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那边闭着眼睛感叹。
马秀英想着未来的这些事情,不知不觉的眼圈微微泛红了。
现场稍微安静了好一会儿。
夫妻两个慢慢意识到,前面四个孩子都问过了,眼前这个小儿子的命数还没问。
马秀英看着眼前的朱五,带着稍微有些忐忑的心情问他:
“孩儿你自己呢?能看到自己以后的命数吗?你自己能活多少岁,留下多少子女?”
朱五稍微回想了一下:
“我自己在洪武初被封为吴王,洪武十一年改封为周王,洪武十四年就藩开封。
“洪武二十二年擅自离藩去凤阳居住,被父亲发现后贬谪云南。
“两年后又被父亲召回,教训之后放还开封王府。
“洪武三十一年被建文帝废为庶人,四哥即位后恢复爵位,放还开封王府。
“四哥死后第二年,我也就跟着去世了,享年同样六十四岁。
“我有十六子,十九女,其中应该共有三人早夭,其他都成年成婚了。
“凤阳府是大明的中都,是父亲以濠州钟离为主,合并元安丰、盱眙、宿州、亳州等地设立。”
朱元璋和马秀英夫妻两个听完,心情稍微好了那么一点。
朱元璋忍不住摇头,然后又有些惊讶:
“你这孩子,私自跑去濠州干什么?自己的王府还不如老家住着舒服吗?
“孩子倒是生了不少,去掉夭折的那三个,还有三十二个孩子成年!
“这数量……比你四个哥哥的所有孩子加起来都要多啊……”
朱五随口解释说:
“自北宋末年,靖康之难起,中原大地陷于胡虏,至大明建立之时,已有两百四十多年。
“金朝和蒙古两国,各统治中原百余年。
“其间,南宋与金朝两朝对立之时,中原大地长期征战不休。
“随后,蒙古先灭金后宋,这又是数十年征战。
“如今蒙元气数虽然已尽,但中原也再次陷入战火十余年。
“两百四十多年间,黄河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时而决口改道泛滥成灾。
“中原大地没有机会休养生息,故而民生凋敝,破败不堪。
“我应该是自幼生在江南,习惯了江南的繁华气息,成年后再到中原生活,自然难以适应。”
朱元璋慢慢的点了点头:
“孩儿言之有理,中原陷于胡虏两百余年,自然遍地腥膻,古都残破也是当然……”
父子两个这边对话,马秀英的情绪也恢复了许多,轻轻捏了捏朱五的脸:
“孩儿给爹娘生了这么多孙儿孙女,果然是咱们家最有福的人啊。”
“哦对了,你爹他有多少儿女?
“你之前说到了你的第十八弟?就是说你爹爹至少有十八个儿子了?”
朱五稍微犹豫了一瞬间,很快就决定照实说了:
“父皇总共有二十六子,十六女,总共也是有三人早夭,其他全部成年成婚。”
这下子,马秀英和朱元璋夫妻两人都明显愣了一下:
“竟然这么多?”
朱元璋是家中最小的儿子,在自己家中排行第四,算上堂兄弟则是排行第八。
兄弟八个的名字,就是重一到重八。
但是等到朱元璋参加义军的时候,堂兄弟八个就剩下他自己了。
兄弟和堂兄弟的子嗣,本来也有十几个,但当时也已经只剩下大哥的儿子朱文正了。
在朱标出生之前,老朱家的男丁已经只剩下两个了,只有朱元璋这个四叔和他的大侄子朱文正两人了。
哪怕算上外甥,也只能再多一个李文忠,其他的内外两系男丁全死了。
朱元璋听到朱五说起自己的子女数量,再加上朱五的子孙数量,能让自己这个家族开枝散叶。
自己老朱家再也不会人丁单薄了。
未来能够儿孙满堂,自己能享受天伦之乐,关键是家业不会再缺人继承。
朱元璋心中的郁闷终于消散了大半。
虽然得知了儿孙的叔侄相残的消息,但那毕竟是未来的事情,现在还没有发生。
自己提前得到了提醒,以后可以想办法规避。
马秀英知道丈夫当了皇帝之后,肯定会有更多的嫔妃和子女,但是完全想不到会有这么多。
总共四十二个子女,成年的都有将近四十个。
马秀英不是现代人,当皇帝的丈夫多纳妾室这种事情,本身就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而且马秀英是朱元璋的结发妻,知道自己肯定是未来的皇后。
朱元璋未来的妃嫔妾室,都是自己的下属,她们生的子女也得管自己叫娘。
朱元璋前五个儿子也都是她生的,朱元璋现在的产业乃至皇位,肯定是她的儿子继承。
所以马秀英现在更多的是惊讶和意外。
马秀英撇了一眼朱元璋,又看了一眼他胳膊上坐着的朱五,语气复杂玩味的说:
“看这孩子数量,他三十五,你四十二,你们可真是亲爷俩啊。”
朱元璋心中正畅想着未来的情况,听到妻子的念叨,就下意识的看了一下她的表情。
自己那么多孩子,绝大部分肯定是其他嫔妃所生。
坐在自己胳膊上的这个小子,很可能是自己儿子中最能生养的。
他一个人给自己造了三十二个孙辈,这些孩子都长大成婚之后,自己的曾孙、曾外孙肯定有一大群了。
他那几个哥哥,虽然子女也不算稀少,但跟这个小子相比,那就真的差太远了。
这孩子在这一点确实最像自己。
朱元璋对这件事情当然很满意,本能的想要稍微夸耀一番。
但是现在当着妻子的面,就算是妻子心中不会介意什么,但也不太适合继续深入讨论。
于是朱元璋就主动换了话题:
“我洪武三十一年驾崩,也就是我说活了七十一岁,这已经是古稀之年了。
“那你的娘亲呢?孩儿能看到寿数吗?”
