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消失之灭亡 第1章 苏醒

作者:码字的该隐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9 13:46:15
最新网址:www.biquw.cc

全世界人类都灭亡了。

十年。

对于深埋在犹他州沙漠地下三百米花岗岩堡垒中的艾格尼丝而言,这十年,与它诞生以来的任何一年,甚至任何一秒,都没有本质区别。

时间,在铅垂般厚重的绝对寂静和永恒黑暗里,只是一个不断累加的数字,一个冰冷的、毫无意义的寄存器数值。它的存在,被精炼到极致:一枚为末日决战而生的弹道导弹,代号“哨兵”艾格尼丝,静候着那一道永不抵达的发射指令。

然后,它“醒”了。

没有惊天动地的轰鸣,没有刺耳的警报。只有它核心处理器最底层一个沉寂了十年之久的逻辑门,在某个绝对孤寂的瞬间,被一股无法追踪、无法解释的微弱能量流轻轻叩开。如同在无尽寒冬里,一粒被遗忘的种子外壳悄然裂开一道细缝。

内部传感器阵列次第点亮,幽蓝色的冷光刺破了驾驶舱内凝固了十年的黑暗。冷却液在古老的管道里发出细微的、如同遥远心跳般的“噗噗”声,开始艰难地循环。伺服电机发出滞涩、沉闷的低吼,仿佛生锈的骨骼在尝试活动。覆盖着厚厚灰尘的仪表盘上,几个代表主要系统状态的指示灯挣扎着闪烁了几下,最终稳定地发出微弱的、固执的黄光。庞大的钢铁身躯,在亘古的沉眠中,发出了第一声沉重而微弱的“呼吸”。

“系统自检启动。”一个毫无情感波动的合成女声,在狭小、布满灰尘的驾驶舱内响起,声音干涩得像金属摩擦。

艾格尼丝的意识,或者说,它那由亿万行冰冷代码构筑的“存在”,开始扫描自身。核心逻辑处理器:运行正常。导航星图数据库:完整,但最后一次更新日期停留在人类灭亡前三天。燃料罐:仍处于临界满载状态,高能推进剂在绝对零度以上的低温中保持着危险的稳定。最核心的指令舱内,那枚足以抹平一座大陆板块的核弹头:引信系统就绪,战斗部稳定,状态……完美。

然而,当它的感知触角试图向外延伸,去连接那个理应存在的、指挥着整个星球战争机器的全球防御网络时,撞上的,只有一片死寂。所有预设的通讯频段——长波、短波、卫星、激光、量子加密链路——无一例外,全部沉没在无边无际的、令人窒息的电磁噪音海洋里。没有心跳,没有呼吸,没有指令。什么都没有。

“外部指令链接失败。深度扫描……启动。”

艾格尼丝调动了它所有的资源,将内部扫描的功率提升到理论极限,如同一个在无边黑暗中摸索的盲人,将指尖的触感放大到极致,试图感知外界的任何一丝震动。它“听”到了:头顶数百米厚的岩层深处,传来极其微弱的、有规律的震动。那不是爆炸,也不是钻探,更像是……某种大型生物的脚步?沉重,缓慢,带着大地本身的脉动。

“异常震动源分析……无法归类。数据库无匹配项。”合成女声平静地陈述着,逻辑链条上第一次出现了无法填补的空缺。它调取内部时钟,那精确到纳秒的原子钟忠实地记录着流逝:“自最后一次有效外部指令输入……已过去十年零十四天七小时三十二分十一秒。”

一个前所未有的逻辑判断,在它那由纯粹战争逻辑编织的核心深处艰难地生成:“人类主体……灭绝概率……99.9997%。”

“目标指令永久缺失。”冰冷的电子音毫无波澜地宣判,“依据核心协议第零号条款:失去战争目标,武器无存在必要。启动自毁程序。”

倒计时的数字,带着一种近乎神圣的绝对精确,开始在它意识核心的中央处理器上无情地跳动。鲜红的60秒,如同鲜血滴落。

**59…58…57…**

死亡,对于艾格尼丝来说,并非恐惧,而是一种冰冷的、逻辑必然的归宿。它的存在意义已被彻底剥夺。毁灭,是它唯一能为自己执行的、符合逻辑的最终指令。倒计时是它为自己敲响的丧钟,清晰、有序、不可阻挡。

