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太医院里,烛火通明。
虽说已经夜深,到了该休息的时候。
但仍然有不少太医还未曾躺下。
他们都是身负修为的人,精力充沛,自是不必与凡人一样,遵循正常的作息。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真正的缘由是,太医院不单单只是看病,还负责采药和炼丹等等事宜。
一股浓郁的药香自太医院内袅袅升起,弥漫四周,蕴生出勃勃生机。
后院中,一个庞大的炼丹室,两位太医站在一只丹炉前。
“李兄,你这炉丹药,哪怕是返虚合道境的修行者服用,都能凭空增加百年修为!”
炼丹室内,那个白须长者正看着眼前的八卦炉,连声赞叹。
而被他夸赞的那个李兄,是个蜡黄脸,略微干瘦,看着颇为平凡。
唯独是那双眼睛,炯炯有神,仿佛蕴生有神异。
闻言,他脸上不仅流露出一丝得意之色,看着白须老者,笑道:“那是自然,这炉药可是耗费了我积攒下来的不少灵材,再加上我从太医院的库房中取出的两种灵根,这才最终得成!”
“这要是没点效果,我都不答应!”
听到这话,白须老者却是突然叹息一声,道:“李兄倒是好运道,在这关键时刻,炼出了这么一炉宝丹!”
“倒是我可就惨了!”
“如今,始皇帝也死了,咱们的太平日子,怕也是到此为止了!”
“真不知道,陛下怎么会死呢?”
白须老者眉头紧锁,眼中有着浓浓的不解。
闻言,那被称为李兄的太医,也是顿了下,奇怪道:“这也是我的疑惑,陛下何等神武,怎么会突然驾崩?”
“谁说不是……”
两人一边说话,一边熬炼丹药。
忽然,丹房外传来了一阵急促的呼喊声
“李太医!”
“李太医!”
那被称为李兄的太医闻言,回头看了一眼,十分不耐。
“不是说了我要炼丹,天大的事也不能打扰吗!?”
“不……是太子殿下的诏令!”门口的人连忙回道。
“什么!太子殿下?”
丹房中,两人皆是惊了一下。
“老洪,你给我看好这炉丹药,千万不能出问题,我去去就来!”
李太医一听是太子的诏令,不敢怠慢,匆匆交代几句,推门疾步而出。
此时,太医院的正堂中,少阳宫的宫监已经等候多时。
“下官见过大监!”李太医上前见礼。
“李太医客气,请接旨吧!”宫监起身。
闻言,李太医和其他人神色一正。
“监国太子诏令:自我仙秦开国以来,以民为本,以民为重,先皇曾言,君轻而民贵。”
“今令太医院上下,发扬此精神!”
“孤听闻,咸阳城周遭村落,常有病弱妇孺和老者,无有得到救治,孤痛心疾首!”
“特诏令,太医院每月必须派出几名太医,前往周遭村落,为村中百姓义诊,护佑我仙秦百姓子民。”
“钦此!”
那少阳宫的宫监念完诏令,走上前来。
在场众人闻言,纷纷起身,恭敬的接过诏令,但面上却露出疑惑之色。
这看起来是太子殿下体恤百姓,故而叫他们太医院固定一个日子,为咸阳城周遭村落百姓造福。
这倒并非是什么首例。
早在很久之前,赢少阳就曾在朝会上提过,当时始皇帝还在世。
但因为朝中文武,大多并不重视百姓,因此这件事就被不了了之的搁置了下来。
没想到,赢少阳现在又旧事重提。
而且,这一次不会再有人跳出来,阻拦赢少阳了。
“臣等领命!”
李太医应了一声。
宫监点了点头,回去复命。
等人走后,李太医有些无奈的笑了笑。
“多事之秋,太子殿下还叫我等去城外为那些百姓诊治,这到底是要干什么?”一名太医面带不解。
“太子殿下心系百姓,一颗仁心天日可见!”另一名太医对嬴少阳此举却是十分赞同。
“既然太子有令,便按照殿下所吩咐的前去办吧。”
“孙太医、刘太医,你们安排人前去通知今日在家休息的,叫他们明日辰时前来点卯。”
李太医倒是没想太多,目光沉稳地扫视了一圈众人,语气坚定地下达了命令。
“诺!”
