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饭馆通东汉末年! 第21章 发财走起!

作者:书虫一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2 18:20:18
最新网址:www.biquw.cc

刘昴星看着袁术离去的背影,对韩历拱手道:“多谢韩公子解围。”

韩历摆了摆手道:“举手之劳,何足挂齿?此袁公路素恃家世,骄纵蛮横,韩某亦久有不满。然其人睚眦必报,君此后需多加戒备。”

说罢,他目光落在食盒上,“这卤豆干看着不错,改日我府里也来订些。”

刘昴星闻言,忙拱手道:“韩公子若不嫌弃,百味小楼随时恭候。今日多谢公子仗义执言,刘某无以为报,这卤豆干与神仙馒头,便请公子带回去尝尝鲜。”

马元义机灵地重新打包好食物,用干净油纸裹了三层,递到韩历面前。

韩历接过,掂了掂分量,笑道:“既如此,我便却之不恭了。”

他转头对身后侍卫道,“取些铜钱来。”

“韩公子说笑了,些许吃食,何足挂齿?”刘昴星连忙推辞。

“君子不夺人所好,却也不能白受恩惠。”韩历坚持付了钱,“明日起,我府中每日订三十份早食,就按今日的品类预备。”

刘昴星闻言连忙掀开食盒,将那盘裹着红油的卤豆干推到韩历面前:“公子若不嫌弃,尝尝口味便是。这豆干用二十余种香料卤足三个时辰,前几日郑玄先生尝过,说配酒最是相宜。”

韩历捻起一块豆干,指尖刚触到那油亮的表面,就觉一股复合的辛香钻进鼻腔。

入口时先是微麻,紧接着是醇厚的酱香,最后竟品出一丝若有若无的回甘,韧性十足的豆干在齿间越嚼越香。

“好!”他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寻常卤味要么过咸,要么寡淡,你这豆干竟能把咸鲜辣平衡得如此精妙,没想到刘掌柜你不仅蒸饼做的润糯香甜,卤味做的也如此美味!”

曹操在旁笑道:“韩兄有所不知,刘掌柜的“老坛酸菜牛肉面”才叫绝!那酸菜酸得透彻,牛肉炖得酥烂,连汤都鲜得能让人把舌头吞下去,前日我与本初尝过,至今还念着那滋味呢!”

袁绍也附和:“阿瞒所言不虚!那日初见那‘老坛酸菜牛肉面’,只觉红汤似血,酸菜如翡翠,原是不屑一顾,谁知尝过一口便再也放不下。那牛肉虽非炖煮整日,却酥烂得能抿化在舌尖,酸菜的酸与辣椒的辣缠在一处,竟比家中庖厨用胡椒炖的肉羹更有层次。”

他说着,喉结不自觉滚动,似是又想起那滋味:“尤其是最后淋的那勺红油,看着吓人,实则辣得通透,配上筋道的面条,我当时连汤都要喝得一滴不剩。还有那名号‘辣椒’的调味品,我从未见过这般霸道的辣味。”

刘昴星笑道:“本初兄好见识,只是这辣椒非产自西域,乃更远的‘番地’,寻常市集难得一见。若二位想吃,改日我再做便是。”

韩历听得兴致盎然:“哦?竟有此等奇物?改日定要尝尝。说起来,我府中祖母素喜新奇吃食,若刘掌柜能将这‘老坛酸菜牛肉面’稍作改良,去其辛辣,添些清鲜,寿宴上倒可添一道汤面。”

刘昴星心中一动,这正是打入贵族宴席的好机会,忙应道:“公子放心,我可改用番茄与酸菜同煮,酸甜相济,既不失风味,又合老夫人口味。”

“番茄?”韩历挑眉,“这听起来又是番地的物产?”

