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浑身湿透地坐在修复室地板上,像是刚被人从水里捞出来。手中的竹简散发着淡淡的霉味,胸口那个玉印形状的印记隐隐发烫。
手机屏幕还亮着,玄姬的照片在昏暗的修复室里泛着冷光。我颤抖着手指滑动屏幕,照片却突然恢复正常,变回了我去年在西安出差时拍的兵马俑。
“见鬼...“
我撑着工作台站起来,双腿发软得厉害。汉代青铜镜安静地躺在工作台上,镜面完好无损,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是幻觉。但当我凑近观察时,镜缘的蟠螭纹上确实沾着一丝新鲜的血迹——我的血。
更诡异的是,墙上的时钟显示现在是下午3点17分——正是我手指被划破的时间。我清楚地记得在镜中世界至少待了两小时,但现实时间似乎静止了。
“沈老师?你还好吗?“
突如其来的声音吓得我几乎跳起来。修复室门口站着林媛,她手里端着两杯咖啡,眉头微蹙。作为馆里最年轻的考古研究员,她总是找借口来修复室“学习“,但我此刻实在没心思应付她。
“没事,只是...有点累。“我下意识把竹简塞进抽屉,用身体挡住工作台上的青铜镜。
林媛走进来,把咖啡放在空处。她今天穿了件高领毛衣,遮住了修长的脖颈。“你脸色很差,“她递给我一杯咖啡,“要不要去医务室?“
咖啡的香气让我稍微镇定下来。我接过杯子时,注意到她右手腕内侧露出一角青色纹路。当我想要细看时,她迅速拉了下袖子遮住。
“这是什么?“我指着她的手腕。
林媛的笑容僵了一瞬:“胎记而已。“她突然凑近我,“倒是你,衣服怎么湿了?还有...“她的鼻翼微微翕动,“你身上有股奇怪的味道。“
我低头闻了闻,确实闻到一丝若有若无的腥气,像是陈年的铜锈混合着某种草药的味道——和玄镜观里的气味一模一样。
“可能是新用的清洗剂。“我勉强扯出个笑容,余光瞥见青铜镜边缘的纹路似乎蠕动了一下。我猛地转头,纹路又恢复了正常。
林媛顺着我的视线看向青铜镜:“这就是新出土的那面汉镜?听说保存状况很特殊?“
“嗯,氧化层下有罕见的鎏金工艺。“我随口应付,心跳却越来越快。青铜镜在灯光下泛着诡异的色泽,那些蟠螭纹仿佛有生命般微微起伏。
林媛伸手想触碰镜面,我几乎是本能地抓住她的手腕:“别碰!“
她惊讶地看着我。我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赶紧松开手:“抱歉,这面镜子...还没做稳定处理,直接接触会有损伤。“
林媛揉着手腕,眼神变得探究起来:“沈老师今天真的很奇怪呢。“她突然压低声音,“是不是在镜子上发现了什么...特别的东西?“
我后背一凉。她的语气太过意味深长,漆黑的瞳孔在灯光下竟显得有些妖异。
就在这时,修复室的灯突然闪烁起来,伴随着电流的滋滋声。林媛的脸在明灭的光线中忽隐忽现,有那么一瞬间,我似乎看到她嘴角咧开到一个不自然的弧度。
“电路又出问题了。“她叹了口气,表情恢复正常,“馆里老化的线路该换了。“
灯光稳定下来,但我注意到青铜镜的倒影里,林媛的身影模糊不清,像是笼罩在一团雾气中。而更可怕的是,镜中的“她“正缓缓转头,对我露出一个绝不属于人类的狞笑。
我强忍着没有惊叫出声。林媛似乎没注意到镜子的异常,她看了眼手表:“啊,我得去开会了。沈老师记得喝咖啡。“她转身离开,高跟鞋在走廊上敲出清脆的声响。
直到脚步声完全消失,我才敢大口呼吸。我抓起抹布盖住青铜镜,手抖得几乎拿不稳东西。
抽屉里的竹简突然发出一声轻响。我小心翼翼地打开抽屉,发现竹简表面浮现出几行金色的文字——这些文字我从未见过,却能莫名读懂其中含义:
“镜分两界,血为钥,魂为引。守镜人当以印镇之,以咒缚之,以血...“
文字到这里中断了。我尝试用手指触碰竹简,指尖刚接触到表面,那些金字就化作流光钻入我的皮肤。一阵刺痛顺着手指蔓延至全身,最后汇聚在胸口的印记处。
“啊!“我痛呼一声,撞倒了身后的工具架。钳子、镊子叮叮当当散落一地,其中一把手术刀划过我的手背,鲜血顿时涌出。
血珠滴落在竹简上,更多的金字浮现出来。这次是一段警告:
“彼已觉汝,勿信镜外之人,勿饮他人之水,勿言镜中之秘。日落闭户,燃青灯以待。“
我盯着这段文字,寒意从脚底直窜上天灵盖。“勿信镜外之人“——难道林媛...
