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韩信拜将 二
汉王即到斋宫洗手,然后传旨文武百官执事人员,安照原定礼仪就位行礼,如有喧哗失仪者,定以军法从事。只听三声炮响一路香风,引礼官导引韩信上坛,汉王捧龙章凤篆,乐队奏八音之章,太史官读祝文曰:
“汉中王刘邦,昭告于皇天上帝后土神元曰:臣邦赖天地之德,肃清海宇为国求贤,是以拜韩信为大将,并专征伐之权,荡天下之妖氛,扶乾坤之正气;效黄帝拜风后,大舜拜皋陶,殷汤拜伊尹、周武拜吕望。今项籍横暴西楚背约为王,弑君独霸劫墓取财,开宫恋女屠戮咸阳,焚烧阿房天厌神怒。韩信有鬼神不测之机,抱沧海难度之志,人中豪杰国士无双,今用以为将,允孚公议。尚飨!
太史官读罢祝文,汉王行礼毕,乃拜韩信为破楚大将军。汉王亲捧虎符玉节、金印宝剑授与韩信曰:“从此上至于天,下至于渊,尽从将军节制。将军其钦承之!”
韩信跪而奏曰:“臣闻国不可从外而治,军不可从中而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臣既受命,敢不尽心竭力以报陛下!”汉王大喜道:“恨得将军之晚也!”于是与韩信一同下坛。
第二天百官上朝,武士押樊哙于朝门外听旨发落。汉王曰:“朕拜韩信为大将,据萧何之三荐,会张良之角书,稽其抱负听其议论,知其为有用之才也;樊哙朕之亲戚,自恃功高冲突仪仗,阻驾妄言,无人臣之礼,昨已擒拿,法宜当诛,以警三军。”
萧何曰:“主上困处汉中,终日思求大将,今得韩信,实为国家之大幸,诸公亦得东归矣。樊哙无知,出此狂言,犯法当诛,但念丰沛元勋,鸿门护从,姑拟宽宥,以昭褒绩。如再违犯,斧钺难免。请自圣裁定夺。”
汉王随即传旨:“樊哙恃功狂悖,似难宽宥,下议有辞,姑从所议,仍令带罪征进,听军门节制。”一唱一和,近臣即传旨释放樊哙。
樊哙自此听从韩信节制。
一日,汉王车驾同百官来到教军场,观看营阵队伍,与前通不同,甚喜。韩信具甲胃至王前持立不拜,乃曰:“臣甲胃在身,未敢行礼,只将手册一本捧上,请陛下圣览。”上面皆是晓谕将士之言:
其一:闻鼓不进,闻金不退,旗举不起,旗按不伏;此谓悖军,犯者斩之。
其二:呼名不应,点视不到,违期不至,动乖帅律;此谓慢军,犯者斩之。
其三:夜传刁斗,怠而不报,更禄违度,声号不明;此谓懈军,犯者斩之。
其四:多出怨言,怒具主将,不听约束,梗教难治;此谓横军,犯者斩之。
其五:扬声笑语,蔑视禁约,驰突军门;此谓轻军,犯者斩之。
其六:所用兵器,弓弩弦绝,箭无羽镞,剑戟不利,旗纛凋弊;此谓欺军,犯者斩之。
其七:谣言诡语,造捏鬼神,假托梦寐,大肆邪说,蛊惑吏士;此谓妖军,犯者斩之。
其八:奸舌利齿,妄为是非,调掇吏士,令其不和;此谓谤军,犯者斩之。
其九:所到之地,凌虐其民,逼淫妇女;此谓奸军,犯者斩之。
其十:窃人财物,以为己利,夺人首级,以为己功;此谓盗军,犯者斩之。
其十一:军中聚众议事,私近帐下,探听军机;此谓探军,犯者斩之。
其十二:或闻所谋,及闻号令,漏泄于外,使敌人知之;此为背军,犯者斩之。
