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跟绍荣连干了三杯酒,然后满怀着感慨叹息说:
“我等起事至今已经十年了,真的难得有机会跟老兄弟们一起喝酒了……”
绍荣听着朱元璋这句话,也想起了以前在一起的老上司和老下属,还有自己的哥哥们。
不过绍荣脸上却没有什么变化,反而故意试探朱元璋:
“上位何出此言?”
在朱元璋看来,绍荣这句反问的真正意思是:
你把我叫来想干什么?到底是不是想收拾我?给个准话吧。
朱元璋回答绍荣明面上的问题,非常认真的解释自己为什么感慨叹息。
但对于绍荣的真正疑问,朱元璋却顾左右而言他了:
“过几日,等将士们休整一段时间,我准备再次亲征陈友谅。
“争取能够一鼓作气,彻底拿下湖广和江西各地。
“所以最近的这些天,我就想和以前的老兄弟们聚一聚,好好的喝喝酒,说说话。”
人一旦失了锐气,就会倾向于苟安一时,所以绍荣非常意外的反问:
“上位从江西归来还不到十日吧,为何如此着急再征陈友谅,不多在应天休息几个月吗?
“而且一旦察罕攻破了益都,很可能会约张士诚一起围攻安丰和应天吧。”
朱元璋轻轻摇头,提起酒壶给绍荣倒了一杯酒,同时给绍荣分析现在和未来的局势:
“根据北方送来的情报,察罕手下诸将并不和睦,不时爆发争斗。
“察罕与元庭关系也并不和睦,察罕正支持元太子与孛罗帖木儿在元庭争权。
“所以察罕无法将全部精力用于战事,益都的将士们正是因此还能够继续坚持守城。
“至少到今年冬天之前,益都暂时是无虞的,察罕也因此无力南顾。
“在益都将士拖住察罕的这段时间,我们必须尽快消灭陈友谅,剪除后方最大的威胁。
“然后才能回过头来,全力迎战察罕,保护安丰,救援益都,争夺天下。
“若我们现在就贪图安逸,在应天稍微休息几个月。
“那不但浪费了益都将士争取的时间,也会让陈友谅也再次缓过气来。
“那等到益都城破的时候,我们就真的四面皆敌了。
“届时,察罕和张士诚很可能会联手攻安丰,我们就必须率大军主力前去救。
“应天的防卫必然空虚,陈友谅必然趁机偷袭。
“一旦应天失守,救援安丰的战斗就算成功了也守不住,我们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所以,我现在必须去消灭陈友谅,未来才能有一线生机。
“而我们一旦剪除了陈友谅这个后方的大威胁,张士诚和方国珍之流不过是土鸡瓦狗。
“再灭掉张士诚和方国珍,我们就真正有了逐鹿中原的机会。
“恰好察罕属下诸将不睦,还与孛罗帖木儿、张良弼等人争权,元帝与太子也在争权。
“我们有机会将他们各个击破,进而驱逐鞑虏,恢复中华,重建秩序。
“等到大业成功之时,我们都能安享太平,名留青史。
“但是现在一旦放松,那未来就全部成为梦幻泡影,随时可能破碎消散。
“接下来这一年,能决定我们未来是坐天下,还是被元庭抓起来,送到大都千刀万剐!”
绍荣也算是有勇有谋了,只是现在的压力巨大,有些失了锐气。
朱元璋这样分析下来,绍荣也能迅速明白现在的局势,也能立刻抓到其中的重点。
现在不是休息的时候,也绝对不是内斗的时候。
必须尽快消灭陈友谅这个后方的大威胁,摆脱可能出现的四面皆敌的恶劣局面。
但绍荣也非常担忧,现在能短期内迅速消灭陈友谅吗?
不过绍荣也很快想起来,朱元璋这两天发的那封公函,提到的浙东方面的那些异事。
绍荣看着红巾军颓败,对于这种预知未来的事情,比普通人更加好奇。
所以想到这件事情的时候,绍荣就试探着反问朱元璋:
“敢问上位,益都如何能够坚守到今年冬天,这是小公子之言吗?”
