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片刻,李星还是觉得局面并不乐观。
雾球虽然让自身,具备骸龙未曾拥有的能力,使其在迎战猎人小队时具备优势。
可在埃尔加德讨伐冥渊龙时,王国所打造的击龙船舰队,就已经能发射舰载击龙枪,进行远距离打击了。
最终将冥渊龙击退地底那根,尾部甚至还加装了类似导弹的助推器。
按照这个科技进度与方向,继续研究下去,天知道人类能研究何种恐怖的武器。
“不过真达到一定程度,让人类有了主宰生态的趋势,禁忌们应该会出手吧...还是别想那么远了,毕竟就这幼体状态,遇到火龙可能都是一劫。”
看着面前七零八落的小盾蟹残块,李星恍然想到了什么。
“对啊,幼年小体型的特性要是利用好了,也是一种迷惑性很强的天然优势,自己于要是骸龙成年体型,那两只小盾蟹估计远远看上一眼,就已经逃离了,至于猎人方面,虽然也会有委托,专门狩猎小盾蟹这种型怪物,可目标并非某个明确个体,大多都是为了生态平衡,抑制某个种群的过度繁殖,这样看的话,谁会坚持留意一只有小盾蟹大小的怪物...”
李星越想越兴奋,直至看到沙地上,闪着幽蓝荧光的发光黏液。
这是骸龙分泌出的粘稠液体,作用是体表黏附怪物骸骨的粘黏剂,长期浸泡下,还有增强骸骨硬度,防止劣化腐坏的效果。
古代林地底湖中,那座完全由怪物骸骨铺设出的巢穴龙之墓地,就是用其黏附出来的,对骸龙可以说至关重要。
“好吧,除非他是生态痕迹十分显眼的骸龙幼体。”
李星屏息提肛,全身进入静止,可黏液还是会像人类出汗那般,少量对外分泌。
而且他察觉进食后,当前分泌量也有了显著提升。
再加上小左黏附蟹钳时,操作比较笨拙,向外呕出浪费了不少,黏液已然遍布周边。
“白天都已经如此明显了,这要是放在晚上...”
想到夜晚周边幽蓝亮光涌动,犹如冥界滩岸的场景。
李星觉得只要被人类观测到,就算不是猎人,按照这里的风气习惯,也肯定会乐意向猎人公会报告的。
“接下来就是赶赴调查,搜索追踪,确认目标,调查员大笔一挥,发布标红的紧急狩猎委托,就算我能击杀第一批,猎人公会也只会提高接取委托标准,让更强力小队参与进行狩猎,直到一支组建多年,配合默契,战力超群顶级四人小队出现在面前,嘴里喊着什么友情,羁绊,守护,接着爆发出超乎常规的战力,把给我杀掉。”
虽然越想越绝望,但李星可不想就这样放弃。
“既然已通过对猎人了解,预判到致死劫难会如何到来,那要做反倒简单了...我要把一切有利因素整合利用起来,活下去!”
口中喰砕牙咬紧,微弱红黑龙属电芒,不受控制的向外溢出。
“对!就是这种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达成目的的感觉...可面对曾经的同类,我真能做到痛下杀手吗?”
李星想到这,眼底泛起的红光,忽然就消散了。
“不,这种心态可不行,局面对我已经很不利了,对人类决不能有任何同情怜悯。”
以残暴性情激发战斗意志,无需顾忌太多,本身也是怪物的一种优势。
但对曾经为人的李星来说,心态上的彻底转变,显然并没有那么容易。
“还是先研究雾球吧,或许将来能搜集到,影响意志的也说不定。”
时间本就紧迫,李星不想耗费在,难以看到明确进展的地方。
小右卷起【横向移动】,进行抛接。
不过被占据孔洞的【小盾蟹的防御架势】,给弹出去了。
这种情况很符合直觉,李星并没有像三选二那样意外。
“一个雾球孔洞,只能装载一个的话...”