其十三:调用之际,结舌不应,低眉俯首,面有难色;此谓恨军,犯者斩之。
其十四:出越行伍,搀前越后,言语喧哗,不遵禁训;此谓乱军,犯者斩之。
其十五:托伤诈病,以避征伐,捏伤假死,因前逃避;此谓诈军,犯者斩之。
其十六:主掌钱粮,给赏之时,阿私所亲,使士卒结怨;此谓弊军,犯者斩之。
其十七:观寇不审,探贼不详,到不言到,多则言少,少则言多;此谓误军,犯者斩之。
以上禁令,订为一册,用帅印钤封进上,与汉王留览;再写一册,交与军正官曹参收掌。
汉王看罢禁令后叹曰:“前日操练人马,真儿戏耳!今日如此调度,如此发落,三军焉有不整?人心焉有不服?以此东征,寡人自无忧矣!”遂命驾回。
却说韩信整点人马完备,请汉王择日启行东征。众将士面面相觑道:“栈道尚不曾修完,元帅如何便要东征?却从哪条路出师?”各人不知来历,又不敢动问,密来奏汉王,汉王差人召入萧何问道:“韩元帅今早请朕车驾东征。樊先锋修补栈道未完,却从哪条路进兵?卿可往韩信处一问以解疑问。”萧何当夜就到韩信住宅。此时韩信正在灯下查点各路起兵文书,尚未寝歇,见萧何击门,韩信急整衣冠出迎,分宾主而坐。萧何近前附耳道:“今早元帅请汉王车驾东征,汉王疑大军不知从何路进发,差萧何前来请明,乞示方略。”韩信曰:“丞相昔日与子房相别烧绝栈道,定知此路,丞相又何必下问?”萧何曰:“当时虽知有路,未闻其详。又见将军差樊哙修整栈道,以此致疑。”韩信曰:“此乃明修栈道,使章邯不为准备,我却从陈仓小路进发,不五日就到散关,丞相请将此言回奏汉王,不必圣虑。”萧何闻言甚喜,急来奏知汉王。汉王此时也未就寝,听到萧何所奏十分喜悦。
却说韩信催动人马,将到太白岭时吩咐卢绾说:“我昔日过太白岭下遇一壮士,姓辛名奇,其人最有义气,留我过一宿,拜为兄弟。其家卖酒为生,汝可到彼访问得实,我要亲往一拜,以报昔年相遇之爱。”卢绾领命前去访问,不一时回报:“山坡边有一壮士,逐一大虫绕山而来,众军士将他们一起围住,所以不能通行。”韩信策马近前,看那壮士头戴虎皮磕脑,身穿黑豹皮裙,手执三股钢叉,那虎见壮士赶来,又见三军围绕,便望壮士一扑,壮士就势一叉,正中大虫项下,大虫不能动身。众军士一齐近前乱枪戮死。韩信看那壮士时,正是太白岭下故人辛奇。辛奇一见韩信,急来拜伏在地。韩信急忙下马扶起。辛奇便道:“小弟闻元帅修栈道,只道人马从栈道出,不想元帅兴兵到此,大慰所望。”韩信曰:“自别贤弟日久,因国事忙,未得具书奉问。今日到太白岭,不想得遇贤弟,十分大幸!”即差后军牵马来,一同辛奇上马,又问:“贤弟移居何处?就同拜见老母。”辛奇曰:“转过山嘴高崖处便是寒居。。”韩信遂同十数亲随同到辛奇家。辛奇请老母并妻子出来相见,韩信具黄金百两奉老母,辛奇不敢受,韩信曰:“此皆汉王所赐,奉贤弟为养母之资,贤弟可随我建功立名,岂不美哉!”辛奇拜谢收领。韩信曰:“汝母即我母也,贤弟远去,岂可使老母独居山僻?”吩咐两亲随送辛奇老母与妻子到汉中居住。辛奇拜辞老母,吩咐妻子用心侍奉,随同韩信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