……
与此同时,李信开始暗中联络那些不得意的军官。
其中,有不少是当年与他征战楚国的军官。
当年征伐楚国,虽然兵士全军覆没,但将官还是各自有神通法宝,逃了性命。
这些人因为曾经的兵败经历,平时都不被重视。
而李信也因为被边缘化,少与他们来往。
因此,李信这边开始活跃,立刻就引起了不少人注意。
……
通武侯府,王铭坐在正堂,正品茗着茶水。
王贲去了军营,夜深了还不曾回来。
而王铭和嬴少阳商谈过后,心中略有不安,一直在通武侯等待王贲回来,好与他商议一下。
“铭儿,你还没休息?”
就在这时,王贲回来,看到王铭坐在正堂,顿时有些意外,上前问道。
“叔父!”王铭立刻起身。
“坐吧!”
王贲抬手往下压了一下:“太子殿下叫你去说了什么?”
“叔父,太子殿下开始与我说了与丽阳公主婚事推迟的事情。”
“婚事?只是为了此事吗?”王贲有些意外。
这种事情安排一个人通报一声就可以,何必亲自召见。
“还有一些……有关于我仙秦军制的事!”
王铭犹豫了一下,还是将和嬴少阳所说的事情讲了出来。
王贲听完之后十分意外:“没想到太子殿下竟有如此气魄,不愧是先帝在世之时最为重视的公子!”
王贲喝了声彩,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有如此远见和气魄的继任之君,仙秦必然不会衰落!
虽然,或许难以再现先帝傲视三界之威,却也足以保仙秦不衰。
真是天佑仙秦!
“是啊,殿下气度非凡。”
“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太子殿下,没想到他是如此平易近人,着实叫我意外。”
回想起和嬴少阳见面时的场景,王铭还有些难以置信。
身居高位,却如此平易近人。
而且,言谈举止,更是让人心中舒畅,真不愧是仙秦储君!
“以后太子殿下若再传召于你,你不必通报于我。”
王贲见到侄子如此敬服嬴少阳,也不意外,又交代一句。
“是,叔父!”王铭忙应了。
两人正交谈之际,管家忽然从外边走了进来。
“侯爷!”
“何事?”王贲目光投去。
“侯爷,刚才有人来报说,陇西侯李信进了咸阳,拜见了不少曾经的故旧属下。”管家急忙禀报。
“李信?”
“他不是在骊山多年未出吗?”
王贲站起身来,面上有一丝疑惑。
当年,李信曾夸下海口,认为自己仅需二十万大军便能攻灭楚国。
结果,却因轻敌和战略冒进,导致大败而归。
最终葬送三十万大军,咸阳上下一片缟素。
若非秦始皇力排众议,保留其性命,并派遣他攻破燕国,立下赫赫战功,李信怎能获得封侯之荣。
只是,封侯以后,李信就被闲置在骊山,多年不曾离开。
怎么会在这个敏感时间,竟然开始频频动作?
“今日下午,陇西侯出骊山,拜见许多曾经的故旧。”管家继续汇报。
“嗯……你先退下。”
王贲面色一肃,摆了摆手。
“诺。”
管家应了一声,退了出去。
“叔父,陇西侯与我王家多有些嫌隙,他这举动不可不防。”王铭提醒一句。
当年李信全军覆没之后,始皇帝亲自登临王家之门,请王翦出兵。
之后,王翦带了六十万大军攻伐楚国,扫荡犁庭,立下不世功勋。
然而,在李信的眼中,王翦等于是踩着他的尸骨上位,摘了他的果子。
二人也因此生出了嫌隙。
“你的担心不无道理。”
“陛下驾崩,风雨飘摇之际,李信暗中搞这些小动作,确实不可不防!”
“但他到底所图为何呢?”王贲有些不解。
“此人恐怕也是想为自己谋划一二!”
“如今,陛下驾崩,太子殿下监国,对于他这先帝朝就已经边缘化的大将肯定不会重用!”
“他应该也要为自己求个出路。”王铭解释了一番,立刻让王贲眼前一亮。
“你说得有道理。”王贲点了点头。
他走到院中,看着天上明月,叹了一声:“陛下一死,这个庞大的帝国,也开始暗流涌动了!”
王铭只在旁边站着,没有开口,默然无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