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自己第一位祖先的结局致敬刑天.......
查!必须给我查清楚!
林檎一把抓过桌上那台主要拿来打游戏,偶尔写写作业的笔记本电脑。
因为心急,试了好几次才略显狼狈地按下了开机键。
所幸电脑一直没有关机,屏幕亮起的速度比想象中要快得多。
输入开机密码后,林檎赶紧点开了浏览器的搜索引擎。
“信陵君窃符救赵.....与魏王的关系......”
他一边在心中反复默念萧何那看似平和有礼,实则暗藏杀机,句句考较的问题。
一边飞快地在搜索框里敲入能够想到的所有关键词组合。
信陵君,兵符,内应。
窃符救赵,协助者,魏王.....
魏公子无忌兵符是谁偷的?
他几乎是病急乱投医般尝试了数组不同的关键词组合,手指在键盘上敲得噼啪作响,仿佛要将所有的焦虑都倾注其上。
网页上瞬间弹出密密麻麻的搜索结果:
各种史料原文的引用,百家讲坛某某教授的解读视频片段,甚至还有一些网络小说中的杜撰情节。
在这些纷杂的信息中,林檎偶尔还能瞥见几条关于“刘邦早期谋士佚闻”,“神秘的汉初儒将”之类的帖子。
其中隐约提及后世有学者考证,刘邦身边曾有一位出身魏地,精通兵法谋略的林姓世家子,只是其名讳事迹多已湮灭。
仅在某些地方志或私人笔记中留有“林子”、“林先生”等模糊称谓。
以及“算无遗策”,“未卜先知”之类的夸张赞誉。
这些片段与钱教授课堂上所言不谋而合,更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网络搜索就是这么奇妙,就好像本想查查苹果的种类,结果却稀里糊涂地把苹果的整个族谱都翻了出来。
有趣归有趣,但不一定对。
冗杂的信息看得林檎眼花缭乱,头昏脑胀。
终于,在一篇来自知网看起来颇为专业的史学论文摘要中,他捕捉到了一个反复出现,并且与“窃符”紧密相关的女性名字——如姬!
说来也巧,这论文的作者,赫然便是上午给他讲课的钱教授!
论文题目是《史记中“窃符救赵”事件的多维透视:论信陵君门客集团与魏国内外政治生态》。
论文不仅详述了信陵君的生平事迹,更着重分析了其门客集团的构成、运作模式及其在信陵君政治生涯中的作用。
其中,对于“窃符救赵”这一关键事件,钱教授更是从史料考辨、人物关系、乃至当时的宫廷政治、列国博弈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剖析。
各种史料和后续的佐证被钱教授信手拈来的组合成详实的论据,无论是文学性和实用性上都是值得一看的存在。
找到了!应该就是这个!
林檎心头一喜,如同在迷雾中寻见了灯塔,连忙用鼠标点开了论文链接。
还好是用校园网登录的知网,不用充会员,否则此刻怕是又要多一道坎。
论文的内容详实而严谨,还引用了《史记·魏公子列传》的原文。
尤其是论文正文部分中关于如姬的论述尤为详尽。
《史记》原文记载:“公子闻赵急,计不独生,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并分析道,信陵君虽有赴死之决心,但其门客如侯嬴等人深知此举无益于大局,故而献策。
而侯嬴之所以能提出求助于如姬的计策,也并非空穴来风。
论文中指出,如姬之父被仇家所杀,三年未能报仇,是信陵君派遣门客中的侠士,历经艰险,终将仇人首级献于如姬面前。
这份恩情,是如姬甘愿冒险的关键。
钱教授还从当时的礼法、宫禁制度等方面分析了如姬窃符的可行性与风险性。
他认为如姬能成功,除了其深受魏王宠幸,出入相对自由外。
也与当时王宫内部管理的某些疏漏,以及信陵君在魏国朝中可能存在的暗中助力有关。
此外,论文还详细考证了信陵君门客的构成,其中不仅有侯嬴、朱亥这样的武将和策士。
还有许多精通卜算,纵横道,乃至鸡鸣狗盗之徒的奇人异士。
正是这些门客的存在,使得信陵君的势力渗透到魏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钱教授甚至推测,信陵君在决定求助于如姬之前,必派遣了门客中的特异者对宫中情况有所刺探。
因此信陵君才会对如姬的为人、以及魏王的习性都有相当的了解。
只有这般齐备的谋划,才能使得窃符救赵的计谋从发起到执行都没有出现什么纰漏。
“原来是这样!窃符救赵的关键原来是一个女人,还是魏安釐王最为宠幸的姬妾,如姬!”
林檎一拍大腿,恍然大悟。
他还注意到论文中特意提及的一件事。
因为司马迁的祖父名叫司马僖,所以司马迁才在《史记》中将所有带“僖”的谥号全部避讳,改为“釐”。
差点就着了史记的道了!
这等细节,若非钱教授的论文点明,他断然无从知晓。
随后,林檎不仅把如姬这条关键线索牢牢记住,更将钱教授论文中关于信陵君行事风格,门客网络,以及魏国政治氛围随着时间变化的分析,都尽可能地吸收消化。
例如,信陵君并非仅仅依靠个人勇武,他更善于利用各种人际关系和资源来完成自己的目标,而他的门客也并非乌合之众,而是各有所长,能够互相协作,达到乘算的效果。
这些信息和知识无疑能让他在沛县众人中,尤其是刘邦面前显得更加游刃有余,也更符合一个“深知内情”的世家子弟形象。
林檎还顺带着从论文中快速浏览了信陵君的其他主要事迹,如却秦存魏、合纵抗秦等,以及当时魏国和周边国家的一些基本情况,特别是魏国与赵国、秦国的复杂关系。
他甚至还特意留意了一下关于魏国灭亡后,其旧贵族及士人流向的记载,试图从中找到更多与“林姓世家子”可能相关的蛛丝马迹。
虽然直接的记载依然匮乏,但那些关于魏地士人风骨、以及他们对复国的执念,都让他对即将扮演的角色有了更深的理解。
多储备一点知识总是没错的,尤其是在那种随时可能掉脑袋的环境里。
要是到时候萧何或者其他人再问出什么刁钻冷僻的问题,他也能应付一二。
背完后,林檎突然意识到,有的时候历史比游戏更需要攻略。
而他的攻略,自然是信息爆炸的现代对于历史事件的研究与记载!
那么,自己的这个“林姓世家子”的身份,说不定还真就能给坐实了。
之后的历史,或许也能让他窥得几分真实的往事?
他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有些激动的心情。
既然有了答案,也是时候回去【冒充】那位林姓世家子弟了.......
啊不对,应该是回去向刘邦和萧何展现何为【我林氏家学渊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