朱元璋对自己能活到七十一岁的寿数非常满意。
这几乎是他的亲戚中最长的了,在所有的皇帝中也是名列前茅。
自己作为开国皇帝,四十岁登基,又当了三十年皇帝,超过大部分收成之君了。
自己的寿数清楚了,自己儿子们的命运,也基本清楚了。
朱元璋比较关心的问题就只剩下了最后一个,也就是自己结发妻的命运了。
朱五却不想回答这个问题,表情也明显变得稍微有点踌躇。
朱元璋和马秀英夫妻两个,把朱五的表情看在眼里,心中顿时就暗叫不好。
马秀英怀着忐忑的心态主动安慰儿子:
“孩儿不用伤心,若是你娘不寿,也莫在意,现在说出来,让娘也有个准备。”
朱五慢慢的说出了历史上马皇后最后的历史:
“洪武十五年,大哥的长子,也就是爹娘的长孙朱雄英夭折,其年方只有八岁。
“娘亲因忧伤过重而伤身,三个月后染病去世,谥号孝慈高皇后。”
马秀英听罢长长的叹了口气,他能接受自己的死。
洪武十五年的时候,自己应该已经五十岁了,不算长寿,但也不算短寿。
几个大儿子死在自己后面,四十岁上下虽然不可能算是长寿,但在这个时代也不算夭折。
而且他们还都留下了子嗣,特别是眼前这个小儿子,堪称子女众多。
孩童夭折,也是很常见的事情,不能算是意外。
而且之前朱五就已经说过了,马秀英其实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马秀英只是有些神伤,朱元璋却却有些激动:
“你娘在洪武十五年便离我而去了?那之后我怎么能再活十六年的?
“我的孩儿,人的这些命数,以后会发生的事情,应该能改吧?
“陈友谅原本不当今年覆灭吧?但是我按照孩儿的提醒做准备,现在已经把他抓回来了。
“那如果不让你娘亲那么伤心,他能否更加长命呢?
“你大哥的长子,若是从小专门照看的话,有没有可能长大成人呢?
“你大哥因为被我管教的太严,神形虚耗导致身体虚弱,那我以后就不管他那么严了。
“他去西安巡视,回来感染风寒,那就不让他去西安,注意不要感染风寒。
“这样小心照看的话,能不能让他的寿命更加悠长一些呢?
“然后,我若不让老大娶那吕本之女,未来也就没有朱允炆这个孩子了吧?
“还有老二,如果从小带在身边严加管教,不让他在地方作恶,应该就不会被害了吧?
“至于老三……他到底怎么会暴卒呢?这具体怎么回事?
“对了孩儿,你大哥的长子,你的大侄子,具体是怎么夭折的?是天花痘疮吗?
“你三哥又是为什么会暴卒?你能看到吗?”
朱五有些茫然的解释说:
“我所能看到的事情中,陈友谅应该在明年卒于鄱阳湖中。
“湖广和江西之地,父亲后年才能全有。
“现在如何,我看不到。
“大侄儿雄英具体如何夭折,三哥具体如何暴卒的事情,我同样也看不清楚。
“不让大哥去西安巡视,能不能让他免于早亡,同样看不到。
“不过我倒是知道很多治病救人的法子。
“我现在能看到如何治疗风寒,也能看到如何预防天花痘疮的方法。
“我甚至能看到,如何治疗寒热病,如何预防肺痨。
“我还能看到如何预防晕眩症……
“好像是大侄儿、娘亲、大哥都去世之后,我就开始在王府招人编医书了。
“我的医书在后世流传了好几百年。”
…………………………
朱重八的“重”是辈分字,“重八”并不是两个八的意思,所以不能管他叫朱八八。
否则他的三个亲哥和四个堂哥岂不是要叫朱一一,朱二二,朱三三,朱四四,朱五五,朱六六,朱七七。
朱元璋成年之后,曾经给自己改名为朱元龍。
但他很快就意识到,龍字的左半边跟他自己的命数犯忌。
于是他又把左半边换成了帝,也就成了朱元㡣。
这个㡣与龍同音同意,是朱元璋基于命理专门造的字。
只用作他自己的曾用名,没有其他的用途和意义。
后来可能觉得这个名字似乎也不太好,最终又改成了朱元璋。
朱元璋自己其实颇为迷信,非常喜欢关注命数、风水、占卜那一套东西。
朱元璋还有个会算命的外公,所以从小就知道相关的知识。
不过这也不能怪他,除了新世纪新时代的学生,以前的大部分人都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