李星目光横移,看向正重新尝试黏附蟹钳的小左。
那边触手前端的骸龙首上,同样有着一个骸骨圆环。
不过雾球空洞被一堆骨块拥堵封闭,并未对外打开。
察觉小右将【横向移动】盘卷递送,小左停下黏附,十分配合的以骸龙首迎了过去。
可即便雾球已经被挤压成了扁圆状,也仍旧无法塞入。
“第二个雾球孔洞存在并可见,但貌似需要某种方式将其开启后,才能同时装载两颗雾球。”
一切只能靠自己摸索的李星,眼下对于开孔条件并没有头绪,于是果断选择了雾球替换。
咕叽~咕叽~...
在底部发光黏液的润滑下,李星身体十分顺畅的,左右横移滑动了起来。
“嘿嘿,【横向移动】搭配的极小体型,真是灵活啊...小左怎么又生气了?”
李星一看,原来小左因身躯快速横移,这次不仅蟹钳再次被甩飞,龙首上还被甩了一大坨黏液。
“你继续粘吧,这次我绝对不乱动了。”
李星给出保证。
“可惜啊,要是现在同时能装载两颗雾球就好了,那样战斗就能先以横移回避周旋,危急时还能以防御架势招架攻击,给反击创造机会。”
至于战斗时替换孔内雾球,将单一孔洞作用发挥到最大,李星思考片刻,并没有尝试打算。
因为对目前自己来说,实在太吃操作了。
片刻后,小左那边的蟹钳终于完成了黏附。
触手当即回弯,迫不及待的放在眼前,展示给李星看。
“呃...不错,挺好的。”
李星迟疑片刻,还是进行了称赞。
首次接触龙首黏附,他其实也没有分别优劣的经验。
毕竟游戏中的骸龙,黏附都是斩龙,海龙等大型怪物的骸骨。
然而当下另一侧,就有小右黏附的蟹钳,能够作为参照。
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小左的蟹钳不仅粘歪了,表面还残留了大量发光黏液,原本能够能够开合,带有夹动能力的钳爪,也被黏液糊住了。
小左感知到差距,龙首失落下垂。
“你一直在承受体感伤痛,期间还有人捣乱,能做成这样已经不错了。”
李星给出认可后,小左龙首上扬,找回信心。
通过一系列尝试观察,李星对两颗大脑的擅长倾向,也有了足够了解。
小右更聪慧,喜欢研究怪物素材特性,能以更精细操作,来黏附武装龙首。
小左则更趋近怪物本能,注重方面都集中在觅食,自身安全上。
对负面感受有着更强承受能力,情绪上的起伏也比较剧烈。
另外李星还发现,只要不主动以这两颗大脑为主脑思考,就算更聪慧的小右,也是相对单纯天真的。
“既然各有侧重,那就应该把自身优势充分利用起来。”
李星念头一动,两条龙首在身前交汇。
小左骸龙首低头不动,小右抬到上方,趁着发光黏液还没完全固化,帮忙修整起了歪斜的蟹钳。
李星自己也没闲着,口腕拖起下巴,歪头琢磨起了雾球能力,是否还有能够拓展优化的地方。
“如果要是对雾球能力分类的话,从小盾蟹身上获取到的两颗,都应该算是直接作用于肌体的体术类,在装载激活时多加练习,让身体形成本能般的记忆,就算没有装载雾球,应该也有一定效果。”
在仅有一个装载孔的情况下,李星觉得这个方面,非常值得深入探究一下。
于是在帮助小左摆正蟹钳后,当即便开始了对【横向移动】的演练。
但身躯仅迅速横向滑出一下,李星便停住了。
“是错觉吗,【横向移动】效果怎么增强了?...不对,横移的距离跟力度就是变强了。”
李星刚才一直在尝试,对自己的判断十分确信。
雾球能力还能增幅,这当然是好事,只是原因实在无法理解。
毕竟两次演练尝试之间,李星明明什么都没做。
回想片刻后,他看向小左龙首上的蟹钳,那是自身唯一改变的地方。
“这里的猎人想要变强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刻苦训练锤炼肌体,磨炼武器运用技巧,二就是穿戴怪物素材所打造的护甲与武器,让自身具备相应的能力激发,难道说在雾球的影响下,黏附的怪物素材,像猎人装备也能激发能力?”
