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损的行星发动机】
灰青色的字幕这么写着。
姜羽有些不可置信;他感觉整个世界再次颠倒开来,血液中的磁带如同寄生虫一般向喉咙上涌。
【以聚变技术为核心的发动机。】
【近乎全部的核心装置都已经遭到拆除,保存度最高的似乎是一个边角的点火装置。】
【时间终点必将到来,想要逃离就必须用尽一切可能;
研究员四号提出以逃往过去为主旨的人类拯救方案;他从四十二号的算式中得到启发,得到了一种特定条件下超越光速的方法。
经过大量测试后,尽管方案极度损耗资源,但逃往过去仍在众多研究计划中成为了为数不多的可靠的措施。
他于是在地核中央修建起庞大的行星发动机,并通过四十二号的算式,诡异般得到了大量的速度。
他成功带领众多研究员前往了过去;在那个千禧即将到来的年代,他在世界各地修建起庞杂的行星发动机,并准备通过不断重返过去的方式,来彻底躲避时间的终点。
只是,在第四座行星发动机搭建不久后,内部填充的所有燃料都莫名消失了;包括他自己。
——《创世纪》】
是一大串莫名其妙的描述。
这听上去是关于另一个研究员的计划;故事的时间混乱,也根本没有讲述究竟都发生了什么。
但,此刻,那行星发动机的残骸就摆放在姜羽面前。
它整体呈现出圆形,中央空荡荡的地方,似乎原本是用来填充发动机的部位。
周遭则是上千只弯曲的金属支架;每个支架上都摆放着小型的装置,似乎是用来调整方向用的。
姜羽不知道行星发动机具体应该长什么样,毕竟此刻他看见的,或许只是当时那个计划之中的万分之一的残骸。
但眼前的东西就像一朵残缺的、盛开着无数叶片的金属鸢尾一般。
它的花蕊部分被完全掏空,那些金属的固定装置,则如同蝴蝶一般舒展和弯曲。
“这就是...大海吗?”
“这是...”
姜羽最终想了想,还是将话语憋进了肚子之中;行星发动机就发动机吧,都是过去的事情了。
“我们下去看看吧。”
他这么说着。
背上的安青昼点了点头,他感觉到对方的呼吸正在逐渐稳定,那说明她已经渐渐脱离了死亡的威胁。
他搜索起那只行李箱来;后者也残缺地不成样子,此刻,几乎所有的行李都被吐了出来,成了一堆废铁。
“坐在这上面。”
他这么说着。
三人于是纷纷坐在了那行李箱的横截面上,他集中起思绪,眨眨眼睛。
一阵青光的托举下,行李箱便如同一片落叶一般,缓缓飘进了那巨大的空洞。
“晚上吃点什么?”
他这么问着安青昼。
当然,那只是为了烘托气氛的手段罢了;姜羽并不喜欢死一般的寂静,所以每次没人说话的时候,他就会想:下一顿该吃点什么?
“额...我们之前在行李箱里放了挺多的用草叶包裹起来的鱼,还有这个!”
他从破破烂烂的校服口袋中翻出一袋棉花糖来。
那是除去废纸外唯一不一样的东西;一袋柔软的的、富含色素的棉花糖。
“这是...什么?”
安青昼虚弱地询问着。
“一种软糖,能够直接吃,也可以放在火上烤;虽然我也不知道放在火上烤是什么味道,但我看很多漫画里都这么做。”
姜羽这么解释着。
他从中取出一颗青绿色的,塞进对方的嘴巴里,然后便拍身上的灰尘,便摇摇晃晃地跟随着青光指引,前往那庞大的废墟前。
他摸索着那些机械结构,分辨它们与仿生人构造的区别,然后尝试着在不同区域敲敲打打。
“点火测试装置:217组。”
虽说是残骸,但在那些如同鸢尾花瓣的金属支架上,还是能依稀看见刻印下来的文字。
“方向引导反馈装置:11组。”
“边缘温度检测系统:E区。”
不同的区域中,那些文字密密麻麻,几乎标注了每一个装置的功能。
尽管姜羽还是有些看不懂,但他最终还是找到了一个按钮。
【边缘装置通道检测系统:R区分E1开关。】
【内部有约万分之一的测试型打火燃料剩余。】
灰青色的光幕自动补充,他按下去。
反正里面只是用于测试的燃料,就和医院打针前先往手臂上涂抹的那点水一样吧。
装置也早就损毁了;再如何,也不会有明天那场即将到来的末日更加糟糕。
一束火焰冲天而起。
那火焰直直烧透顶层的土层,冲到已经遍布着繁星的夜空之中;它蒸腾着,让夜幕几乎是如同薄膜一般顶出褶皱。
温度之高,姜羽发现自己正在逐渐融化;他赶忙退了出来,直到离那火焰足足几十米远,脸上的汗才不再瞬间蒸发。
“...这是...”
“你要的古人类科技。”
姜羽小声对安青昼如此说着。
“当然啦,那只是冰山一脚;真正宏伟的已经彻底消失了,我们所见证的,大多都是堆砌着无数奇迹房间里的一点灰尘而已。”
“它还能燃烧多久?”
“不知道,大概永远永远吧,直到时间的尽头。”
“明天的末日不会摧毁它吗?”
“谁知道呢?我就是为了看看它和末日哪个更强,才费劲全力把它点燃的。”
姜羽晃了晃脑袋。
夜幕不知何时已经深沉,今天结束后,那个被所有人恐惧的、甚至连描述都没有的末日便会彻底到来。
而按照安青昼的状态,似乎她已经不可能再离开这座村庄了,也就是说...
末日即将杀死一切。
但他并不感觉到恐惧:这种事情他已经经历过很多次了,例如之前那枚摧毁一切的核弹,例如褪色之雨。
例如他的那份高中辍学的申请单,还有得知自己患上了所谓的“精神分裂症”的消息;这一切都发生了。
总会有解决的方法的
“额...吃烤鱼吗?”
“准确的来说这玩意儿可能不能叫烤鱼;那火焰温度太高了,我原本以为那就是一个大型的煤气灶。”
“所以我只敢这么在很远的边缘,稍微用温度熏一熏;不过我确定它熟了!”
“...棉花糖呢?那个好甜,我还想吃。”
“...棉花糖就算了吧...里面都是色素,多吃对身体不好。”
当然,这只是借口罢了。
谁知道呢?棉花糖居然这么难烤:他仅仅是将那些软糖稍微往前探了探,它们就焦黑的不成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