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宫,凤凰殿。
院内一凉亭处,出现了奇怪的一幕。
一少年正躺在清凉的藤椅上午睡小憩,另一英武的高大男子就站在藤椅旁,一动不动。
远远的看去,还以为是一尊雕像矗立在那儿。
少年不是别人,正是刘邦第三子刘如意,而雕像般的男子,就是刚被送过来的季布。
刘如意缓缓的醒来,很是惬意,这皇子的生活,确实舒服。
可一想到自己刘如意的身份,少年顿时就焉了一半。
身为刘如意,想要生存下去岂可懈怠,要去干事情了。
他打起精神,伸了个懒腰站起来,看向季布:“你一直这么站着不累吗?”
“不累!”季布惜字如金。
“往后寡人睡着了,你可自行安排,不必一直站着。”
“赵王不必为布担忧,此乃布之职责所在。”
“行吧!”刘如意无奈,“那晚间寡人就寝,你该不会也要一直站在床边吧?”
“赵王多虑了!”
“那便好!”刘如意放下心来。
他开始要去做自己的事了,谁让他是刘如意呢,躺不平的。
他先是来到自己的书房,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两坛好酒。
直接往季布怀里一塞:“拿着!”
“赵王,布此间任务在身,不能饮酒!”季布看着手中的两坛酒,说道。
“没说给你喝,只是让你帮寡人拿着。”
季布:“……”
随后,刘如意拿上天子之剑,佩戴在自己腰间。
满意的看了看自己这一身行头,还有季布手中的两坛酒。
“走吧,随寡人出去一趟。”刘如意说道。
“是!”
季布只是跟着,也不多问刘如意要去哪里。
刘如意要去的地方,是周昌家,自己这位御赐的老师,也该亲自去拜访认个亲了。
汾阴侯府,周昌近来正在处理一件棘手的事情,是关于代国丞相及监军陈豨的。
他收到告密,称陈豨有谋反的迹象,只是还没有确凿的证据。
他还需要进一步确认事实,若陈豨真有谋反的举动,他必须第一时间向刘邦禀报。
“大人,公子如意前来拜访!”有下人前来禀报。
周昌一愣:“知道了,你下去吧,老夫亲自去迎接。”
……
“老师,你怎么亲自来了!”
刘如意本在府外等着,却没想到周昌竟然亲自出来迎接他。
他心里有一丝动容,周昌确实是个忠实的臣子。
他不敢怠慢,立即上前对周昌行弟子之礼,真情流露。
周昌见刘如意恭敬真诚,全然没有惺惺作态之举。
他心里有一丝触动。
“公子请起!”周昌连忙托住刘如意的手臂,“上次在宣誓殿外,是老臣错怪你了,老臣给你赔不是。”
“老师,不可,岂有老师向弟子赔礼道歉的。”刘如意赶紧阻止。
周昌这才作罢,看向了季布:“季布,许久未见,无恙乎?”
“布无恙,多谢汾阴侯问候。”季布恭敬道。
“走走,站在外面算怎么回事,都随老夫进去吧!”周昌这才想起来还在府外。
三人一同进入周昌家中,很快便有下人端上来茶水点心
“老师,您先请坐下!”刘如意忽然扶着周昌,让他正襟危坐在一张椅子上。
周昌不明所以,只是疑惑照做。
随后,刘如意端起了一杯茶水,行了古代的弟子拜师之礼,将茶水递到周昌面前。
“老师,弟子刘如意今日正式请您喝拜师茶!天地作证,季布作证,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季布愣了,周昌也愣住了。
“季布,还愣着干什么?快将酒给老师,这是我给老师的束脩!”
刘如意提醒季布,随后又向周昌道:“老师,弟子不知你喜欢什么,便拿了两壶好酒当作束脩孝敬你,望你不要嫌弃。”
束脩,古代的拜师银钱。
“公……公子,使……使不得!”周昌总算反应过来了,一激动结巴又犯了。
他连忙起身要扶起刘如意。
换做普通人,刘如意是需要如此的,可对方不是普通人啊,是汉高帝刘邦的皇子啊。
他周昌是奉命当赵王太傅,教不好反而有罪,哪里还真敢摆出老师对弟子的那种架子。
“老师,您叫我如意便好,你若不肯喝这茶,那弟子当以为你不愿收我。”
周昌动作僵住了,看着刘如意此番此举,没有一丝做作的模样。
再联合最近听到的,对方所做的一些事,维护生母,维护太子,开始懂得在吕后面前隐忍、藏拙。
尤其是那一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让他身为对方老师,也有一种深深的被尊重、自豪感。
只是他心里既有高兴,又有对刘如意深深的担忧。
毕竟吕后对这对母子可是一直记恨着的。
“唉,那便让老夫豁出去这条性命,也要护自己这位弟子的安全。”周昌在心里暗暗下定了决心。
“哈哈哈!好!”
周昌忽然大笑了起来,不再犹豫,端起茶水便一饮而尽。
随后他便将季布递过来的酒收好。
拜师插曲过去了。
周昌要求刘如意一同就座,季布依旧站在刘如意身后。
“季布,一同坐下吧!”周昌发话了。
季布有些犹豫,他身份比较特殊敏感,在这长安城内,他一直保持低调,谨小慎微。
毕竟他以前是项羽的旧部,只是得好友夏侯婴和吕雉求情,才生活在这长安城里。
论身份地位,他哪里敢和周昌这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坐一起。
“季布,既然老师发话了,你便坐下吧,哪有弟子与老师交谈,弟子身后站一个护卫的道理。”刘如意适时开口了。
“诺!”季布这才恭敬坐下。
随后,刘如意便和周昌交谈了起来。
季布就在一旁坐着,一声不吭的听着。
两人都心知肚明,季布是吕雉派来的,但两人却并不在意。
大多数是刘如意问周昌,请教周昌一些关于赵地的问题,毕竟这以后便是他的封国了,需要提前了解。
周昌耐着性子解答,从百姓、经济、到军部。
刘如意全程认真倾听,默默记在心里。
末了,周昌兴许是有点乏了,好几次都停顿歇息了一下。
“老师,今日便到这里吧,明日弟子再来拜访老师!”
周昌摇摇头:“如意,为师这段时间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且为师授课才学有限,你当不能荒废去盖公那里完成课业。”
盖公,是黄老学说思想一派的学者,也是刘邦请过来的,专门给他的一群皇子授课的老师。
刘如意见周昌说到重要的事,眉头都皱起来了,他自然不会再来叨扰对方。
“是,弟子谨遵老师教诲!等老师忙完,弟子再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