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943:我打造合成旅 第25章 中国军人的智慧!

作者:汉唐风月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2 16:48:10
最新网址:www.biquw.cc

被手榴弹洗礼过的重机枪工事内,一名长着络腮胡子面相老成的士兵正一脸惋惜的看着自己扶正的92式重机枪。

见唐坚跑来,连忙向他报告:

“唐排长,这挺92式重机枪我刚刚检查了一下,枪机啥的都基本完好,就是散热片被炸坏了,真是可惜了,不然光靠鬼子这留下的上千发子弹,一定能让狗日的好好喝一壶。”

年龄少说也有30岁的士兵唐坚并不熟悉,正好就在附近不远吭哧吭哧往这儿搬沙袋的高起火唐坚有印象,唐坚不急着解决重机枪之事,却是把两人都喊过来一人丢了根烟聊起了天。

这一聊,唐坚不仅知道了两人的名字,也算是熟悉了两名士兵的特点。

高起火是江南人,参军2年,自小习武,背上那把刀是祖上传下来的戚家战刀,如今刀下已有四名日军亡魂,如果不算刚刚唐坚剁下的30颗头颅的话,是典型的近战型战士。

而老兵叫雷万功,江汉人,参军已有6年,担任轻机枪射手已有3年,因为年龄偏大加上名字里有个‘功’字,排里的士兵都喊他雷公。

机枪手别看极少参与一线冲锋拼杀,但因为日军近有掷弹筒,远有步兵炮,专打中方火力点,轻重机枪手伤亡率比步兵要高的多,能当机枪手足3年,别的不说,保命的水平真是杠杆的。

“重机枪,会使不?”唐坚问道。

“长官你不知道吧!老雷那年在上高一战中,可是拿着一挺马克沁重机枪,支援两个步兵排兄弟硬挡了鬼子三个步兵中队轮番冲锋,打死打伤鬼子无数,战后重机枪排的王排长向营长要了几次人,都被我们连长给顶回去了。”

高起火洋洋得意的在唐坚面前吹起老大哥的赫赫战功,那点小心思自然也不过是:长官,你很强,但你手下的兵也不弱!

唐坚笑了!

虎贲不愧是虎贲,一个小小的步兵班,竟然各种人才都有,这挺好,如果是一群弱鸡,那他可没信心撑过这个上午。

“火药桶,闭嘴!长官面前,轮得到你给老子吹牛皮!”

老兵却是双眼一瞪,熊了高起火一通,目光平静地看向唐坚:

“长官,别听他吹,马克沁重机枪我使过,但鬼子的重机枪,我还真没用过,但所谓一通百通,重机枪都那么回事儿,主要以短点射和长连射交替对敌实施火力压制,射程、射速以及弹头杀伤力都比轻机枪要强,所以我刚刚见这挺重机枪可能还能用,就喊长官你来瞅一眼。”

“只要你确定它还能射出子弹,那就能用!”

唐坚轻轻拍拍被灰尘沾满的92重机枪,给出了一个肯定回答。

“可是......”老兵微微一愣,目光却是不由自主地投向枪管处几乎被炸烂的散热片。

唐坚淡淡一笑,老牌机枪手这是进入了自己认知误区。

他熟悉的马克沁重机枪是水冷式,一旦水冷筒坏了,无法带走枪管上产生的热量,机枪再连续射击就有炸膛的风险。

但92式重机枪用的却是风冷的方式,为啥不用水冷,那倒不是说日本军工牛掰一些,而是马克沁机枪的水冷技术有专利保护,就小日子那抠抠搜搜的尿性,造自己的机枪还得给西方世界钱,你说他们怎么会乐意?

于是,92式重机枪用上了哈奇开斯机枪的风冷方案,这样既绕开技术封锁,又节约了制造水箱的金属材料,对于小日子来说,简直就是‘坡儿肥’!

只不过,小日子这个自认为完美的方案,在实战应用中却是被日军机枪手们骂的不轻,92重机枪全重27.6公斤,仅散热片就占了8.5公斤,差不多占了整个枪身的百分之三十重量。

而且这破玩意儿你还不能把它给取了,因为日本人这个时代的钢材质量差,7.7毫米弹头又属于高膛压弹,如果没有散热片,连续射击易导致枪管膨胀、闭锁间隙异常,引发抽壳失败或炸膛。

只是,任何事儿在智慧的中国人面前都不是事儿,在晋察冀打游击的中国军队为了能带上缴获的92重机枪和日本人周旋,琢磨出了一种携带重机枪的游击战法。

他们把重达8.5公斤的散热片直接给撬了,战时不玩长连射,只打短点射,使每分钟500发的射速降至200发每分钟,虽然射速是降低到和轻机枪差不多的地步,但7.7毫米口径子弹威力可比6.5毫米弹头大的多,而且射程要更远,也能达到火力支援的目的。

如果敌人蜂拥而至,需要机枪提供高射速弹流,智慧的中国军人们则用最土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难题。

唐坚也是这么干的。

直接拔出腰间挂着的三八刺刀,使用蛮力撬开了散热片的固定螺栓,把一块块已经损坏的散热片都给卸了下来,而后,把高起火拿来的一件日军棉服倒上清水,用铁丝给捆上枪管。

“丑是丑了点,但也足够你长连射300发子弹了!”唐坚对自己的作品明显还算满意。

“排长,这能行?”高起火明显被唐坚这简单粗暴的行为给惊住了。

毕竟,当兵这两年,重机枪和迫击炮对于他们这些小兵来说,都属于高精尖级别的装备,平时别说试试了,就是去摸两下,都会被重机枪排的那些射手们呵斥。

结果他这位新科排长倒好,直接上刀把枪管上的重要配件给拆了,用一件淋了水的鬼子衣服代替。

“你懂个球,不懂别胡咧咧!”

相比于喜欢耍刀的上等兵,雷公可是有经验多了,先是双臂一使力提起重机枪,眼中就泛起惊喜。

日本人的重机枪有多重,他这个独自扶起重机枪的人最清楚,没两个人抬着,休想轻易快速移动这个快60斤的铁坨坨,那还是不带三脚架的情况下。

现在经唐坚这一操作,重量减轻少说也有十五斤,就算他独自一人也能提着枪身移动。

他可是最清楚为啥连长、排长都顶着不让他去重机枪连,一来是舍不得他这个老牌机枪射手,二来是不想让他去送死。

重机枪射手因为机动性不够,在战场上极容易被日军的掷弹筒手和步兵炮盯上,阵亡率是步兵营中最高的,没有之一。

就冲唐坚这改造的重机枪拥有和轻机枪类似的机动性,他就有足够把握不会被鬼子的掷弹筒轻易弄死。

剩下的,就需要验证是不是像唐坚所说的那样,用短点射就可以规避枪管过热的风险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