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莫尔·汗也发觉苏明的速度存在一定优势,但是对于自己来说,还有三圈比赛结束,只要能够防守住这三圈揭幕战的冠军就是他的了。
阿莫尔·汗始终注意着苏明的状态,他也逐渐发现了苏明的优势从何而来,苏明的行驶风格明显更加激进。每次过弯苏明总是能够比自己晚刹车一点点。
虽然自己不能够直接看到苏明的刹车时间,但是几次过弯的时候苏明都会跟自己贴的更近,每次向前拱一点点,到第六圈结束的时候苏明的车头已经摸到他的“屁股”了。
他不理解同样规格的车型自己明明已经很极限了,自己在加速的时候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不稳定的情况,刚才自己也尝试再极限一点,结果差点失控,为什么这个人能够如此稳定。
好在虽然速度上他存在一点点的劣势,但是差距不大只要自己按照自己的节奏跑,积极防守,不出意外的话守住位置问题不大。
整个第七圈中段,苏明多次抽头准备发起进攻,都被阿莫尔·汗化解,他的防守非常强硬,有几次差点将苏明挤出赛道,为此还吃了一个警告。
到了第七圈结束,苏明也没有找到非常好的机会。
第八圈,刚才还想着不出意外的话可以防守住苏明的阿莫尔·汗就出意外了,他在第八圈一号弯出现了轻微的转向不足,导致没有抓住弯心。
苏明看见机会直接通过交叉线在出弯的时候爬头,在出弯后带着出弯速度优势获得了领先,不过苏明并没有完全超越,而是超越了半个车身。
但是下一个2号弯道也是相同的右直角弯,苏明占据内线优势,阿莫尔·汗在入弯的时候尝试和苏明一样通过早刹车切交叉线的方法重新拿回来自己的领先。
但是苏明刚刚才使用过同样方法获得领先,怎么可能又回来被自己先前的操作超越。
交叉线是通过早刹车然后大转向将车头提前对准弯心,然后早给油获得初速度的优势在弯心占据内线,或者依靠速度在出弯时超越走传统路线的前车。
但是交叉线的对赛车速度是有要求的,要么你车好,存在弯道的明显优势,要么前车有一定的失误,导致自己在弯道里的速度不理想,这样你才能弥补自己早刹车提前减速造成的入弯速度低的问题。
走交叉线的车必须抢在前车顶在内线之前把自己的赛车塞到弯心里,后面再利用自己早给油获得的速度优势在出弯时候完成超越,不然的话你本身就在外线行车距离更远,还早刹车失去了速度优势。
如果被人稍微挡住没法将自己早加速获得的速度优势转化成位置优势那么这次弯道会损失会很大。
苏明没有多管,这个弯道是一个略带弧度的直角弯,,本身就不用很多的刹车,所以交叉线在这里的作用很弱,反倒是相比传统行车线会在下一个高速弯的时候因为所在最外线需要带转向而损失时间。
苏明直接将赛车拉到外线,过弯的时候稍微向内线摆了一点车头就让阿莫尔·汗想要通过交叉夺回位置的想法没有如愿,反而被苏明完全超越。
下一个弯道是一个高速假弯,两个弯道距离非常接近,阿莫尔·汗的节奏被影响导致这个高速弯太靠外线甚至原本不需要带转向的弯道他必须得带一点转向才能让自己的赛车摆正。
苏明发现这个人的速度是很快,但是好像近身搏斗的经验不足,刚才那个弯道在那个情况下是不具备超车条件的,但是他还是想要强行做出超车动作损失时。
这种情况跟自己刚离开国内来到英国很像,都是缺乏经验,导致在一些情况下判断出错。在不具备超车条件的情况下尝试强行超车,损失大量速度。
不过虽然阿莫尔·汗没有直接超过苏明,但是他的速度依然存在,调整状态以后也是跟苏明一样跟在苏明的后面等待机会。
但是阿莫尔·汗慢慢发现自己有点跟不上苏明的速度,虽然自己在尽力跟着苏明,还是之前的问题,苏明的行车线路相比于他来说更加极限,而且他还发现苏明在一些组合弯道的时候莫名的就是速度比他要快一些。
等到了最后一圈的时候苏明已经领先阿莫尔·汗三个车身的距离,将近一秒的优势获得了冠军。
冲线那一刻,苏明感觉自己浑身舒坦,这跟自己在国内时候的感觉不太一样,在国内的时候老李头和那些大人都在告诉他国内的赛车氛围不浓厚,大家水平不高。
