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w.cc

荀攸道:“如今内有朝廷大臣,外有并州刺史,只要迎回天子,我等必能驱除董卓。”

曹操反问:“如何迎回天子?靠言说乎?靠兵马乎?如今天子在董卓手上,安排人去迎回圣架?难!难!难!”

“只要刺杀董卓,使凉州军乱。趁乱迎回圣架,才能安定朝局。”曹操继续开口道。

“可是如今废立之事,已经迫在眉睫。何来时间?”荀攸反问道。

“尽人事,听天命。”曹操道,“我等臣子应当做好自己分内之事。”

曹操还有句心里话没说,要刺杀董卓也不是现在,而是等废立之后。刺杀也是不可能成功的,我需要这个名头而已。如那卧冰求鲤一般,这个时代还是需要声望啊!

【帝非帝,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邙。】

汉末天子。

荀攸思索良久,没想到其他办法,也只能起身告辞。

曹操看着荀攸慢慢离去,看着其一心报效汉室,才真正意识到四百年汉家天下的含金量,也许历史上的曹操开始也像荀攸这样,想要真正的辅佐汉室呢?

曹操感觉时间应该不多了,连忙去拜访蔡邕。曹操和蔡邕关系应该是非常好的

到达蔡邕府上,曹操开口道:“如今洛阳实乃非久待之,混乱之极,蔡公可有何打算?”

蔡邕反驳:“身为臣子,应当思考如何报国而非自身。”

曹操又问道:“蔡公高义,但是妻儿老小还是早歇离开这是非之地。蔡公还是早做打算。”

蔡邕道:“我又无其他故人,如何安排妻儿呢?我自己尚在洛阳。”

曹操道:“蔡公,可以把妻儿安排至乔公那里,信我也可和我妻儿一起离开。”

蔡邕思考道:“我无人手安排至乔公那里,还是随你家眷一起离开这洛阳吧。”

曹操答应道,自己也马上安排人手,护送家眷返回谯县。

曹操的妻子丁氏带着曹昂,侧室卞氏带着曹丕一起返回豫州谯县,带上蔡邕女儿蔡琰,离开洛阳这个是非之地。

……

一旬过去,又一天董卓邀请百官开启朝政,曹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了。

随着一位位大臣到达,曹操扫视一周,发现除了并州刺史没来,其他人都已经到齐。

这时后面一阵脚步声传来,一位位大臣都把目光往后看去,曹操也转过目光,发现董卓腰带佩剑,身后是李儒、李傕、郭汜等凉州将领,最后面那位一手拿着方天画戟,一手提着一颗人头。

曹操看着头颅是并州刺史丁原的脑袋,曹操看了看四周百官的神情,发现有一部分人身子在瑟瑟发抖;有一部分人在干呕却发不出一声;有一部分人本来昂起的头颅,也弯下了腰。

曹操看着各位不同的举动,却又清晰的听道脚步声。

董卓走到中央站定,对着众人道:“天子暗弱,不足以君天下。今有策文一道,宜为宣读。”

李儒走出一步,读:“废皇帝为弘农王,皇太后还政。请立陈留王为帝,顺应天命,以安百姓之望。”

董卓的手下请皇帝下殿,又有几人去太后服饰。皇帝和何太后都嚎啕大哭,群臣无不感到悲伤。

忽然,一位大臣,怒道:“贼子董卓,安敢欺天之谋,我食汉禄,忠汉室。吾当以血溅之!”挥起手中竹简,直击董卓。

“满堂诸公,今无一人感言!汝等怎配食朝廷俸禄。”那位大臣看着众人道。

董卓大怒,叫士兵直接拿下,牵出斩杀。此人来尚书丁管。

董卓又命人请陈留王上殿,皇子刘协刚登上殿,走到龙椅旁,董卓跪拜,大声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皆齐声大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协道:“众爱卿平身!”

弘农王四月登基,九月被废。

事情以成定局。董卓把何太后、弘农王及帝妃唐氏封锁于永安宫,群臣不得入内。

数日后,弘农王在宫吟诗一首,被董卓知晓,董卓派李儒带十几名甲士,入宫弑帝。

弘农王、何太后与妃唐氏正在闲聊,宫女报李儒将要来。弘农王大惊失色。李儒带着侍女前来,弘农王问:“你来这里干什么?”

李儒道:“如今春软花开,天气和睦,董相国特命我等送上寿酒。”

何太后道:“既然是寿酒,那么你先喝一口吧。”

李儒大怒:“你敬酒不吃吃罚酒?”李儒叫甲士把刀架到他们脖子上,又命人把白绫拿出来,走至身前:“敬酒不喝,那么就赏赐你们刀和白绫!”

唐氏连忙跪地道:“我替他们母子喝了这几杯酒,希望你们能够宽恕他们母子性命。”

李儒呵斥:“你算什么东西?也配代替皇帝去死。”

又把酒杯递到何太后身前,开口道:“你可以先喝此杯。”

何太后大骂:“何进无谋,引贼子入京,才会有今日之祸也。”

李儒催促弘农王快点喝,我任务还没完成呢?看到他们磨磨唧唧的,直接掐住何太后的脖子,把毒酒惯下,又命甲士用白绫绞死唐妃,李儒最后把毒酒都惯给了弘农王。

李儒干完大骂道:“一个个磨磨唧唧的,好言相劝不听,非要逼我动手。不会还以为有人来救你们吧!”

李儒连忙赶回去,面见董卓道:“丞相!任务完成!”

董卓道:“干得漂亮!”

从此董卓开始每夜进宫,宠幸宫女,夜宿龙床,命刘协辅佐自己,替刘协耕种,帮刘协繁衍子嗣。董卓还经常带兵出城,碰到村民祭祀,董卓带兵围住,杀尽男子,劫掠妇女和钱财,把妇女和钱财分给众军士。砍下男子头颅挂在车尾,头颅高达千余,血流千里,回到洛阳,扬言其剿灭匪贼数千,大胜而归,于城门焚毁。

……

司徒王允,寻思良久无计可循。王允借生日设宴,邀请百官。酒过数巡,王允突然大哭。

众人惊问:“司徒诞日,何故哭泣?”

王允道:“如今董卓欺主弄权,社稷危在旦夕之间。乃丧于董贼手中,吾所以哭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