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保安室的号码。我深吸一口气接通:“喂?“
“沈老师,您还在修复室啊?“老张的声音带着浓重的口音,“监控室看到您那屋灯一闪一闪的,需要我上去看看吗?“
“不用了,只是电压不稳。“我随口应付,突然想到什么,“对了老张,能帮我调一下今天下午修复室门口的监控吗?我想确认一下有没有人进来过。“
“现在就能看啊,我就在监控室。您等着...“电话那头传来键盘敲击声,然后是老张困惑的声音,“咦?奇怪了...“
“怎么了?“
“下午3点到现在的监控...全是雪花屏。但其他摄像头都好好的。“老张的声音变得紧张,“沈老师,您说会不会是...“
我知道他想说什么。博物馆老员工间流传着各种灵异故事,说某些文物“不喜欢被拍照“。
“可能是线路问题。“我勉强安慰他,眼睛却死死盯着被抹布盖住的青铜镜,“老张,今晚我加班,麻烦你十点再来巡一次楼。“
挂断电话,我掀开抹布一角。青铜镜在昏暗的光线中泛着冷光,镜面异常清澈,能清晰映出我苍白的脸。但当我凑近时,镜中的“我“却没有同步动作,而是直勾勾地盯着现实中的我,嘴角慢慢上扬...
“砰!“我猛地将镜子扣在桌面上,心脏狂跳不止。现在才下午4点半,距离日落还有三个小时。我急需弄清楚竹简上的警告是什么意思,而馆里最适合查资料的地方是——
“古籍文献室...“
我小心地把竹简和青铜镜锁进保险柜,顺手抓起林媛留下的咖啡闻了闻。除了咖啡香,似乎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苦涩味道。我把它倒进水池,冲洗干净杯子。
走廊上空无一人。博物馆已经闭馆,只剩下值班人员和少数加班的同事。古籍文献室在二楼东侧,需要穿过整个青铜器展区。
当我经过商周青铜器展柜时,头顶的灯突然闪烁了一下。我下意识看向最近的展柜——一面西周晚期的青铜盾牌,表面布满了绿锈。在灯光明灭的瞬间,我分明看到盾牌上的纹路组成了一个狰狞的面孔,正对我龇牙咧嘴。
“幻觉,都是幻觉...“我加快脚步,却听到身后传来细微的刮擦声,像是金属指甲在玻璃上滑动。
我不敢回头,几乎是小跑着来到文献室门口。刷卡时,我的手抖得差点掉下门卡。
文献室里安静得可怕。我直奔地方志和金石类书架,寻找任何与“玄镜““守镜人“有关的记载。两个小时后,我瘫坐在椅子上,面前堆满了《汉唐异闻录》《三辅黄图校注》等古籍,却一无所获。
窗外,夕阳已经西沉。我看了眼手表——6点43分,天应该还没全黑,但窗外却已漆黑如墨。文献室的灯光突然变得惨白,书架在地板上投下扭曲的影子。
我决定放弃搜索,刚站起身,最角落的书架突然传来“啪“的一声,像是有什么东西掉在了地上。
那是一本没有封皮的线装书,翻开的那页上赫然画着一面青铜镜,镜缘的蟠螭纹与我修复的那面几乎一模一样。插图旁的文字记载:
“元狩六年,方士沈清制玄镜以观天机。后有人私以童男女血祭,镜灵蒙污,滋生魍魉。清遂以身为镇,封镜于终南...“
文字在这里被污渍遮盖。我急切地翻到下一页,却发现后面的书页全部被撕掉了。封底只有一行潦草的朱砂小字:
“镜蚀已始,唯沈氏血脉可持印镇之。然每镇一次,必以生机为偿。“
我的手机突然疯狂震动起来,屏幕上闪烁着“未知号码“。接通后,听筒里只有粗重的喘息声,接着是断断续续的句子:
“别看...镜子...它们在...玻璃里...“
声音突然变成尖锐的啸叫,我不得不把手机拿远。啸叫声中,我隐约分辨出一个词:“...背后...“
我猛地转身,看到文献室的门玻璃上贴着一张惨白的脸——那是老张的脸,但他的眼睛只剩下两个黑洞,嘴角咧到耳根,正用指甲刮擦着玻璃。
“沈老师...“他的声音直接从门缝里渗进来,与电话里的啸叫重叠,“开门啊...我来巡楼了...“
我踉跄着后退,撞翻了椅子。老张的脸在玻璃上扭曲变形,像融化的蜡。更可怕的是,四周展柜的玻璃上开始浮现出更多面孔,它们蠕动着,试图挣脱玻璃的束缚。
竹简的警告在我脑海中炸响:“日落闭户,燃青灯以待!“
文献室没有青灯,但角落的应急箱里有荧光棒。我跌跌撞撞地冲过去,掰亮两根绿色荧光棒。诡异的绿光充斥房间的瞬间,玻璃上的面孔同时发出无声的尖叫,像被烫到一般缩了回去。
老张的脸是最后一个消失的。在完全隐入黑暗前,他的嘴巴开合了几下,我读出了那个口型:
“小心...林...“
荧光棒的绿光中,我瘫坐在地上,冷汗浸透了衬衫。手机又响了,这次是短信提示音。我颤抖着点开,发现是监控系统的移动提醒:
【提示:修复室动态检测触发时间:19:03】
附带的视频缩略图上,可以看到修复室的保险柜被打开了,一个模糊的人影正站在柜前。
我放大图片,寒意瞬间冻结了血液——那个人影穿着和林媛今天一模一样的衣服,而她的手中,正拿着那面汉代青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