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五讲完明朝皇宫和国都的选择与建设过程,现场稍微沉默了一会儿。
朱元璋闭着眼睛宣泄了一会儿情绪,又睁开眼睛追问:
“孩儿,你还能看到之后的事情吗?
“就是老四迁都到顺天府之后,大明国都有没有再变过?
“大明享国多少年?孩儿还记得吗?”
朱桓再次仰头回想了一下:
“四哥迁都之后,国都就没有事实上变更过了。
“四哥去世后,四哥嫡长子朱高炽继位,最初准备把国都迁回应天。
“他把顺天府改为行在,把各衙门的官印都换了。
“但是这个侄儿他身体不好,继位不到两年就驾崩了,还都应天的事情就没办成。
“朱高炽长子朱瞻基继位后,继续留在顺天府了,没有还都应天。
“朱瞻基长子朱祁镇时把官印又换回去了,此后国都就再也没有变过,直到被流民攻破。
“至于大明的国祚,有几种不同的算法。
“自父亲称王建制开始,到最后一个奉大明为正统的势力覆灭为止,总计三百一十九年。
“自父亲称王建制开始,到最后一个大明皇帝被杀为止,总计二百九十八年。
“自父亲登基称帝开始,到国都顺天府为流民攻破之时,最后一个作为天下共主的正统大明皇帝自尽为止,总计二百七十六年。
“除去开国扫平天下阶段,以及最终的流民造反阶段,有天下两百五十余年。
“期间天下地方无实权藩镇、朝廷内外无忤逆权臣、皇室宗亲无跋扈外戚,大明国都从未被外敌攻破,大明最终亡于流民之乱。
“只有四哥靖难,攻破了一次南京应天府,末年流民内乱,攻破一次北京顺天府。
朱元璋听着这些历史,神情倒是颇为平静,最后轻轻叹息一声:
“史上无不灭之王朝,三百年已经不少了。
“汉四百年分东西,后汉外戚专权,唐三百年中有武周,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宋三百年分南北,还有称臣播迁之祸。
“大明有天下两百五十余年,已经独一无二了。
“亡国之君能死社稷,而非举族投降,已经对得起祖宗了。
“大明之后是什么朝代?是攻入国都的流民所立吗?”
播迁是因为灾祸而流离迁徙避难的意思,播迁之祸代指类似东晋和南宋被迫迁都的灾祸。
对于朱元璋最后的问题,朱五稍微迟疑了那么一瞬间,然后才据实说明:
“中原流民虽攻破了大明国都,但最终却未能得天下。
“因为大明内无藩镇,也无权臣,朝廷自始至终都有统治天下的能力。
“流民虽然势力越来越大,但是始终有朝廷大军在围堵追缴,流民不得不是四处流窜。
“没有机会如现在这样,留在一个地方专心发展,组建完善的朝廷。
“他们攻破了国都之后,也来不及接管整个天下。
“大明之后得天下的王朝,是由辽东的女真人与蒙古人合立之清朝。
“女真人为帝族,蒙古人为后族,女真皇帝娶蒙古贵女为皇后,女真贵女嫁蒙古汗王。
“大明王朝末年,一边抵御外敌,一边镇压内乱。
“流民攻破国都之后,清朝马上倾国入关来袭,最终打败了立足未稳的流民政权,又消灭了其他忠于大明的地方武装,完全统治了中原。
“自清朝第一个君主称汗建国开始,到最后一个皇帝退位,享国二百九十六年。
“自清朝第一个皇帝称帝开始,到最后一个皇帝退位,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自清朝入关夺得大明国都顺天府开始,到最后一个皇帝退位,享国二百六十八年。
朱五说了个开头之后,朱元璋就忍不住微微皱眉。
朱元璋下意识的以为,天下要再次进入大规模的长期混战阶段了。
就像三国两晋南北朝,以及五代十国辽宋金时期,后面不知道还要乱多少年。
听到女真人和蒙古人最后得了天下,朱元璋明显吃了一惊,然后脸上肌肉慢慢绷紧了。
等到朱五说完之后,朱元璋双手卡着朱五胳膊下面,让朱五转过身来。
朱元璋瞪大了眼睛,死死的盯着朱五的脸:
“老五你说什么——
“金国的女真人,跟元朝的蒙古人,他们竟然合起伙来,再次入关霸占了中原!
“关键是还能够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都说胡虏无百年之国运,这次的女真人和蒙古人是怎么做到的?
“没有人如刘福通、徐寿辉这样举事造反吗?”
