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
奉天殿。
朱元璋强撑着疲惫的身体,于御案前,阅看经过内阁初阅过的奏章。
掌印太监陈能侍立一旁,欲言又止。
“说吧,什么事情?”
朱元璋抬头,睨了陈能一眼。
“皇上,今日祭陵,老奴带着守陵太监清扫太子墓道,离开得晚了,见到允熥郡王在太子和娘娘的墓前,长跪了一个时辰.....。”
陈能叹了口气,把今日所见所闻,说给朱元璋听。
他是马皇后的亲信太监。
马皇后在世的时候,对朱允炆、朱允熥两个孙儿,一直同仁,并无偏向。
在她病逝之后,吕氏扶正太子妃,朱标被枕头风吹得晕乎,朱允炆勤学知礼的名声,才渐渐传开。
与之相反的是,朱允熥内向怯懦,不擅言辞,让人感觉上不得台面。
陈能老于世故,知道是吕氏在背后所为。
只不过,他是太监,不插手干预皇位继承之事,所以,一直忍着。
但今天,朱允炆扶棺痛哭,朱允熥却被无端指责,这让陈能再也看不下去了。
“噢,算他还有点孝心。”
朱元璋抬头,眼睛盯着陈能的脸好一阵,最后点了点头。
陈能忠厚恭谨,与淮西那帮勋贵素无交情,朱允熥能得陈能看重,倒是让朱元璋对这个一直忽略的嫡皇孙,有了几分好感。
孝道,不在于哗众取宠。
而在于真心。
朱允熥对陈能替自己说好话,并不知晓。
朱标的棺椁入陵道时,看着朱允炆当众哭泣、一副悲痛欲绝的模样,他的心里,想到的是后世那些职业的丧事哭娘。
在众人走了之后,朱允熥望着满地凋零的纸钱,让他触景伤情,只是想替原身,在父母亲的陵墓前,尽一尽孝。
陈能替朱允熥说了句公道话后,默默退下。
他能帮朱允熥的,也就是这些了。
说得再多,就是过了。
朱元璋看着陈能从御书房门口消失,慢慢又将目光移回到奏章上面。
要是能再活十年。
他会好好的培养朱允熥,让他接自己的皇位。
但现在,朱元璋自知,他的身体撑不了多久。
维持朝堂的安稳过度,是重中之重。
而在这一点上,有文官集团支持的朱允炆,要比朱允熥更有优势。
......
郡王府。
朱允熥祭陵回来,还没坐定,就听到仪正卫总旗赵麟来报,开国公府昭勇将军常森、携靖江王府长史徐博前来求见。
有大本堂的一场舌辩。
朱允熥在郡王府的地位和权力,已不可同日而言。
赵麟已经完完全全的投靠了常蓝两家。
有他引见,常森要见朱允熥,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常森,小舅....,请他进府,到书房。”
朱允熥微一皱眉,吩咐道。
这个时间,与开国公府、凉国公府的人接触,有好有不好。
好的是,朱允熥终于不用再孤军奋战。
不好的是,蓝玉很快就要凉凉了。
常森忐忑不安的跟着赵麟进郡王府。
他虽然是朱允熥的小舅,但两人见面的次数,一只手数得过来。
这主要的原因,就是朱允熥出生时,太子妃常氏就难产而死。
姐姐死了。
常家和太子朱标一家的联系,也就淡了下来。
常升、常森对朱允熥是灾星的传言,虽然不是很相信,但多多少少还是受了影响。
特别是在对待朱雄英、朱允熥两个外甥的态度上,就有了区别。
朱允熥这个原身,性格内向又敏感,在感觉到常家对自己的态度有些冷淡后,也就没有了主动靠过去的心思。
也正因此,历史上的朱允熥,才会听从吕氏的安排,默默无闻的甘当傀儡郡王,一直到朱棣靖难,朱允炆的建文朝被推翻。
当然,现在的朱允熥,不会做这等里外不分的傻事。
常升、常森再怎么说,都是自己的母亲娘家人,不可能加害自己。
“小舅,你怎么来了,前一阵子,孤听说,你去了一趟北方,事情可还顺利?”
朱允熥在书房门口迎接,见到常森之后,热情的搭话。
“允熥,小舅来晚了,这一次去北方,主要是贩些皮毛和鹿茸、人参等稀罕东西回来,你也知道,开国公府的进项少,要是没有贴补,这国公府的门都开不了。”
常森摇头苦笑。
他去北方,目的是联络常遇春的旧部,给开国公府寻一条财路。
只不过,这一趟下来,虽然搞到了需要的货物,但人情却是欠了一堆,以后再去,怕是人家就不会念旧情了。
“小舅去过辽东?”
朱允熥心念一动,问道。
重耳在外而生,申生在内而亡。
就当下大明朝中的形势,支持朱允炆的官员,要远远多于支持他朱允熥的人。
朱元璋的态度,在昨天朱标的祭陵仪式上,也表露得很明显了。
朱允炆扶棺痛哭的场面,让朱元璋很是感动,相比来说,朱允熥虽然也在送行的队伍里面,但表现不如朱允炆亮眼。
这也正常。
朱允炆有吕氏和黄子澄、方孝孺等东宫幕僚的提醒,在把握人心方面,确实可圈可点。
“去过两回,这是第二次去,哎,你也知道,你外祖去世的早,军中故旧,能联系上、念旧情的已经不多了。”
常森长叹一声说道。
洪武年间,镇守辽东的边将,主要是叶旺和马云两人,叶旺原先是谢再兴的部将,谢再兴叛逃时,叶旺率部与之决裂,由此得到朱元璋的重用。
常遇春北伐时,叶旺为其部将,随后就一直在辽东守边。
常森这一次去辽东,就是想找叶旺,看看能不能开后门,结果去了没多久,叶旺就因病而逝,换上来的千户杨文,是武定侯郭英的人,常森与之无交情,再去的话,连面都见不着。
“小舅这一次来郡王府,不知是为何事?”
朱允熥点头,对常森所说辽东之事,也不再追问。
凡事,操之过急,容易让人发现端倪。
在隔墙有耳,锦衣卫无孔不入的情况下,朱允熥必须慎之又慎。
“嘿嘿,这不是你舅姥爷觉得,你身边无善谋之人,让小舅我来问问你,凉国公府、开国公府的幕僚,你要几个过来?”
常森得意一笑,也不掩饰来意。
朱允熥听言,脸色不由一变。
蓝玉真是不怕死。
这个时候,还要主动卷入皇位争夺旋涡里面。
杯酒释兵权的典故,他难道是没听说过。
要是换了汤和,这会儿绝对是跑到皇宫,向朱元璋辞行。
“小舅,你回去告诉舅姥爷,孤这郡王府庙小,暂时用不着国公府的幕僚,等孤有一天就藩了,再找舅姥爷、舅舅要人。”
朱允熥想了想,歉意说道。
听常森话里的意思,蓝玉还想着凭战功,在朱元璋面前摆摆资格,这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这个时候,朱允熥要是和蓝玉过分亲密。
那势必引起朱元璋的疑心。
虽然有血缘关系,朱元璋不至于杀朱允熥,但就是一个囚禁在王府,不得外出的禁令就受不了。
天高皇帝远。
朱允熥还想着,等朱楧、朱植、朱权几个分封藩王之时,也一并外放当塞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