“正是,其味酸甜多汁,配牛肉最是相宜。”刘昴星解释道,“只是此物娇贵,需用‘寒冰匣’(冰箱)保存,我明日带些样品来,公子一看便知。”

曹操在旁拍掌:“如此甚好!韩府寿宴若能有这般新奇菜式,定能让洛阳贵胄们大开眼界。刘兄,你这百味小楼藏的宝贝可真不少,那会吐冷气的‘冰风匣’(空调)、能照亮如白昼的‘燧石灯’(电灯),若在寿宴上摆出来,怕是比佳肴更吸睛。”

韩历却摇头:“祖母素来不喜奇技淫巧,厨具之事不必提及,只将菜式做好便可。”

他话锋一转,“不过刘掌柜若需特殊食材,可凭我这木牌去南市‘珍味坊’取用,那里有西域胡商带来的各色香料,或许能派上用场。”

刘昴星接过木牌,只见上面刻着繁复的云纹,知是韩府的信物,忙拱手道谢。

此时,太学门口的喧闹引来了更多路人。

有个挑着菜担的老汉凑过来,望着食盒里的馒头直咽口水:“小郎君,这馒头卖吗?我用新摘的秋葵换两个行不行?”

马元义刚要回绝,刘昴星却道:“老伯客气了,两个馒头而已,拿去便是。”

说着递过两个热气腾腾的馒头,又取了些卤豆干,“这些也一并拿着,配粥吃正好。”

老汉千恩万谢,捧着馒头喜滋滋地走了。

周围的百姓见了,也纷纷上前购买,马元义忙着收钱打包,竹简上的订单又添了不少。

袁绍看着这一幕,忽然对曹操低语:“阿瞒,你觉不觉得,这刘昴星的手段,倒比寻常商贾多些人情味?”

曹操点头:“民生多艰,能守住这份本心不易。若他真能在洛阳立足,或许日后能成你我一大助力。”

韩历似是听见了他们的对话,对刘昴星道:“刘掌柜既心怀仁善,我便再多说一句。洛阳南市虽繁华,却也鱼龙混杂,城西‘老饕居’的掌柜与袁术交好,惯用阴招抢生意,你需多加提防。”

刘昴星心中一凛,忙问:“不知那‘老饕居’有何背景?”

“掌柜的是中常侍赵忠的远亲,仗着宦官势力,在南市横行无忌。”韩历冷哼一声,“不过他也不敢明着与我韩府作对,你只需守住自家秘方,莫让他偷学了去便是。”

正说着,崔州平带着几个学子折返,手里捧着一叠竹简:“刘掌柜,这是太学同窗们订的便当清单,共计八十份,还请明日务必送到。”

马元义接过清单,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名字,惊得舌头都打了结:“八十份?这……这得蒸多少馒头啊!”

刘昴星却镇定自若:“无妨,我这便回去准备。元义,你去王屠户那里订些五花肉,再买些鲜笋,明日咱们做笋干扣肉便当,给太学的学子们换换口味。”

韩历见状,对身后侍卫道:“取两匹锦缎来,送与刘掌柜做包装之用。”

他对刘昴星笑道,“便当用锦缎包裹,也让太学的学子们瞧瞧,我洛阳的吃食,不仅味美,还要体面。”

刘昴星推辞不过,只得收下。

看着那两匹流光溢彩的锦缎,忽然觉得这百味小楼的生意,已悄然超出了“糊口”的范畴。

日头渐斜,太学门口的人群渐渐散去。

曹操与袁绍告辞离去,临走时曹操特意道:“刘兄,寿宴那日若需帮手,尽管开口,我与本初定当相助。”

韩历也起身告辞,临行前望着食盒里剩下的卤豆干,忽然道:“这豆干的卤料配方,若刘掌柜肯割爱,我愿出五十两黄金相购。”

刘昴星笑道:“公子说笑了,配方是百味小楼的根本,断不可售。但我可每日多送十份卤豆干到韩府,权当谢礼。”

韩历朗声大笑:“好一个有原则的掌柜!便依你所言。”

待众人散尽,马元义望着满筐的铜钱和锦缎,激动得满脸通红:“掌柜的,咱们这是要发了?”

刘昴星望着夕阳下的“百味小楼”匾额,忽然想起与父母定下的三年之约。

那时他还担心经营不善,如今看来,这扇连接古今的木门,不仅带来了麻烦,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机遇。

“发不发的不好说。”他拍了拍马元义的肩,“但咱们得让百味小楼的名字,在洛阳城站稳脚跟。走,回去准备明日的食材,可不能误了韩府和太学的订单。”

马元义用力点头,扛起空筐快步往回走。

刘昴星看着他的背影,又望了望那扇古色古香的木门,忽然觉得,东汉的夜空,似乎比现代的更亮些。

而他的厨神之路,也才刚刚开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