李星想到这,当即兴奋起来。
“对骸龙来说,这能力契合度无以轮比,实在太完美了!”
李星发出赞叹。
不过想要验证,总不能把刚黏附的蟹钳拆解。
由于嚼碎蟹壳起来毫无压力,沙地上剩余的细碎残片,也根本无法算为小盾蟹的素材。
好在进食拆解尸体时,对方背负的螺壳,完整保存了下来。
没有嚼碎吃掉的原因,就是要放在背部,增强自身防御的,眼下来用来试验再好不过。
两条龙首探入壳中,呕出大量发光黏液涂抹内壁,接着协力向上托举,将其扣到了身后。
李星以两条口腕触地支撑,抬身向后拱动,塞入进行固定。
“对我来说有点小啊。”
短暂适应后,尝试开始。
噗叽~呲~
李星这次侧身横向一滑,直接滑出了发光黏液覆盖范围。
沙地没有润滑阻力较大,但还是硬滑出了一米多的距离才停下。
“哈哈!真是完美的能力契合啊!”
李星眼见推测验证成功,两条龙首扬起对天,发出一连串兴奋的吼叫。
哒哒~
一串足踏声响起,一只蟹钳夹着腐败死鱼的小盾蟹驻足,开始在前方不远处,对李星展开注视。
“这是回忆里那只,反应迟钝的瘦小盾蟹。”
放在之前,李星还不太能看出,小盾蟹个体之间的差异。
但感受完那些回忆,一眼就能进行辨认。
“虽然同是小盾蟹,但因为个体差异,爆出雾球或许也会不同?”
小盾蟹爆出的三颗雾球,都是记忆里最常运用的能力,李星由此展开推断。
“验证一下吧。”
李星向前探近,小盾蟹愣片刻,开始后撤,只是速度并没有很快。
“嗯?这么淡定的吗,跟回忆有些不太一样啊。”
就李星泛起疑惑时,小盾蟹停在了原地,蟹钳略微上抬,接着向前伸出,口器发出一阵咯咯声响。
“这是盾蟹发现敌人时,给予的警示信号!”
李星当即将注意力,转移到身体周边。
脚掌踩压沙地的轻微陷入声,传入耳中。
“这个足踏频率...是人类!这么快就被发现了吗,绝对不能留下目击活口。”
低阶素材打造的护甲,未必就比小盾蟹壳来得更硬。
小左顺时针预先挥起,李星打算借助身形转动挥甩,直接将对方一击毙命。
步伐在身后忽然停顿,李星察觉距离比预想稍远。
可为求出其不意,一击毙命,已经没时间再斟酌了。
“去死...呃?”
李星转身刚到一半,一道横竖交错的线状网格,便落在了身上。
“落穴陷阱吗...是渔网?”
挥甩龙首被渔网绞缠,李星没有继续发力,小左就此搭落。
他发现跑抛出渔网的人,是位皮肤黝黑的中年男人。
身上别说猎人武器护甲了,仅有的破旧马甲与短裤,也都打满了补丁。
这种装扮的人类,李星在小盾蟹的回忆中见过,就是密林本地的普通渔民。
渔民低头皱眉看了李星一眼,露出疑惑的表情。
似乎骸龙幼体形象,在其看来十分古怪。
但也仅是看了片刻,便转身往回走,拎起放在远处沙地上,一个藤条编织的大蟹笼。
毫不在意的从李星身边走过后,步伐随即放缓,谨慎的朝向小盾蟹探近。
“嗯...这个反应也对,渔民又不是猎人或是调查员,没能力分辨骸龙幼体,反倒是对方足够熟悉的小盾蟹,在积累的认知里,真有可能要了他的命。”
想到这,李星略微安心了一些。
同时小右也开始以龙首裂隙口部的开合,来操控蟹钳剪动渔网。
“局面还在可控范围内,多观察一下吧。”
看到停靠在海岸小渔船上,并没有其他人类。
李星决定对这位首个遇到的人类,先尽量多做一些观测。
小盾蟹那边表现出的警惕,明显比对上李星时高了很多。
可尽管显得十分畏惧,对方仍没有逃离举动。
“奇怪,它为什么不跑呢?”
李星好奇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