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邓芝心中把自己与孙权见面时候所可能遇到的所有问题都尽可能的做了考虑。
但却也绝对没想到,孙权的第一句竟然是:
“信使来报,你们蜀汉答应与魏互市,不日即将称臣,贵国莫非派你来消遣我东吴不成,拖出去,斩了!”
“不是只给魏国一个台阶下么?这是要拿我的脑袋做台阶?”邓芝此刻也是发愣的。
但马上,邓芝哈哈哈哈的大笑起来!
看着邓芝无故大笑,哪怕是孙权却也被整得有点不自信了,却道:
“蜀使莫非失了心智,若如此不如从这鼎中热油走一遍便是。”
邓芝开口道,“我只叹息,我既为大汉利益而来,又为吴国的前途考虑,最终却连辩驳的机会都没有便要身首异处,如此岂不可笑。
也罢,君子死则死矣,有江东相陪,岂不快哉!”
“蜀地与魏国互市乃是事实,这又有何可辩驳之处!”孙权却是说道。
“诸葛丞相答魏国劝降之《正议》言,‘子桓淫逸,继之以纂。纵使二三子多逞苏、张诡靡之说,奉进驩兜滔天之辞,欲以诬毁唐帝,讽解禹、稷,所谓徒丧文藻烦劳翰墨者矣!夫大人君子之所不为也。’如此丞相,如此大汉,又岂会向魏国称臣!”
邓芝说了这句知道自己不能在这里继续的纠缠,而是继续道:
“若吴主擅杀汉使使得长江断绝,岂非从此独自抗魏,若吴主有此恒心,便杀芝是也!”
孙权脸色难看道:“孤亦愿与蜀和亲,但恐蜀主幼弱,国小势偪,不自保全,故此犹豫。”
邓芝连忙道:“吴、汉两国有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丞相一时之杰也,吴有三江之阻,汉有重险之固,有此地利人和,共为唇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也。”
“容我三思!”孙权听到邓芝的话心中颇是意动,却也难以下定决心。
不过,邓芝看着孙权难下决心,更进一步道:“若大王继续举棋不定,必委质于魏。
那以魏国之贪婪,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逼太子之内侍,如若不从必定讨伐。
若双方未盟,大汉顺流见可而进,到时江南之地难守,今日大王怕成明日魏囚尔!”
邓芝所有话全部说完等待孙权的最终决定。
反正邓芝已经把眼前情况说清楚了,季汉实际掌控者是诸葛亮。
哪怕一州之地,也绝非泛泛之辈,再加上如今是魏国强,而汉吴弱,所以依托秦岭与长江,可以联手对敌。
当然,吴国也是可以投降的,投降了那就是您去魏国吴王,孙登做内侍。
反正打赢了夷陵之战的又不是大汉,做不到独赢难道还做不到双输么。
甚至如果不结盟,那等到吴国被魏国进攻时,就不要怪蜀国出兵了。
总而言之,所有事邓芝都分析清楚了,要不要联合,就看吴国了。
当然,邓芝帮助孙权算清楚了汉吴联合是否合算,但最终能让孙权下定决心的,还是驻守在荆州的陆逊,所以邓芝也不着急。
这次能顺利面见孙权,成功阐述了合则两利,分则两害的权益,邓芝已经做到自己身为使者所能做到的一切。
接下来便双方耐心等待孙权找陆逊商议了。
毕竟到底能不能的完成这一次吴国与蜀汉的顺利结盟,陆逊的意见至关重要。
还好自己在见孙权前,就找诸葛瑾做好了准备。
当然,在大汉跟吴国重修旧好对抗魏国时,魏国使者孟建与裴潜也顺利见到诸葛亮,双方开始商讨起互市内容。
诸葛亮与孟建一开始还是故友相见欣喜异常,但真到谈判阶段,可真就是寸土不让,像蜀汉开放雪花盐与蜀锦,这是魏国那边指定要的。
在这阶段,魏国的生产力因为魏国自身的原因被弄得有些混乱,使得生产出来的布匹质量就是不如蜀锦。
而刘禅弄出来的雪花盐,说是这时代最好的调味料也许有些过分,但对比自己吃的最顶级食盐多少还有一些杂色,再看看蜀地雪花盐的质量,那就绝对是碾压级别了。
对世家来说,怎么能忍受自己用次一等的货色。
这时候已经出现了九品中正制,虽然还不至于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但等级层次已经不可避免的已经出来了。
同时诸葛亮也毫不犹豫的开口要战马与铁器,毕竟蜀国是真缺这两样东西。
当然,魏国肯定是不会把这两样东西卖给大汉的。
毕竟双方互市是互市,但双方间的关系脆弱的就好像是一捅就破的纸张。
对魏国来说,因为忌惮蜀地难行,等待刘禅与诸葛亮矛盾爆发。
对诸葛亮来说,南中不平定也不会北伐,所以外部环境决定双方间有短暂的喘息时间。
但双方关系的破裂,也就只是等待一场战争而已。
所以对诸葛亮来说,自然是要尽可能把这次互市转化成自己的战争潜力。
战马不可以,那么驮马呢,铁器不可以,那么木材呢,你总不能什么都不卖吧!
说实话,孟建与裴潜对于驮马与木材大多数还是偏向同意的。
毕竟哪怕是驮马肯定也是阉割过的,不会让蜀地占便宜。
至于木材则是曹丕不怎么兴建宫殿,就算修缮洛阳宫,也是拆除曹操在邺城所建铜雀台部分建材运往洛阳。
在这样的情况下,驮马与木材对于曹魏来说属于可以交易的物资。
双方真正争论的焦点是在粮食上,诸葛亮自然是想要购买粮食。
但孟建与裴潜却据理力争,蜀道这么难走,粮食送过去路上消耗你负责么!
诸葛亮则表示,价格怎么样好商量,你就说你们卖不卖吧。
为此,孟建与裴潜却也有几分难以决断,但最终商议后决定粮食可以买。
但每年卖多少,由魏国这边决定,总而言之,以控制住蜀国的危险潜力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此,诸葛亮则尽可能争取每年的保底消耗,能买一点是一点。
当然这些粮食买过来,也不是要运输到成都来,诸葛亮疯了才会这么做。
诸葛亮是打算就地建兵驿粮站,从而囤积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