朱元璋自己喝了半杯酒:
“是的,益都的陈元帅本来能守到今年冬天。
“如果我们再提供一些帮助和提醒,他们应该能守的更久。”
绍荣听了这话,心中莫名的稍微有点安心,同时也更加的心痒难耐了:
“上位,那关于大宋的将来,关于咱们的将来如何?您有没有让小公子给看过?”
朱元璋也不隐瞒,直接说了未来的事情:
“如果没有我儿所泄天机,我们能在五年内陆续扫平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
“然后继续北伐中原,收复燕云十六州。
“元庭内外将领、官员内斗不休,都会被我们各个击破。
“元庭气数已尽,我们兵至河北的时候,元帝就会仓皇北逃,遁入草原。
“但是益都和安丰,却都来不及救援了。
“因为我们自己已经四面皆敌,必须全力以赴才能勉强自保。
“有了这些天机,我们顺势而为,进展只会更快。
“若是今年能灭了陈友谅,那明年就能剿灭张士诚,后年就能北伐中原了。
“关键是若能提前消灭陈友谅,就有机会救下安丰和益都。”
绍荣听到这里大喜过望:
“这都是真的!最多五年甚至三年,就有机会扫平天下?这可真的太好了!”
朱元璋看着绍荣的反应,就知道他的心气已经恢复了一些。
人失去锐气,失去进取的心气,往往是因为面对巨大的压力,面对恶劣的局势,找不到胜利的可能性,找不到突破当前局势的希望。
现在有了突破的机会,有了胜利的希望,而且似乎就近在眼前。
那自然也能再次打起精神了。
但是朱元璋却在这个时候,故意打击和警告绍荣:
“我那小儿也提到了老六你。”
绍荣小名绍六,熟人之间也会叫他老六。
绍荣顿时再次紧张起来,以至于有点结巴起来了:
“小公子……说了什么?”
绍荣现在的心态如何,他自己心里最明白。
如果那些心思都被小公子看透了,那自己未来可就麻烦了。
朱元璋轻轻叹息着说:
“老六你起事多年,身边的旧识接连离去。
“又因为长期在外征战,身心俱疲。
“现在已经开始有了退意。”
绍荣听着这短短几句话,浑身瞬间打了个激灵。
感觉自己心里的想法,已经完全被朱元璋那个小儿子看透了。
其实朱五并不知道绍荣的想法。
是朱元璋根据朱五的判断,结合他自己对绍荣的了解,自己分析出来的这些事情。
绍荣有点控制不住情绪,下意识的想要站起来辩解:
“上位我没有……”
朱元璋伸手按住了绍荣的肩膀:
“不用跟我解释什么,我明白你心中的苦闷。
“想我自己,幼时有堂兄弟八个,此时已经只剩下我自己。
“我七个哥哥的子嗣,只留下了文正一个。
“现在我们也确实几乎四面皆敌了,你会有想要全身而退的想法很正常。
“不过我希望,你这个老兄弟,能陪我再干一场。
“随我一起去灭了陈友谅,归来之后你就安心留在应天,开始含饴弄孙乐享晚年吧。
“灭了陈友谅,你的功劳就足够换个国公之位了,等我得了天下就给你。”
绍荣听朱元璋说起家人的情况,自己心中积蓄的苦闷也难以遏制了。
听到朱元璋明确给他的国公承诺,心中的忧虑也基本消散了。
绍荣瞪大了眼睛,微微咧着嘴巴,拍着胸脯大声说:
“上位放心,不灭陈友谅,我誓不归家。
“而且,此后也不用让我留在应天,我现在还没有到养老的时候。
“我希望能随上位北伐中原,收复燕云!”
朱元璋笑着说:
“老六你不用这么紧张,也不用为了脸面在这里说大话。
“只要不是在出征的途中,你随时可以直接退下来。
“你已经做的足够多了,不需要再强撑了……”
绍荣这次强行站起来,对着朱元璋拱手说:
“属下已经知错,请上位莫再折辱。”
朱元璋也摆正了心态站起来,扶住了绍荣的胳膊:
“我只是不希望你继续消沉,特别是现在这个时候,才故意激将。
“老六既然醒悟,那就随我出征,平定乱世。”
绍荣立刻抱拳拱手:
“属下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