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宗山门之外,一道青色的流光,如利箭般破开云层,向着极西的方向,疾驰而去。
流光之中,是一叶造型古朴的灵舟。
灵舟之上,苏长青负手立于船头,任凭高空的罡风吹拂着他雪白的须发。
顾清瑶则安静地站在他的身旁,与他一同俯瞰着下方飞速倒退的山川大地。
那只四尾玉瞳狐,正趴在她的脚边,好奇地打量着变幻的云层。
“师兄,你还记得吗?”顾清瑶看着下方一座繁华的凡人城池,轻声开口,打破了沉默,“数十年前我们路过这里时,这儿还只是一片被妖兽盘踞的荒山。”
苏长青顺着她的目光看去,眼神中也闪过一丝追忆,微微颔首:“嗯,当年的那头黑风妖熊,若无意外,如今恐怕也早已寿元耗尽,化为一抔黄土了。”
岁月无情,哪怕是强大的妖兽,在时间面前,亦不过是匆匆过客。
顾清瑶闻言,心中一紧,看着师兄那苍老的侧脸,眼神中终是忍不住流露出一丝担忧:“师兄,那‘天寂谷’,宗门古籍上记载得如此凶险,我们……真的有把握吗?”
苏长青没有回头,只是平静地注视着远方的天际线。
“清瑶,修行之路,本就是一步踏出,不知生死。若事事都有把握,那便不叫‘求道’,叫‘取物’了。”
他的声音不大,却仿佛带着一股能安抚人心的力量。
“你我,只需做好万全准备,剩下的,便看各自的机缘。”
顾清瑶听着这番话,心中那份担忧,竟奇迹般地平复了下来。
是啊,有师兄在,又有什么好怕的呢?
灵舟于高空中飞行不知多少里后,夜幕降临,眼见即将抵达陨龙山脉附近的城池。
苏长青并没有直接进入城池之中,而是操控灵舟在一处僻静的山谷中停下。
这座位于陨龙山脉必经之路上的城池,名为石头城,名字很简朴。
但其建城的传说却一点也不普通,据传是当年第一代城主以大神通将陨龙山脉其中的一条山脉整个搬到这条通往陨龙山脉的必经之路上,再将其熔炼重铸成了今日的石头城。
苏长青年轻时也曾游离至此,但并没有过多停留,也不知今昔城内的势力是否还是往日那些熟悉的面孔。
他当年游历至此,虽然秉持着多个敌人不如多个朋友的理念,结交了些故交好友,但年轻气盛的他当时也还是触犯了不少人的眉头。
故而此行他并不想大张旗鼓地进入石头城中。
再加之,石头城此刻已关闭城门,寻常人只能等待明日再进入,所以苏长青此时才会驾驭灵舟在石头城附近的山谷中落下。
燃起一堆篝火后,顾清瑶开始准备宿营之地,而苏长青则终于有时间,拿出那个从系统获得的名为【控火诀】的玉简,开始研究。
他将神念探入其中。
玉简的前半部分,记载的确实是如何引动火灵气,如何维持火焰稳定等最粗浅的法门。
苏长青只是扫了一眼,便微微摇头。
但他还是耐着性子,继续往下看。
终于,在玉简的最末尾,他发现了一段被作者标注为“附录:异种火源操控心得”的毫不起眼的内容。
正是这段心得,让苏长青握着玉简的右手微微发紧。
它所描述的,是一种与此界“以强横灵力压制,塑造火焰”完全不同甚至可以说是匪夷所思的理念!
它认为,火焰,并非死物,其亦有“灵性”与“魂魄”。
操控火焰的最高境界,不是“掌控”,而是“沟通”与“共鸣”!
这个理论,如同在他那早已自成体系的修行认知中,劈开了一道通往新世界的天雷!
苏长青被这个全新的理论深深吸引,立刻开始尝试。
他伸出手指,先用自己原来的方法,催生出一簇灵力火焰。
这簇火焰在他的控制下,稳定、强大,可以随心所欲地变幻形态,是他百年修为和极致操控“术”的完美体现。
接着,他散去了这簇火焰,尝试用“附录”中的法门。
他不再是强行输出灵力,而是将灵力的输出降到了最低,同时,分出自己的一缕神念,如同伸出一只无形的手,小心翼翼地,去触碰和感受那簇刚刚诞生显得十分微弱的火苗的情绪。
一开始,这个过程非常困难。
但渐渐地,苏长青那强大的神魂,捕捉到了一丝不同。
他感觉到,火焰的每一次跳动,都并非是无意义的,那是一种本能的对外界灵气的呼吸。
当他的神念,顺着这种呼吸的节奏,将一丝灵力轻柔地喂过去时,奇迹发生了!
他指尖那簇原本微弱的火苗,非但没有熄灭,反而发出一声喜悦的“嗡”鸣,变得异常灵动和温顺!
最让他震惊的是,维持这簇活过来的火焰,所需的灵力消耗,竟然锐减了九成以上!
苏长青在这一刻,陷入了顿悟。
他明白了。
自己以前的控火之法,是“驯兽师”,靠的是强大的力量和技巧,强行让火焰这头猛兽听话。
而这本【控火诀】,教给他的,却是如何去当一个“饲养员”,去理解火焰的习性,去顺应它的本能,用最少的力气,让它心甘情愿地与自己配合。
前者,是“术”的极致。
而后者,却已经触碰到了“道”的边缘!
掌握了它,就等于掌握了能让炼丹品质产生质的飞跃的钥匙!
这个看似入门的奖励,其真正的价值,远超他之前的想象!
篝火的光芒,映照着苏长青那张时而皱眉,时而舒展的脸。
一旁的顾清瑶早已准备好了宿营的一切,她看着师兄那副前所未有地专注,不由得有些好奇和担忧。
“师兄,怎么了?”她轻声问道。
苏长青从深层次的感悟中回过神来,缓缓合上了手中的玉简。
他抬起头,那双在篝火映照下的眸子,有点点明悟闪过。
“没什么。”
他微微一笑。
“只是对于修行之途,有了些许新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