“建立跨时空信任体系”,完成“寒门学子特惠”活动,奖励技能“食材溯源术”——可追溯食材产地、周期及加工过程】。

他下意识看向案上的五花肉,眼前竟浮现出一行小字【邙山农户所养,十八个月周期,品质上佳。】

“这技能……”刘昴星惊得差点把面杖掉在地上,抬头时正撞见袁遗盯着那块“诚信商户”木匾出神。

牌匾是今早太学送来的,二十余名五经博士的签名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正好遮住了之前被污水泼过的痕迹。

“刘掌柜,”袁遗突然开口,声音比往日柔和了些,“昨日见你接济学子,才知《论语》所言‘君子务本’,原是这般道理。这器物虽奇,若能用之于善,便是正道。”

他说罢,竟主动帮马元义往食盒里装包子,动作虽生涩,却透着一股真诚。

曹操看着这一幕,突然对刘昴星道:“若真改良军粮,还望刘掌柜不吝赐教。届时必以技术顾问待之,享千户俸禄。”

刘昴星正要用“食材溯源术”查看曹操腰间的玉佩,闻言笑道:“曹兄若真能让士卒吃饱吃好,我分文不取。”

他指着蒸笼里的包子,“你看这吃食,本就该不分贵贱,人人可得。”

许攸把这话记在竹简上,末尾加了句:“此人可交。”

笔尖划过竹片的声响,像在为未来的某场相遇,提前敲下了定音鼓。

傍晚送众人离开时,刘昴星发现袁遗偷偷往马元义手里塞了块玉佩:“拿去换些粮食,给那些寒门学子添点肉。”

马元义刚要推辞,却见袁遗已转身走远,青衿的下摆扫过门槛,带起的风里,竟飘着些空调的凉意。

“掌柜的,”马元义捧着玉佩进来,眼睛亮晶晶的,“袁公子说,明日要带《诗经》来,教咱们认食材的古名呢。”

刘昴星望着窗外渐渐沉下去的夕阳,突然觉得这百味小楼不仅调和了古今的味道,更像个看不见的鼎,正慢慢熬煮着某种超越时空的东西。

而灶台上那锅新卤的豆干,还在咕嘟咕嘟地冒着泡,像在为未来的故事,酝酿着更醇厚的滋味。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