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变了。
以前那个唯唯嚅嚅,只会躲在大哥朱雄英后面,连头也不敢抬的幼童,终于长大。
皇宫之中。
朱元璋处理完朝堂事务,掌印太监陈能,都会悄悄的把朱允熥府中发生的变故,呈到老朱的案头。
当看到长史胡济被赶走的报奏,老朱沟壑纵横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这才是吾朱重八的孙儿,陈能,你好好照看着允熥,以后,允炆主内,允熥主外,大明江山永固,万代兴盛不衰。”
“若如此,朕到了地下,见到妹子和标儿,也总算有个交待了。”
朱元璋心情甚好,朱标虽然病逝,但留下的两个儿子,现在看来,都很有培养前途,这让老朱心里的负罪感,减轻了许多。
“皇上的意思,允熥郡王是要分封出去当藩王?”
陈能试探着问道。
“陈能,你这老货,是帮着允熥来探朕的口风。”
朱元璋一瞪眼,看着陈能笑骂道。
随后,笑着笑着老朱神情又悲伤起来,以前马皇后在世时,陈能也是侍立一旁,插科打浑,那日子,再也回不去了。
“皇上自有圣断,老奴不过是替皇上和皇后娘娘高兴。”
陈能趴伏在地,声音哽咽。
他比朱元璋还在大了五岁,现在已是七旬。
太监又无儿无女。
能够看着朱元璋的皇孙们有出息,对陈能来说,就是最大的安慰。
天底下,无不透风的墙。
朱元璋和陈能的这一番对话,没过多久,就传到了宫外。
朱允熥的处境,渐渐的变好。
原先那些观望犹豫的,也开始转变态度。
比如隔壁靖江王府长史徐博,来到郡王府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
在几次试探之后,徐博终于说出来意。
他听说郡王府长史位置空缺,有意在朱守谦病逝之后,转到朱允熥的郡王府任长史。
“徐长史,你在靖江王府干的好好的,为何要到孤这里来,要知道,这事情传出去,与你的名声不利。”
朱允熥好奇问道。
胡济被赶走后。
郡王府长史空缺。
蓝玉、常升倒是有意推荐长史人选,但被朱允熥给婉拒了。
谁知道,凉国公府、开国公府派来的是人还是鬼,稳妥起见,朱允熥觉得,还是自己找信得过的人当长史最合适。
勋贵。
可以利用。
但不能靠得太近,以免引火烧身。
徐博有在靖江王府当长史的经验,又有魏国公徐家的背景,倒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只是,徐博弃朱守谦而投奔自己,朱允熥需要知道其中原委。
“不瞒殿下,清江郡王不惜身体,经常服食虎狼之药,怕是命不久矣,一旦清江郡王病逝,虽有世子可继爵位,但靖江王府的地位和收入必然会受到影响。”
朱元璋封藩王,“靖江王以侄孙封,宜视亲王。”
但为示区别,规定其官属编制为亲王的一半。
从这个规定来看,随着与皇室血缘关系的疏远,靖江王府的俸例、封田、属吏等等,一代不如一代,不可改变。
徐博早早跳槽,也是明智之举。
“靖江王世子,恭慎好学,有江西名士萧用道教授学问,与博不亲近。假使世子继位,博这个长史,说撤也就撤了。”
“博正当壮年,有报国之志,不甘于当一个默默无闻的郡吏,所以,甘愿背负叛主的骂名,前来投奔殿下。”
徐博脸色严峻的继续说道,同时一揖及地,向朱允熥说出靖江王府内部实情。
朱守谦的长子朱赞仪,比朱允熥小了两岁,性格温和,勤于学问,平日里和朱允炆走得近,几回大本堂见着,连招呼都不和朱允熥打一下。
相比来说,朱允熥倒是更欣赏朱文正、朱守谦这一对有本事,又离经叛道的父子。
见朱允熥没有立即拒绝,,徐博心里一喜,为表自己能力,他又向朱允熥说起,最近听到的传闻和朝中发生的大事。
“殿下,博从魏国公那里得知,皇上准备在五军都督府校场检阅将士,跟随辽王、沈王、韩王奉诏分道探视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齐王朱榑的封地。”
“据可靠消息,等探视完毕,诸皇子回到京城之后,皇上就会下诏,让皇子们到封地就藩。”
“可惜,靖江王世子不满十五,这一次,怕是没有再就藩的机会了。”
徐博一边说着听到的消息,一边摇头。
朱守谦虽然是藩王。
但却不是朱元璋四房这一脉。
朱允熥是朱标与常氏的嫡次子,再加上淮西勋贵集团的背后支持,可以说,只要朱允熥不躺平,随时都有翻盘逆转的可能性。
朱允熥第一次前来,求见朱守谦时的那份自信,让徐博更加相信,假以时日,这位不受重视,被朱元璋冷落的嫡皇孙,一定会出人投地。
“徐长史肯来孤这里,孤如鱼得水,高兴都来不及,岂会推辞。”
朱允熥扶起徐博。
徐博说起各方情报头头是道,让朱允熥对这个人的能力,不由得高看了一眼。
“殿下,博刚刚听到一个好消息,殿下在孝陵祭拜太子及太子妃之事,已经被掌印太监陈公公告知皇上。皇上的原话,称赞殿下有孝心。”
“这说明,皇上对殿下的印象,已经有了改变。博以为,殿下可以一改隐忍的策略,向皇上显一显魄力和能力,为下一步外放藩王作准备。”
徐博见朱允熥答应收留他,感激涕零,又向朱允熥透露了一个秘密。
朱允熥听言心头一震,稍臾之后,立刻明白过来,宫中有徐博的人,或者,更贴切的说,魏国公徐辉祖在宫中,有内应。
要么是陈能身边的小太监。
要么是朱元璋身边的宫人。
“徐博,你替孤做两件事。”
“其一,向清江郡王告知,孤感谢郡王帮忙,转送雄英大哥的蹀躞带,清江郡王府日后,有用得着孤的地方,尽管开口。”
“其二,向魏国公府送上孤的名刺,就说,孤有意择日拜访魏国公。皇上巡视五军都督府,孤要知道具体的行程、陪同人选.....。”
朱允熥长身而起,眼睛中锋芒毕露,不再掩饰真实意图。
朱元璋巡视都督府,为的是检阅仪仗和军中将校,朱楧、朱植等皇子,在检阅过后,会一个个分赴封地。
朱允熥必须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好好表现一番,让朱元璋看到,他朱允熥也有当藩王,甚至当守边塞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