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943:我打造合成旅 第14章 终究还是有战损了

作者:汉唐风月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1 20:02:56
最新网址:www.biquw.cc

面对200多米外第二次腾起的冲天火焰以及被火光映射清晰的日军步兵身影,高地上一直密切关注的陆军上士终于不再犹豫。

“打,给我打!”

阵地上的十余名中国士兵纷纷朝着视野中看到的日军步兵射击,苏制DP28轻机枪发出轻快的鸣叫,47发的弹盘提供着远超日军96轻机枪的持续火力。

有着虎贲称号的57师可不是普通的中国军队,弹药充沛那只是基操,一个轻机枪二人组就携带了4个弹盘和400发子弹,另外步兵班还帮着他们携带了400发,总共800发子弹的储备,足以让机枪射手可以毫无顾忌的以长连射打出一串串子弹用以对200多米外的日军进行火力压制。

相对于在枪林弹雨下拼命寻找各种临时掩体的日军步兵,或许两名日军装甲兵很感谢中国人。

因为他们解脱了,士兵的本能让他们往往选择最清晰的目标,被火焰点燃的两名日军装甲兵连续被子弹光顾,被射杀在还在熊熊燃烧的装甲车之侧。

也幸好死的快,不然等着他们的就是被生生烧死的结局!

不过,日军也不是软柿子,停留在200米外的另一辆97式装甲车开始发威,不仅7.7毫米重机枪枪口再度喷出烈焰,37毫米坦克炮也开炮还击。

“轰!”的一声,高地上也腾起一股硝烟,距离DB28轻机枪火力点只有不到3米的距离。

幸好,在日军瞄准他们开炮之前,两名轻机枪手就已经提着轻机枪就沿着战壕狂奔,打完一个弹匣就立刻转移战位的习惯让他们逃过一劫。

这也是轻机枪手们在战场上的生存之道,没有这点敏锐度,他们不可能有机会活到第三天。

与此同时,停留在大约600米外山林中的四挺92式重机枪挂上曳光弹,对着重新升起照明弹的中方高地疯狂扫射。

曳光弹在夜空中划出一道道清晰的轨迹,看着煞是美丽,但这几道美丽的光线背后,却是死神挥舞的镰刀。

弹体尾部嵌入镁燃烧剂的曳光弹,射中人体形成燃烧弹的效果只是其次,绚丽的光道可以让机枪射手对弹着点进行校准,甚至可以在黑暗中为火炮炮击坐标进行修正。

而更大的作用则是心理威吓,黑夜中,见光弹道能对人类形成“死亡射线“的视觉压迫,有统计数据表明,遭遇曳光弹压制的部队,战术失误率提升37%。

当然了,曳光弹的使用也是一柄双刃剑,在明确自己弹着点的同时,绚烂的弹道将自己的位置也暴露无遗。

最为典型的统计是发生在著名的诺曼底登陆战中,使用曳光弹的机枪阵地平均存活时间仅为11分钟。

只是对于当前的日军而言,他们显然认为中国人并没有能威胁到自己的武器。

别说57师的师属炮兵营还在20里地之外,哪怕就是在左近,他们也不可能在没有详细精准的炮击坐标下对准这片山区狂轰。

中国的王牌陆军师,也没那么富裕!

只是日本人或许没想到,中国军队没有炮对付他们,却有人......

在夜色中对着日军97式装甲车投出燃烧瓶的唐坚毫不犹豫的转身就跑,翻滚前跃的速度令人惊叹,不过四五秒钟,就蹿出去至少30米,就像是一头猎豹。

这也得以让他成功躲过97式装甲车在燃烧前愤怒泼洒出的一片弹雨以及来自高地上的疯狂攒射。

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在97式装甲车熊熊燃烧10秒过后,终于迎来了命运对它最后的裁决---殉爆!

这是任何装甲车辆发动机被引燃后都难以逃脱的命运!

炽烈至800度的高温终于将装甲车内80发备弹彻底引爆,数十公斤的炸药在一个乌龟壳里被引爆会怎样?

估计在场的日军也没见过。

现实会告诉他们答案!

安装炮塔后整体重达4.7吨的钢铁巨兽像是被按上了火箭助推器,拔地而起了差不多五米,近一吨重的炮塔就像是被冲开的啤酒瓶盖,在日军步兵们绝望的目光中,飞起了二十多米高,三十多米远后,才轰然坠下!

躲闪不及的三名日军直接被砸成了肉酱,真就是字面意思!

爆炸的气浪甚至直接盖过了烈焰的凶威,火势在那一刻竟然一敛,而后在坠地的前一刻这才轰然再度爆开。

无数的钢铁碎块飞向荒野!

距离装甲车最远不过50米的一群日军步兵们的遭遇无人得知,已经跑至百米外、藏身于一处凹地、双手抱头蜷缩尽量减少受弹面的唐坚依然能感受到冲击波撕裂着后背的灼热,那真的比他当年在边疆山地感受RPG就在身侧爆炸还要更刺激。

中方士兵距离爆炸地点足足有240米的距离,还有战壕保护,也在人这场可怕的殉爆中挂彩了。

年轻的许佳文脸颊上挂了一条长达五厘米的赤红色‘虫子’,那是一片碎钢片的杰作,只要再偏离两公分,恐怕削掉的就是他还算高挺的鼻梁。

许佳文直接抓起一把泥土糊在创口上,算是止血,不过后果便是那道没有机会缝合的伤口愈合后的颜色会变得更深。

只是,在这个挣扎着求生的年代,美丑之事早就被抛至九霄云外,中日双方士兵最大的诉求都是,活着,还是特么的活着!

被5挺重机枪和一门37毫米坦克炮火力压制住的中方官兵们很艰难,但其实位于装甲车殉爆中心的日军步兵更凄惨。

对他们造成大量杀伤的反不是数以千计的碎钢片,因为在碎钢片射入他们孱弱的身体之前,他们很多人已经死了。

死于数十公斤烈性炸药爆炸,却被装甲车舱室压缩再爆开的气浪!

以装甲车为原点半径50米以内的日军,不管是趴着的还是半跪着的,是有临时掩体做遮挡的还是藏身于灌木丛的,在能足以将数百公斤物体吹飞的恐怖气浪面前,都身轻如燕,像一地的树叶,被吹至十几米乃至几十米之外。

唯一的好处就是,在足以将躯体撕成四分五裂的各种碎片袭来之前,他们中百分之八十的人,已经死去或昏迷了,再不用感受那种极致的痛苦。

据日军战后搜索这片区域寻找战死者遗体确认,直接或间接死于97式装甲车殉爆者,高达36人。

大半个步兵小队,直接报销了。

如果加上之前唐坚和中方士兵们的斩获,跟随97式装甲车抵近高地的90余名日军步兵,其实已经死伤大半,基本算是丧失了战斗力。

而对比之下,他们的敌人---二道梁中方守军,到目前为止,也就是年轻士兵脸上被划开一道血口子。

那对于一个相貌英俊的年轻人来说,也是个很大的打击,在没有足够的医疗条件和美容技术的这个时代,算是毁容了。

“狗日的鬼子,真不是玩意儿!差点儿没把老子给震聋!”

提前用棉花塞住了耳朵依旧被震得七荤八素的画大饼、用一句经典国骂为当前交战双方战损比做了最精准的诠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