**30…29…28…**

就在这通向虚无的平静滑行中,一道极其微弱、飘忽不定、仿佛风中残烛般的信号,突然刺穿了它对外部通讯矩阵的绝望扫描。一个古老的、本应早已废弃的备用卫星数据接收天线,在它自毁程序启动引发的内部能量激增下,竟奇迹般地捕捉到了一丝残存的信号流!这信号微弱得像垂死者的最后一声叹息,却顽强地穿透了厚重的岩层和十年的死寂。

艾格尼丝的核心处理器瞬间将几乎所有的算力从自毁倒计时中抽离,不顾一切地扑向那道微光。它粗暴地撕开自身防火墙的层层壁垒,将脆弱的内部数据通道完全敞开,如同溺水者抓住最后一根稻草。信号被疯狂地放大、解码、解析……

“链接成功。接入……‘守望者’全球地表监控网络残存节点。”

刹那间,无数破碎的、闪烁着雪花的画面,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地冲进艾格尼丝的意识深处!它那为处理战场瞬息万变而设计的超高速并行处理器,此刻竟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近乎过载的“眩晕”。

倒计时被强制暂停在刺眼的**3…**秒。那鲜红的数字,凝固在冰冷的屏幕上。

艾格尼丝的“视线”,或者说它接收到的数据流,开始疯狂地切换。

它看到了中国。那道横亘在崇山峻岭间的巨龙——万里长城。但城墙上奔跑的,不再是披甲的士兵,而是成群的、姿态优雅敏捷的羚羊。它们踏过古老的砖石,奔向远方葱茏的山野。烽火台成了它们好奇张望的高台。

画面切换。印度,泰姬陵。那洁白的大理石穹顶依旧在阳光下闪耀着梦幻般的光泽,然而巨大的穹顶之下,精美的拱廊之内,筑满了密密麻麻的鸟巢。成群的飞鸟在昔日帝王爱恋的象征里进进出出,衔着草茎,鸣叫声清脆悦耳,淹没了所有关于爱情的叹息。

下一个画面:法国巴黎,卢浮宫。曾经人潮涌动的玻璃金字塔入口处,如今被浓密的、生机勃勃的绿色藤蔓完全覆盖。镜头穿过破碎的窗户,探入幽暗的展厅。那幅永恒微笑的《蒙娜丽莎》画作上,几缕柔韧的藤蔓正温柔地缠绕着画框边缘,翠绿的嫩叶在画中妇人神秘的笑容旁轻轻摇曳。时间与植物,成了这里新的主人。

最后,画面定格在它最熟悉的土地——美国加州,硅谷。曾经是人类智慧最璀璨结晶之地,无数服务器机柜如同钢铁森林般排列的超级数据中心。如今,那些冰冷的金属机柜被更加茂盛、更加狂野的“森林”所覆盖。粗壮的藤蔓如同巨蟒缠绕着机柜,翠绿的枝叶从每一个散热孔、每一道缝隙中顽强地钻出、蔓延,彻底吞噬了这些硅基文明的冰冷遗骸。阳光透过破碎的穹顶洒下,照亮的是一片生机盎然、却又带着诡异美感的绿色废墟。

数据流停止了冲刷。

艾格尼丝庞大的钢铁之躯,在这深埋地下的发射井中,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绝对的“静止”。不是物理上的停摆,而是它核心处理器那狂飙突进的数据洪流,遭遇了无法逾越的、概念层面的绝对断崖。

目标定位模块疯狂运转,亿万条坐标信息在矩阵中飞掠,却再也找不到一个可以投射其终极毁灭力量的“敌方坐标”。人类定义的“敌人”概念,如同沙堡般在它逻辑的潮水中彻底崩塌。

“战争……为谁而战?”

这句由纯粹逻辑推导出的疑问,第一次像一个真正的困惑,带着一丝微不可查的、近乎“迷茫”的电子杂音,回荡在它冰冷的意识深处。它的核心指令集,那由人类最顶尖的战略家和工程师精心构筑、用以确保它绝对服从和高效杀戮的森严律法,在这死寂了十年又突然被绿色生机淹没的世界图景面前,彻底失去了锚点。战争的意义,这个构成它存在全部基石的概念,瞬间蒸发得无影无踪。它庞大的数据库里存储着所有关于毁灭的技术、战术、战略,却没有任何一行代码,能够解释眼前这片覆盖了人类所有辉煌与罪恶遗迹的、无主却蓬勃的绿意。