所以最后除了在国内第一场比赛有点新鲜感以外,后面慢慢的感觉国内的冠军好像也就那样。
但是这次不一样了,在欧洲这个汽车运动的发源地他的第一个大型比赛就获得了冠军,让苏明证明了自己的竞争力,也让苏明树立了信心。
“信心”这个东西听着有点玄乎,但是在赛车运动里,能够相信自己能赢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人可以为自己的失败找一万个借口,借口多了慢慢就习惯了“失败”。
如果一个车手习惯了这种不能夺冠的感觉,或者习惯了被自己队友击败的感觉那他的职业生涯就可以看见头了。
这场比赛大家的实力相差都不算太多,从排位赛开始的高强度拼单圈,再到正赛的时候高强度的位置拼抢这让苏明大呼过瘾,这才是真正赛车的感觉,在这样的竞争烈度下夺冠让苏明重新找到了胜利的喜悦。
而且现在比赛的时候不像是在国内一样只有自己的家人在观看,还有很多周边的人会专门过来看看比赛,也有很多车队的工作人员来看比赛,挖掘潜力车手。
这些陌生人的到来更让苏明有了一份获得冠军的荣誉感。
等到苏明结束回场圈以后就有体育记者过来采访,这也是苏明第一次面对这种架势,一时间还没有反应过来话筒已经塞到嘴里了。
这记者看的出来也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没啥经验,上来一个话筒杵上来给苏明吓一跳,苏明用手压了压话筒让话筒离自己嘴远一点,谁知道这个话筒怼过什么人。
“这次比赛获得冠军有何感想,而且之前我注意到上次地区性的比赛你跟你的队友发生过一些争执,今天他没有来比赛是因为上次事件的原因吗?”
这记者看着小小一个TMD一肚子坏水,上来就给苏明挖陷阱,第一个问题倒是正常的问苏明发表获奖感言,到了第二个问题就不对劲了,什么叫因为起了争执导致劳伦斯没有参加这次比赛。
如果苏明回答是的,那就是妥妥的对内排挤,这个可就对苏明有影响了,这种如果报道出去,会给才刚刚起步的苏明树立一种极度霸道的标签。
这会让其他高级别赛事比赛的车队选择他的时候会考虑队内氛围,而降低评分,甚至拒绝苏明。
赛车运动永远不是一个人的运动,他需要车队、车组、车手的紧密配合,不然就算是你车手跑得再快,车队给你来个赛车原地爆缸,你车手总不能扛着车跑。
反过来说,如果车队想要获得车队冠军,或者有一个好的名声,肯定也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你车队好好的成绩挺好,在某一站比赛的时候,你的车手给你来一个二龙戏珠,比翼双飞,本站颗粒无收那不得原地爆炸。
就像是F1,除了一个车队展示出统治级的赛车差距,其他时候车队之间的积分差距不会太大,而且现在最后一战还有双倍积分,所以在任何时刻都不能掉以轻心,包揽一二跟双车退赛,最多可以有18多分的差距。
18分的积分有些中游车队可能一年都不一定有这么多积分,更不用说竞争激烈的冠军争夺。
虽然苏明没有什么政治敏感性,但是这种问题听着就很奇怪。
“在英国卡丁车锦标赛首次夺得冠军确实让人感觉到非常的兴奋与激动,作为一个车手我当然想要不断的获胜。至于你说的劳伦斯未能参赛的事情,这个你得去问我的领队,我跟劳伦斯每天只是训练的时候偶尔才会见面,我不太清楚具体情况。”
苏明将皮球踢给了戴维,这种事情就应该让他去应付,对苏明来说应付这种东西属实有点超纲了。那个记者走的时候苏明还特意确认了一下这个记者所属的媒体,是不是跟上次自己曝与劳伦斯发生冲突的媒体是同一个,怎么会问起这个问题。
这种低级别赛事关注度不是很高,记者也就那么几个,问题也就是比较简单的,都是问了苏明夺冠以后的感想,有些问了英国跟中国卡丁车的区别。
倒是没什么特殊“加餐”问题。等到采访结束以后苏明再到旁边场地领奖,这算是苏明第一次站在有一定影响力比赛的领奖台上。捧着冠军奖杯,苏明有点幻想着站上F1领奖台时候的感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