朱五从来没看到过这么凶恶的朱元璋,他平时思考事情的时候最多就是严肃。
但是现在这样子,似乎马上就要跳起来,马上就大开杀戒了。
朱五第一次亲身体验到,什么叫“目露凶光”、“气势骇人”、“择人而噬”。
朱五心中更加的笃定,朱标从小就隔三差五的被朱元璋这样惊吓,长大了身体能好才怪。
马秀英听着朱五的话,本来也是非常的惊愕,朱元璋的反应又把她吓了一跳。
马秀英下意识的伸手抚了抚心口,轻轻喘了口气后问:
“孩儿,为何会如此啊?”
朱五整理了思绪,开始给父母说清朝的事情:
“清朝坐天下期间,中原百姓皆需剃发易服,穿着女真服装。
“需要将头发大部分剔除,只剩铜钱大小的一片,编成一根纤细的小辫子。
“所余头发尺寸不能超过铜钱,所编的小辫子要可以穿过铜钱之孔,名为金钱鼠尾。
“清朝士兵手持铜钱检查,剃发不标准者即刻斩首,拒绝剃发者即刻斩首。
“名曰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清朝坐了天下之后,将士兵分布到天下各府州县。
“在重要的城池之中,建设专门的内城,只允许女真和蒙古人居住。
“就算是普通县城,也都会驻扎几个女真和蒙古兵,带领几十个汉人仆从兵镇守。
“县城之外比较重要的市镇也有士兵镇守。
“他们用这些驻军拿着铜钱,将天下汉人全部过了一遍筛子。
“剃发易服就是服从的象征,顶着金钱鼠尾就都是汉奸,谁也别指责别人投降了。
“你若不投降,就该已经死了。
“造反倒是一直有人造反的,两百多年间一直有人造反。
“而且一直有人打着‘反清复明’的口号造反,持续组建民间组织对抗清朝。
“但是清朝对民间的控制力极强,在每个县都有驻军镇守。
“绝大部分造反的人,还没有来得及形成规模,就被各地的清军镇压下去了。
“直到两百多年之后,清朝的控制能力下降,才终于被推翻。
“最终造反成功的人,推翻清朝皇帝之后,马上就去父亲的皇陵拜祭。
“他们告诉父亲,他们再次驱逐鞑虏了。
“但是按照王朝的平均寿命而言,享国将近三百年的清朝,实际上也算是寿终正寝了。”
朱元璋听完这些话,表情已经阴沉到了极点,似乎愤怒已经到了极点。
但是他却用非常平静的语调,问出了一个切身相关的问题:
“那大明朱氏子孙,在这个清朝又如何生活呢?也跟着剃发易服了吗?”
朱五没有什么表情的继续说明:
“大明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之后,自皇室以下追溯唐宋传统,开始重新编撰族谱。
“大明皇室也按照族谱取名,都有标准的字辈排行,还有明确的取名规则。
“故而清朝地方守军可以按照族谱,屠杀他们发现的大明皇室后裔。
“四哥留下的大明皇室直系后裔,在清朝立国初期就覆灭殆尽。
“有末代皇帝的幼子,潜藏在民间活到七十多岁,意外被发现之后也随即被处死。
“只有远支宗室提前隐姓埋名,才得以苟活到了后世。
“大部分都剃发易服了,极少数出家当了和尚,宁愿剃光头发也不留金钱鼠尾。
“清朝覆灭后的新时代,有您的后裔当上了宰相。”
朱元璋听完这些没有说话,非常安静的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朱五怕朱元璋气坏了,别被这种事情气出什么病来,主动开口宽慰他:
“孩儿看到的未来虽然如此,但是父亲也不用太过担心,现实的命数已经大变了。
“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自然可以改变天下的气运。
“我们可以提前做好准备,改变女真人和蒙古人的命运,让他们没有机会再得天下。”
马秀英感觉丈夫的状态不太对:
“当家的你没事吧?这些未来的事情那么遥远,不用太过放在心上,我们先看眼前。”
朱元璋的表情确实恢复了平静,他先把椅子上的朱五抱起来。
自己坐回到椅子上,再次让朱五坐在他的大腿上,然后语调非常认真说:
“不错,我们可以改命,可以把女真人,可以把蒙古人,把他们的命,好好改一改。
“夫人不用担心我,这种事情还不至于把我气出病来。
“这反而是提醒了我,要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真正出现,我得做好尽可能稳妥的安排。”
朱元璋确实已经平静下来了,而不是被气昏了头。
朱元璋虽然确实颇为容易动怒,但在做事的时候却又非常谨慎。
他知道什么时候发怒有用,什么时候发怒不会影响大局。
他通常会在愤怒之后,把想要做的事情仔仔细细的安排好,一步步把事情解决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