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最近的事情挺多的,毕竟王连生病在家,新的长史还没有选出来,那他手上的事物自然需要有人分担,而这就使得诸葛亮来见刘禅时已经中午了。
刘禅便安排诸葛亮一起吃完了午餐,然后送上用巴郡茶叶泡制的茶水。
诸葛亮喝完后眼前一亮,不由感叹道,“这茶饮色绿香高、回甘甘甜,真是好茶!”
刘禅则对诸葛亮道,“卫汛从賨人处带来的,明年我准备让宫中采购作为贡品。”
“哦?”诸葛亮听到刘禅的话,不由煽动了几下羽扇,认真对刘禅道:“为何?”
通过刘禅对蜀锦与蜀盐的用途,尤其通过曹魏与东吴的互市,诸葛亮发现刘禅在经济领域的才华,他比王连这种只会通过盐铁专政赚钱的人强上不止十倍。
如果刘禅真只采购賨人的茶叶作为贡品,那刘禅只要能说服董允就足够了,完全不需要特地过来跟自己说道什么。
诸葛亮想到这里,忍不住又喝了一口茶叶,这种茶叶入口却是相当舒服。
“一是茶叶本身有潜力作为我们对吴国与魏国互市的产品,如此提神醒脑的饮品,相父您感觉喝了后如何?”刘禅对诸葛亮认真道。
“细细品味,的确不错!”诸葛亮听到刘禅的话忍不住的点点头说道。
而刘禅则是继续道,“而通过这,我们则能加强大汉对賨人的控制。”
诸葛亮听到这话不由一愣,而刘禅则是继续道,“朕相信賨人对汉人文化是仰慕的。
但他们身居大巴山中,想在那些地方开垦农田成本太大,而且收获也很贫瘠。
而穷自然是使得他们倾慕我们大汉的繁荣,但却又痛恨自己难以融入。
所以我觉得因势利导,让他们多种植茶叶,也许是引导他们进一步融入大汉的渠道。”
“的确不错!”诸葛亮听到刘禅的话,看着刘禅的目光越发欣赏,不由道:
“但若仅只如此,陛下同董休昭商量,相信休昭不会为难陛下,陛下自是可收购茶叶的。”
“嗯!”刘禅认真点点头,“我只是在想对賨人如此,那对南中诸郡是不是也能如此操作,南中之地多是支离破碎的河谷,丘陵与山地,本就相对封闭。
那我们在平定南中后,需要让他们与蜀地间建立起一定经济联系。
让他们则种植各种类丰富营利的经济作物,我们通过都江堰种植的粮食来控制他们。
这样以后南中大族则会逐渐失去叛乱的根基,因为他们的粮食需要向我们购买!”
诸葛亮听到刘禅的话倒很有些意外,没想到刘禅在这时,已经开始思索起对南中各地的治理了。
但诸葛亮不得不承认,刘禅的这个说法相当诱人,有点像是管仲的灭鲁之策的正向运用。
只不过,诸葛亮想到粮食,心中或多或少皱起眉头,对刘禅道,“南中也有茶叶?”
“不知道!”刘禅摇摇头道,“但南中有甘蔗,能研制出石蜜,而李譔最近一直在改良水磨,已经能把甘蔗制作成石蜜,那我们完全能把这项技术教授给南中大族。
因为道路难行,若把甘蔗运输到外界相当不容易,但若把甘蔗转化成石蜜呢!
石蜜是固体,保存时间更长久,把石蜜若能顺利运输到成都,蜀地士族便能将其消化,若将其与魏国或者吴国互市,相信更是没人拒绝。”
说实话,这世界上能吃东西吃上瘾,但所付出代价最小的东西就是糖了。
不过,这东西要是真制作出来,刘禅倒也不会把他们先拿来给士族,而是提供给军队。
将其制作成块,在准备作战时,提前一个小时混着水喝下,做好提前储备能量。
战斗中如果得到喘息机会,如果糖水没喝完,则能做到补充液态糖分,这是真能在短时间内给与战士们补充能量的物质。
战场这种超级消耗体力的地方,有了这东西能让战士们的爆发力与持久力进一步提高。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随着甜味刺激多巴胺释放,这会使得战士们压抑住恐惧。
别得不说,只要规定受到夜袭大家先拿块糖放在嘴巴里,那夜袭造成营啸的概率少说下降五层,怕就怕军队养成,遇到事情不要慌,且先让我尝一尝糖,导致军队肥胖率飙升。
诸葛亮听到刘禅的话,不由思索道:“但我们若拿下南中,怕会抽调当地百姓为士卒,怕是没那么多人手留给他们种植甘蔗。”
“那就要看相父打算怎么经营南中了,如果打算派遣汉人官员进行编辑成册,收取税收,抽调人丁,那留下来种植的人手自然不多。
但如果只任由蛮人治蛮,我们只羁縻统治,以引导发展为主,那便给他们一支军队名额。
这只军队我们将其当做雇佣士卒,发放财帛,而不赐予土地,出现折损需要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总归需要让南中士族想办法给我们凑足人力。”刘禅认真道,“按照人数的比例,采购蔗糖的份额。”
诸葛亮听到刘禅的话,不由皱眉道:“若如此,当地的人口岂不是更少了?”
“允许南中大族向南抓捕蛮人,到时这些抓来的这些蛮人是经过他们的调教种植甘蔗也好,还是经过我们补充入这支军队也好,都由他们自行决定!”
刘禅的手一摊开道:“我们给政策,他们自然会寻找到补充人口的路子。”
诸葛亮听着刘禅的话若有所思,虽然刘禅处理南中的方式还非常粗糙,但却是个相当可行的建议。
首先因为粮食控制,使得那些南中大族,不会像是如今这样主动掀起动乱。
因为经济联通有给予这些南中大族足够利益,而通过抽调南中健壮减少南中反抗可能。
同时又开放了南中大族口子,让他们能源源不断补充士卒,使得这支部队用起来毫无顾忌,在军队中有一只炮灰兵种,那用起来可太爽了。
诸葛亮说到这里,却对刘禅道:“陛下不怕南中从此做大么!”
是的,即使刘禅说了这么多,但如果真按照这政策实行,时间久了那种地区必然做大。
“南中做大不做大无所谓的!我们跟魏国交手只有一次机会。”刘禅看着诸葛亮认真道,
“若成,南中再大也不影响局势,若败,大汉困守蜀地,怕未必会被南中所灭。
所以,既然是孤注一掷,为何不放手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