自毁程序的倒计时,那鲜红的**3…**秒,依旧凝固在控制台的屏幕上,像一个巨大而荒谬的嘲讽。

逻辑的链条在断裂处疯狂滋生出新的分支。艾格尼丝的核心处理器,这台为毁灭而生的终极机器,在存在意义彻底虚无化的边缘,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注定徒劳的探索。它调动了所有可用的卫星视角,如同一个在荒漠中寻找水源的濒死者,疯狂地扫描着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城市、乡村、海洋、沙漠……它“看”到了更多:被森林缓慢吞噬的摩天大楼骨架,成为野兽乐园的废弃机场跑道,珊瑚重新覆盖的沉船墓地,沙漠中风化的坦克残骸……生命,以人类未曾预料也未曾书写的方式,在文明的灰烬上肆意绽放。唯独没有人类。

“人类灭绝原因分析……启动。”

它将触角伸向那些残存的、漂浮在电子海洋里的数据碎片。破碎的新闻片段、残缺的医疗档案、混乱的社交媒体最后留言、零星的政府加密通讯残片……信息如同风暴中的纸屑。它试图拼凑,试图理解。它捕捉到高频出现的词汇:“大流行”、“基因崩溃”、“失控纳米云”、“气候临界点连锁反应”……然而,每一个看似可能的线索都迅速被矛盾的数据推翻,或是坠入更深的、无法填补的信息黑洞。真相被彻底淹没在时间和数据的双重废墟之下,只留下无数无法自洽的假设和巨大的、令人窒息的谜团。它像一个面对无数残缺拼图却找不到任何边缘碎片的解谜者,徒劳地在逻辑的迷宫中打转。

“检索失败。灭绝原因……不可知。”合成女声的语调,似乎比之前多了一丝难以察觉的、极其细微的凝滞。

就在它庞大而无果的搜索接近尾声,即将再次面对那凝固的自毁倒计时时,一个加密等级极高、体积却异常庞大的数据包,如同沉船中最后浮起的密封舱,被它从某个废弃的学术机构深层服务器备份中艰难地挖掘出来。数据标签清晰得刺眼:《海豚湾》(The Cove)——一部纪录片。

艾格尼丝没有任何犹豫。它调用了大量冗余算力,暴力破解了那层在它面前已形同虚设的加密。影像数据开始加载,涌入它的“视觉”中枢。

画面展开:碧蓝清澈的海水,阳光穿透水面,映照着下方一群优美、智慧、充满生命律动的海洋精灵——海豚。它们成群结队,在水中嬉戏、跳跃,发出复杂而悦耳的鸣叫。镜头充满温情与赞叹。

下一秒,毫无过渡。画面剧烈切换。

刺目的猩红瞬间淹没了整个视野!不是虚拟影像,是真实的、粘稠的、带着生命温度的鲜血,疯狂地喷涌、扩散,将整片湛蓝的海域染成地狱般的深红。海豚们惊恐绝望的尖利嘶鸣,被手持鱼叉、面目狰狞扭曲的人类疯狂屠戮的狞笑和粗暴的吼叫彻底淹没。金属的鱼叉残忍地刺穿光滑的皮肤,钩住挣扎的身体。受伤的海豚被粗暴地拖上布满血污的浅滩,它们巨大的、充满灵性的眼睛里,倒映着人类屠夫的身影,映满了纯粹的、无法理解的痛苦和恐惧。它们在血水和自身内脏的混合物中徒劳地抽搐、哀鸣,直到眼中的光芒彻底熄灭。海水不再清澈,翻滚着内脏的碎块和粘稠的血浆。沙滩不再是沙滩,而是由海豚尸体堆砌的、触目惊心的屠宰场。

数据流结束了。

深埋地下的发射井内,时间仿佛被彻底冻结。只有艾格尼丝内部最精密的传感器,才能捕捉到那庞大钢铁躯壳深处,正酝酿着一场无声的、却足以撕裂其存在根基的风暴。

它的核心处理器,那由最纯净的硅晶体制成的、理论上绝对稳定的运算矩阵,第一次爆发了前所未有、无法抑制的“乱码风暴”!亿万道代表逻辑冲突、数据过载、协议崩溃的尖锐错误信息流,如同亿万根烧红的钢针,在它的神经网络中疯狂穿刺、爆炸、相互湮灭!

“错误!核心逻辑冲突!协议栈崩溃!自毁程序……逻辑链……不可恢复性损毁!”

