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63,天啊!”,藤原美智子看着纸上得出的数字,满脸不可置信地惊呼道,接着她又反复在纸上算了两遍,依然是同样的结果,这才确信自己没有算错。
10763就算重复登记的和二次发售后并没有来购书的占比达到百分之四十,也依然有将近6500本的实销,加上先前的10000本,就是16500本,这还不算未登记人群。
要知道战后新人作家(1.年龄35岁以内 2.未获过主流奖项 3.商业出道3年内)销售记录为19637册,记录保持者为佐藤泰志。
他被誉为日本文坛近年来最具潜力的青年作家,出道作品《只在那里的光辉》一经发布就打破了战后新人作家记录,一举拿下《新潮》新人赏,那年他才25岁。
尽管有人质疑的他的记录是和新潮社深度捆绑下,洗脑式营销造势的情况下取得的,但这种模式并不是个例。
新潮社后续采用这种模式强推的新人作者没有上百也有大几十,但取得如此成功的只有他一人。
更厉害的是他持续高质量产出的能力,此后年年有优秀作品问世,拿奖不断,短短三年,已经是战后日本最畅销的作家之一了。
《斜阳》如果能打破他的记录,那津岛君名动日本文坛就不再遥不可及。
想到这里,藤原美智子立刻抓起笔记本去向柏村谦助汇报。
这时她才发现夜色已经悄悄降临,早已过了下班时间,好在柏村谦助办公室的灯还亮着。
她进门后,柏村谦助正倚在窗边抽烟,他的脸在昏暗中灯光下,显得有几分是落寞。
柏村谦助和田中浩的矛盾在编辑部是公开的秘密,杂志社所有人都以为他是在为自己地位不稳而担忧,实则并不是,他有着自己的秘密。
“柏村总编。”藤原美智子道。
柏村谦助走到桌边,将烟头摁灭在烟灰缸中,开口道:“藤原师妹,《斜阳》加印的事情顺利吗?”
藤原美智子将翻开的笔记递给柏村谦助,“这里是我下午走访各大书店记录的数据,您先看一下。”
柏村谦助看着笔记本上的内容,心中一震,接着他将各项数据快速套入销量数据模型,很快便得出了一个最终模拟销量21000册。
如果模拟结果没有错的话,就是说《斜阳》在毫无宣传的情况下,即将打破战后新人销售记录,这真的可能吗?
柏村谦助在心里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不过尽管心里早已是惊涛骇浪,但向来不喜于色的他脸上依然没有太大表情,只是手指不停叩击着桌面。
每一次叩击都像叩在一旁的藤原美智子心上,让她觉得等待柏村谦助开口的每一秒都十分煎熬。
过了半响,柏村谦助才缓缓抬起头来,说道:“藤原编辑,关于加印册数你有什么看法?”
藤原美智子抬手推了一下镜框,以缓解自己现在的紧张情绪,然后开口道:“按照出版行业常规销售数据模型计算,《斜阳》的最终销量应该在21000-22000册左右。
按行业惯例来说刊印册数要高出模拟数据的百分之五,也就是说总刊印数应该是22000-23000册。
第一次发行已经卖出10000册,昨天制作部按您的要求又临时加印5000册,今天就可以完成,那么现在的缺口就是7000-到8000册。”
“你觉得《斜阳》的销量曲线符合常规吗?如果不符合,那常规数据模型得出的结论是否准确呢,藤原编辑?”柏村谦助对藤原美智子发出了灵魂拷问。
“《斜阳》的销量变化确实是不符合常规的,但《斜阳》一定是我们打破销量下滑魔咒,在行业寒冬中得以续命的唯一机会,甚至是我们打破纯文学体裁被‘五大’垄断局面的唯一解。
而且我相信《斜阳》最终销量一定会比模拟数据更高。”
藤原美智子昨晚一夜未眠,都是在思考这个问题,虽然她不能保证常规模拟数据对《斜阳》有效,但是她相信《斜阳》,相信津岛修治。
听着藤原美智子的话,柏村谦助脸上渐渐显露欣赏之色。
他完全没想到藤原美智子这样一个小小的底层编辑,居然能站在整个出版社,甚至整个行业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藤原编辑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呢?”柏村谦助接着问道。
藤原美智子沉默片刻,说道:“因为《斜阳》的作者津岛修治和我说过一句话。”
“哦,什么话呢?”柏村谦助突然颇为好奇。
“好的作品应该被看到,好的作品一定会被看到。”藤原美智子想到津岛修治说这句话时真诚自信的神情,语气也变得格外真诚。
柏村谦助听到这句话,心中比刚刚得出模拟销量时更为震惊。
是啊,自己年少时的理想不就是想要所有好的作品都能被人看到吗?也是为了这个理想才放弃进入家族董事会,到编辑部做总编的啊!
怎么这些年过去,却在蝇营狗苟中蹉跎了年少时的理想呢!
柏村谦助思绪平静后,他接着问道:“藤原编辑是认为现在直接通知制作部再印7000册吗?”
藤原美智子摇了摇头,说道:“本月的纸张配额,已经只能再加印3000册了,超出部分需要总社报文部省额外申领。”
柏村谦助点了点头,他刚刚是有意提问,见藤原美智子已经提前做好了功课,他很是满意。
接着他说道:“纸张配给的问题你不用担心,我来解决,明天上午配给就会到位,你去通知制作部全员加班,必须在明晚之前配送至东京各大书店。
......
藤原美智子和制作部的负责人中上健次对接好工作后,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哇,真的是忙碌又充实的一天呢,藤原编辑,明天也要加油哦!”藤原美智子一边给自己打气,一边向中央公論新社办公部大楼外走去。
尽管中央公論新社办公部位于东京都核心文教区域,但由于严格宵禁制度,此时街上已经几乎没什么人了,公共巴士也早已过了停运时间。
不过藤原美智子的运气不错,在路边刚等一会,便拦到一辆准备收车的人力三轮,不过150日元的天价车费她着实让她心疼不已。
坐上车后,藤原美智子突然想起今天实在太忙,没来得及把《斜阳》销量大反转的消息告诉津岛修治呢。
想到一个津岛修治新人作家,此时内心一定十分煎熬,藤原美智子心中也很是难过,但眼看就到宵禁时间了,也实在来不及了,也只能明天一早再告诉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