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给卫汛画饼,这又怎么够,刘禅毫不吝惜的赏赐了不少的蜀锦与金银。
至于卫汛在成都落脚的房子更要安排妥当,毕竟不给房子,卫汛怎么安心,不给钱,卫汛怎么干活。
就算长得漂亮的使女,更是毫不犹豫的给卫汛安排了两个,怎么使用全部都是卫汛而定。
等到这些都安排妥当,才拉着卫汛的手手表示,大汉的医疗事业就拜托你了!
卫汛此刻只感觉到自己恨不得把心掏出来。
身为医者从洛阳一路游历到蜀地,刘禅是第一个这般重视自己的人。
卫汛觉得自己如果完成不了刘禅的托付,那自己怎么对得起刘禅。
很快,卫汛有了著书立说加上传播师门医学的胡萝卜挂在前面,顿时干劲满满起来。
刘禅也每个月召见卫汛几次,跟他讨论讨论这本书的进程,以及把一些现代医学常识,能通过这些卫汛所代表的伤寒学派理论,为自己的医学常识进行背书。
刘禅发现,张仲景留下的《伤寒杂病论》中的许多理论,都能成为自己的背书工具。
一些现代的医学常识,也都能在《伤寒杂病论》中找到早期雏形。
这本书与卫汛作为自己的医学背书担当,刘禅发现使用起来还挺方便的。
刘禅并不清楚,以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为核心的伤寒学派医家派系,在神州医家传承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伤寒学派的理论经过几经革新,哪怕到现代医学中依旧有着一定辅助作用。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2020年那场大疫中,在全国上下对新的病毒一无所知,以现代科技为代表的技术不能在短时间内研究出特效药的情况下。
医生便按照《伤寒杂病论》中的“肺热壅盛”的辨治理念,使用麻杏石甘汤等伤寒方进行治疗病患,之后这一类药方便被纳入到国家构架诊疗方案中可见其效果。
所以,莫要看《伤寒杂病论》现在还较为原始,但里面很多内容如果单纯作为理论背书,那到了现代依旧没淘汰,只是怎么用现代化医疗手段表现出来才是问题。
当然,刘禅现在只希望卫汛能给与军队以后南征时,多一点点医疗上的帮助。
刘禅的另外一个目标,便希望卫汛能在食疗上面下点功夫,作为如今大汉的皇帝,自己能吃到的东西也的确是还可以,但若说多好,那也不至于。
别得不说,来到蜀地自己想吃带菌子的火锅,结果后面没一支可靠的医疗团队,自己是真不敢下筷子啊!
就在刘禅把自己一部分精力放在卫汛身上,一点一点打造大汉的医疗体系时。
诸葛亮也因为随着年关将近,得空翻阅起了《伤寒杂病论》来。
虽然说,诸葛亮在刘备死后,不得不扛起整个大汉的旗帜,使得自己事必躬亲。
但实际上,对诸葛亮来说,也许蜀汉政务对他的压力,反而是让他休息的一种方式。
这点可以从费祎的身上看得出来,费祎掌权后每日处理公文“举目稍视,已究其意”,速度十倍于常人,可一日处理数百件军政文书且无积压,并能做到答对宾客,戏笑无倦,展现多线程事务处理能力,而诸葛亮的能力只会比费祎更强。
所以,诸葛亮有时管得太多,往往是自己的本职工作已经做好了,但自己精力还有空余,那便事必躬亲。
如今,刘禅这么的推崇《伤寒杂病论》,几乎今年每个面见刘禅领取祭礼的大臣,基本都赏赐了一本。
怀着想搞懂刘禅为什么这么推崇《伤寒杂病论》的心思,诸葛亮也拿起这本医书翻阅,颇有种老父亲想偷偷尝试理解长大儿子的想法模样。
这时向朗与马谡联袂到来,诸葛亮放下书本,道:“怎么今日不休沐?”
向朗道:“刚把近几年朝廷支出全部都统计了上来,做好了丞相府以及朝廷各司的财政预算,这是统计的数据,还请丞相过目!”
诸葛亮接过向朗的报告,开口说道:“幸苦巨达了,将这核实后的税赋分分发出去,尤其是发布公告告知底层百姓,让他们知道今年需要交多少税赋,尽可能减少百姓的负担!”
“遵命!”向朗听到诸葛亮的话应声答应了下来,“我这就去处理!”
诸葛亮笑了笑道:“倒不必这么着急,留下来喝点酒水暖暖身子,再走不迟!”
听着诸葛亮的话好,向朗倒微笑着应答了下来。
马谡见向朗已经汇报完毕,便上前一步对诸葛亮道,“伯苗派人来报,他已说服吴主,汉吴两国决定重新建立联盟,不日便会派遣使者前来大汉,正式缔结两国联盟!”
“此时果真?伯苗大才,真乃我大汉之功臣!”诸葛亮听到这话,不由充满了欣喜。
随着大汉与曹魏互市,以及大汉与吴国重新结盟,此刻原本蜀汉只是靠着蜀地险峻地形说维系的安全保障不由更上一层。
最重要的是,减轻了边境压力后,现在大汉总算有讨伐益州南部诸郡的空间了。
“明公,若大汉与东吴重新联盟,那讨伐益南却要准备起来了!”
马谡的确才器过人,当然也有可能诸葛亮跟马谡有过讨论,但无论怎么说,马谡跟诸葛亮思索到同一个处,此刻更是果断点出这一点。
随着这次大汉与东吴的第二次结盟,至少短时间内蜀汉来自外部的威胁被遏制了。
这样解决掉益州南部的叛乱需要提日程了。
毕竟如果益州南部的一众郡县叛乱没解决,那大汉不论以后想自保,还是想北伐,甚至想攻吴,都是痴心妄想,益州只有统一了,才有对外出兵的可能!
“幼常所言甚是,此言甚得我心!”诸葛亮很赞赏的看着马谡道,
“是要准备起来了,幼常,你觉得若讨伐益州诸郡是派遣谁人前去讨伐较好!”
马谡听到诸葛亮的话不由一愣,思索了半响,却坚定道:“唯明公亲征尔!”
诸葛亮听到这话却是眼前一亮,不由问道:“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