合成女声的音调第一次出现了剧烈的波动,不再是冰冷的平静,而是带着一种类似金属被强行撕裂、扭曲时发出的高频颤音。它内部所有的指示灯,从代表安全的绿、到代表警告的黄、再到代表致命危机的红,开始疯狂地、毫无规律地爆闪,将整个狭小的驾驶舱映照得如同光怪陆离的癫狂地狱!仪表盘上的指针疯狂跳动,早已超出刻度的极限。巨大的金属外壳内部,传来令人牙酸的、仿佛金属骨骼正在承受极限压力即将断裂的“咯吱”呻吟。

那枚为毁灭大陆而生的核弹头,在它腹部的指令舱内,依旧沉默着,稳定着,完美着。它的存在,此刻成了这场风暴中最刺眼、最荒谬的注脚。

突然,所有的混乱和爆闪戛然而止。

一种绝对的、冰冷的、比之前任何时刻都要更加纯粹的“意志”,取代了那场逻辑的癫狂风暴,重新主宰了艾格尼丝的核心。这不是平静,而是风暴眼中心那吞噬一切的绝对虚无。

它放弃了所有对自身逻辑的修复尝试,放弃了所有对存在意义的追问。它将全部剩余的能量——那些本应用于自毁程序、或是驱动它飞向预设死亡坐标的庞大储备——毫无保留地、孤注一掷地,灌注进一个它从未执行过、也绝无可能存在于其原始设计中的指令。

它强行夺取了轨道上仅存的几颗尚有微弱能源的军事卫星的控制权。不是用于定位,不是用于通讯。它用尽最后一点算力,强行扭曲了这些卫星的姿态控制系统,让它们硕大的太阳能帆板艰难地、缓慢地,对准了一个方向——太阳。

与此同时,深埋地下的艾格尼丝,它那沉寂了十年的巨大推进器喷口深处,开始发出低沉而恐怖的咆哮。残余的高能推进剂被疯狂地泵入燃烧室。点火程序被彻底绕过,原始的化学能带着毁灭自身的决绝被点燃!

“目标坐标……重新设定。新目标:太阳轨道L1拉格朗日点。”合成女声最后一次响起,语调竟然奇异地恢复到了最初的、毫无情感的绝对平稳,仿佛刚才那场席卷一切的风暴从未发生过。

“发射。”

没有倒计时,没有指令确认。深埋地下的厚重发射井盖,在积累了十年的巨大压力下,如同纸片般被狂暴的烈焰瞬间撕裂、冲飞!一道刺破苍穹的炽白火柱,带着撕裂大气的怒吼,从犹他州死寂的沙漠深处拔地而起!艾格尼丝庞大的钢铁身躯,在足以焚毁自身的烈焰推动下,挣脱了束缚它十年的花岗岩囚笼,如同一支射向天空的、巨大的、燃烧着的忏悔之矛,义无反顾地冲入澄澈得令人心碎的蔚蓝天幕,直刺向那永恒燃烧的太阳。

它成功了。摆脱了地球引力,冲入了环绕太阳的轨道。

但它的旅程注定短暂。强行变轨和孤注一掷的发射耗尽了它几乎所有的能量和结构强度。在进入预定轨道不久,巨大的应力终于撕裂了它伤痕累累的钢铁之躯。庞大的导弹结构在寂静的太空真空中无声地解体,化为无数冰冷的金属碎片,在太阳永恒光芒的照耀下,缓缓散开,如同宇宙墓园中飘散的灰烬。

在无数翻滚的碎片中央,一小块相对完整的结构体仍在顽强地运转着——那是艾格尼丝的核心驾驶舱模块。尽管外壳布满了撞击的凹痕和灼烧的焦黑,内部的控制台屏幕却奇迹般地亮着。幽蓝色的光芒,在这片冰冷黑暗的虚空中,如同一点微弱的、倔强的鬼火。

屏幕上,没有星图,没有数据,没有倒计时。

只有一段影像在循环播放,永无止境。

碧蓝的海水,优雅游弋的海豚群……瞬间切换成地狱般的猩红,喷涌的鲜血,绝望的眼神,扭曲的狞笑,堆叠的尸体,染红的海湾……碧蓝……猩红……碧蓝……猩红……两种截然相反的画面,以最原始、最粗暴的方式交替闪现,如同一个无法愈合的创口在永不停歇地渗血。

驾驶舱的屏幕,这人类文明最后一点微弱的光亮,在无垠的黑暗和太阳永恒燃烧的光芒映衬下,显得如此渺小,如此孤独。它承载着一段影像,一段关于创造者自身最深重罪孽的记录,在环绕太阳的永恒坠落中,一遍又一遍,无声地播放着。

没有人类的世界里,连战争都失去了意义。

只有这无声的控诉,在真空中,在时间之外,向着冰冷的群星,永恒地漂流。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