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起身离开,向朗也起步要跟去,刘禅走过来,看着向朗记录下的自己与诸葛亮的对话。
刘禅看了看后,对向朗道:“向长史把这段删掉,重新卷抄一份,把朕举荐马幼常的原因略去……若马幼常真兵败,多少也有朕用人失当的责任!”
向朗听到刘禅的话,相当疑惑的看了一眼刘禅。
但思量一下,就当为尊者隐了,还是重新动手,开始重新卷抄起诸葛亮的对话来。
而刘禅跟向朗说了这么句后,便快步跟上离开的诸葛亮。
这次如果马谡能在平定南中时吃到经验,成长为一名正常将领,那刘禅自然很欣慰。
以后大汉也就能够拥有一名不错的统帅,不指望比得上诸葛亮,但次一级也行啊。
可要是马谡打了败仗,对于要不要给打了败仗的马谡搭把手,刘禅心中也迟疑。
因为刘禅这人更看重那些有责任担当的人,你可以能力不足,也可以才华不足,但只要需要你站出来时,你能站出来,哪怕最终的结果是失败的,那刘禅也认可你做过的努力。
但马谡的才华是真有的,因为他提出来针对南中攻心为上的策略真是战略级别的谋划。
当然,主要还是在诸葛亮手中落实,最终成为华夏历年以来针对边疆羁縻政策的样板。
就是因为有着这样战略级的表现,哪怕马谡出现了担当有问题,但刘禅也感慨他的才华,所以到底救不救,说实话刘禅也犹豫。
毕竟大汉想打出蜀地,那好像没马谡是最好的选择。
而大汉如果打出蜀地拿下了雍凉,那有没有马谡好像也不是那么的重要了。
所以,马谡对刘禅来说多少算是鸡肋,想到这里,刘禅把这件事交给向朗抉择吧。
如果马谡真战败逃到向朗这里,只要向朗还能记得自己让他重新卷抄自己与诸葛亮的对话,引导马谡逃到自己这里来,那马谡就还有救。
如果他不记得了,那马谡死就死吧,反正自己机会已经给了,就看向朗懂不懂了。
刘禅嘱咐了向朗一句后,便陪着诸葛亮一步一步的走出宫殿。
诸葛亮停下了脚步,回头看看向朗还在抄写,对刘禅问道:“陛下刚才与巨达说些什么?”
“让他重新卷抄一份我们的对话,省略去禅举荐马幼常的原因!”刘禅道。
“陛下是怕幼常知道了会不高兴么?”诸葛亮听到刘禅的话不由感慨。
“多少还是有几分疑虑吧!”刘禅相当坦然的对诸葛亮道。
诸葛亮沉默的点点头,只是就算诸葛亮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打消刘禅对马谡的怀疑。
所以诸葛亮此刻也只能沉默了下来,一时却也无言。
而门口的费祎董允霍弋罗宪,看着诸葛亮与刘禅出来后相顾无言,更是大气都不敢多出。
在这样沉默的气氛下,向朗总算重新卷抄好了,走出来看着外面的气氛,不由开口问:
“诸位,这是在等我吗?”
“正是等你一同回丞相府,还多得是后勤杂物磋磨呢!”诸葛亮开口道。
向朗听到诸葛亮的话,连忙表态道:“这就来,这就来!”
很快,诸葛亮与向朗便是离开离开了皇宫,回到了丞相府去了。
而刘禅则是嘱咐费祎,让他准备一份特拔马谡为一路统帅的奏章,为此做好准备。
又是过了几天,到了刘禅作二休二十八的工作日,一众朝臣们倒陆陆续续的上奏。
而诸葛亮更上奏道:
“南蛮恃险屡叛,不诛无以立威,不抚不能安邦,今汉与东吴为盟,断其援军,亮愿亲率王师,慑以兵锋,怀以德信,效马援立铜柱之规,循管仲安夷之策,愿陛下宽忧等臣捷报。”
“准奏!”刘禅听到诸葛亮开始上表飞快同意了。
对于此所有大臣都不意外,毕竟丞相府早早就开始准备起南征,那么大量的物资与人员的调度,大家都是在成都混的,又有谁还不清楚了。
刘禅顺势开口问道:“相父可是有何筹画,需得朝廷如何配合?”
诸葛亮这时郑重行礼说道:“臣欲兵起兵三万,兵分三路,东路由臣亲自率领大军沿水路直指越巂。
西路由马德信率军进攻东南方的牂柯郡。
中路……中路由马幼常率军向西南方向直插叛乱腹地益州郡!”
听到这话,朝堂上所有人都一愣,其中甚至包括刘禅。
其他人更是震惊,因为马谡真有这本事么?
丞相自己都是第一次带兵,这已经是非常冒险的事情了,结果居然还有一路马谡也是个毫无带兵经验的参军领兵。
知道诸葛亮你想培养马谡,但你这般行为是不是有点太过儿戏了一点。
刘禅更是有几分的愕然,因为这更说好的不一样啊。
就算费祎此刻都用着有几分迷茫的眼神看看刘禅,看看诸葛亮,不知道自己这表到底是上还是不上,到底是要不要推荐马谡。
毕竟刘禅跟诸葛亮早就已经商量好了,让马谡领兵一路,这对费祎来说并不是秘密。
但这过程不应该是这样的啊,应当刘禅特拔马谡,而不是诸葛亮直接推选马谡啊!
事实上,诸葛亮则回去后想了一夜,最终还是决定自己上表,亲自推举马谡。
刘禅知道先帝对马谡的评价,但却因为自己喜欢马谡,所以刘禅愿意给马谡一次机会。
这本身就是非常冒险的事。
诸葛亮觉得这件事的风险不应该承担在刘禅的身上。
马谡是自己的徒弟,但刘禅难道不是自己的徒弟么?
如今刘禅这般的维护自己,愿意为了自己去承担特拔马谡的风险,但问题是……
凭什么让刘禅这个陛下为自己这个臣子的用人承担风险!
诸葛亮是有担当的人,在想通这点后,诸葛亮便亲自上奏亲自特拔马谡,这风险应该由自己承担!
诸葛亮这般行为,顷刻便引起朝堂议论,因为众人觉得诸葛亮的行为未免太过轻率了。
而刘禅听了诸葛亮的话中的坚定,沉默半响开口道:“准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