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奴……遵旨!”张鲸“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这一次,他的额头重重地磕在了冰凉的金砖上,声音里,是再也无法掩饰的激动和决然。
朱翊钧满意地点了点头,他重新爬回书案后的椅子上,拿起笔,继续在他那本“教材”上写写画画。
上面赫然是后世小学生才会接触到的,最基础的加减乘除,和一篇经过他简化,去掉了所有繁复典故的《千字文》。
他要培养的,不是之乎者也的腐儒,而是一群懂得算账,懂得格物,懂得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的实干家。
大明的文官集团已经烂透了,从一筐烂鸡蛋里挑出几个好的,太难,也太慢。
不如,自己养上一群鸡,等它们长大了,下的,自然绝大部分是都是自己想要的蛋!
这步棋,看似闲棋冷子,见效缓慢,可一旦等到十年、二十年后
这些孩子长大成人,散入大明朝的各个角落,就会爆发出足以颠覆一切的恐怖力量。
送走了张鲸,朱翊钧轻轻呼出一口气。
暖阁里,那股混杂着忠诚、激动和决然的炽热空气,终于渐渐冷却下来。
他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脖颈,小小的身躯里,承载的却是一个庞大帝国的未来走向,这让他时常感到一种与年龄不符的疲惫。
他走到书案前,目光落在了一本由内阁呈上来的黄册上。封面是四个工整的馆阁体大字《考成法疏》。
张居正的毕生心血,也是他未来十年变法的核心纲领。
朱翊钧坐回椅上,小手翻开了册子。
张居正的思路清晰,文笔老辣,其核心,在于“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
旨在解决大明朝廷积弊已久的官员懒散、政令不通、互相推诿的顽疾。
这无疑是一剂猛药,但朱翊钧看来,这药方,还不够狠,不够精准。
它更像是一把大锤,能砸开坚果,却难免会砸得果仁稀碎。
它缺少一个现代企业管理中最核心的东西——量化、追踪与即时反馈。
他要做的,就是给这把大锤,装上一个激光瞄准镜。
他让小太监重新铺开一本空白的皇册,亲手研墨。
墨锭在砚台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如同时间的流逝。
他没有立刻动笔,而是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的是后世那些烂熟于心的KPI考核表、项目进度甘特图、以及各种数据化管理模型。
良久,他睁开眼,眼底一片清明。他提起了朱笔,没有丝毫犹豫,在那本代表着皇权意志的册子上,写下了自己的“见解”。
他没有去动《考成法》的根基,那是张居正的尊严,也是他目前需要倚仗的铜墙铁壁。
他只是在“课吏职”这一环上,做了亿点点微小的补充。
他引入了一个名为“循迹链”的概念。
凡朝廷下发的政令,从内阁拟票,到六部承接,再到地方执行,每一环
由谁经手,何时交接,预期何时办结,都必须记录在案,形成一条清晰可查的链条。
断了,或是慢了,一眼便知是谁的责任。
在此基础上,他设计了那套后来让大明无数官员闻之色变的“五行稽功笺”。
他写的很详细,甚至带着几分孩童般的趣味。
“譬如,户部要在一个月内,将十万石粮食运抵大同。
此事便是一桩‘功’。户部衙门里,就得立一个大木牌,上面画上三十个格子,代表三十天。
每日,主事的官员,就要往格子里贴一张纸条。”
“若事情顺利,今日运了五千石,便贴一张绿色的‘碧笺’,赏心悦目。”
“若依期完成,贴上红色的‘朱笺’,看着就喜庆,年终考评,大大有赏。”
“若遇到了大雨,道路泥泞,耽搁了,但已上报,并得了允准,便贴一张黄色的‘金笺’,情有可原,不予追究。”
“可若是无故拖延,进展缓慢,那就要贴一张白色的‘素笺’
惨白惨白的,挂在那儿,谁路过都看得见,主官的脸往哪儿搁?”
“倘若一连三日都是白笺,或是出了岔子,粮食被劫、发霉,那对不住,就得换上黑色的‘墨笺’。
这玩意儿一上墙,都察院的御史就该上门请你喝茶了。
年底,吏部考功司会把所有衙门这一年攒下的各色纸条,都汇总到一张‘岁会总览图’上。
谁的墙上红配绿,一年到头喜洋洋;谁的墙上黑配白,那就准备回家卖红薯吧。”
他写完,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活动了一下酸痛的手腕,脸上露出了一个狐狸般的笑容。
他这套东西,粗糙,甚至有些幼稚可笑,但它的核心,却恶毒得令人发指。
它将官员的政绩,从一本可以任由笔杆子修饰的糊涂账,变成了一面所有人都看得见的,五颜六色的耻辱墙。
它不仅考核结果,更考核过程。它不仅要你的命,还要诛你的心。
“来人。”朱翊钧打了个哈欠,将那本写满了鬼画符的皇册合上,随手递给身边的小太监
“送去文渊阁,就搁在张先生的桌上。
告诉他们,这是朕读了《考成法》后,一点不成熟的小想法,让他们几个看着玩玩。”
小太监躬身接过,只觉得这本薄薄的册子,烫手得厉害。
第二日,晨光熹微。张居正处理完手头最紧急的几份奏章,端起茶杯,习惯性地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他一眼就看到了桌案上那本与众不同的皇册。他不敢怠慢,连忙放下茶杯,郑重地拿起,翻开了封面。
最初,他只是粗略一扫,以为是小皇帝读后的一些感悟,或许还夹杂着几句孩童式的疑问。
可看着看着,他的眉头便不自觉地蹙了起来。
当他看到“循迹链”三个字时,他端坐的姿势,微微前倾。
当“五行稽功笺”那套赤裸裸的阳谋映入眼帘时,他那双深邃的眸子,猛然缩成了针尖。
他下意识地合上册子,又深吸一口气,重新打开,一个字一个字地,从头到尾,仔仔细细地,捋了第二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