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季汉书 第20章 生产工具

作者:倚夜听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8 19:07:17
最新网址:www.biquw.cc

刘禅作为皇帝,在秋收后,自然要敬告天地,以庇佑来年继续风调雨顺。

随着仪式完成,刘禅倒没回到皇宫去,而是先见了杨洪一面。

“见过陛下!”杨洪看着刘禅相当兢兢业业的行礼道

“好久未曾见过了季休了,如今身担何职?”刘禅面带微笑的对杨洪道。

“洪受丞相所托,开垦粮草,不敢怠慢!”杨洪认真道。

刘禅点点头,自从杨洪提议剿灭掉蜀汉的叛乱黄元,算是稳定了蜀汉的人心,对刘禅来说,某种程度上算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而诸葛亮执政以来,对杨洪也是委以重任。

蜀汉朝廷因为诸葛亮开府,很多官职全都被兼并了,完成了军政合一。

而杨洪虽然看起来不显眼,但实际上算得上是如今大汉的司农,负责囤积粮草,开垦田地重任。

“可否派遣一些擅长农事的匠人给朕?”刘禅如今见到了杨洪,不由开口道。

“自是可以,只是陛下怎得关心起农事来了!”杨洪对刘禅询问道。

“只是对农事有几分想法,李譔如今依旧在死磕竹子,想制作出竹纸炭笔,暂时没得空闲,所以如今祭祀见到了你,便委托你拨些匠人给我!”刘禅道。

“还请陛下放心,等待我回去后,便把人送到少府去!”杨洪对刘禅恭敬道。

刘禅点点头,自己也尽自己能力的为蜀国的农业做一点点小小贡献。

因为自己来到这世界的时间节点是四五月份,等自己接受一切,春耕什么早就已过去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禅倒也没对农事太上心,毕竟完全能等到秋收再说。

毕竟在农业上,可以进一步的改进的地方还是有相当多的。

自己在秋收之后,春耕来临前,为下一次的春耕尽可能的做好相应准备。

比如从秋收焚烧草木灰又或者沤肥等等,都不是一个春天能搞定的。

一些农耕的器具,比如曲辕犁这种穿越必备的农业装备自然是能尝试制造出来。

不过刘禅也清楚,这些措施的确能增加粮食产量,但能增加的却也有限。

因为在蜀地这地方,因为土地早就已经被世家占的差不多了,自己想要他们交税本身就不相当的不容易。

不过,有曲辕犁这种生产工具所带来的效率增加终归算是聊胜于无。

相对来说,刘禅更加看好汉中。

因为那里人口被曹魏大量迁移,这使得汉中相对来说地广人稀,大量曾经的田野被荒废。

如果能恢复屯田,对粮食增产还是有很大益处的。

毕竟现代化的农业已经说明,那种土地集中,人力集中,科技集中的的粗放形集中农业体系能有效提高农业产量,这是小国寡民的一家五口治百田模式的效率所难以比拟的。

而如果以国家政府组织开垦,至少比把田亩单纯交给百姓们去种植的效率更高。

只不过,刘禅现在想要推行这些政策是不现实的,因为没人相信自己的种田能力。

所以,刘禅需要从研发农业工具开始,积累信誉。

找到机会,通过集中人力,土地,科技,资本等多种资源进行开垦田地把汉中打造成北伐曹魏的前沿基地。

刘禅回宫不久,杨洪便把人派遣到少府过来,都是些相当有经验的农业工人。

而对这些人,刘禅使唤起来自然也没什么客气,自己想到的各种农业用具,或是种植方法,便是让他们一人负责一件,开始去研发起来。

比如说,在三国时代还没有发明出来通过盐水筛选种子的盐草水浮法,如今蜀地最不缺少的就是食盐,只是具体浓度刘禅并不清楚,正好让人去尝试选种的办法。

比如说,曲辕犁这个看起来好像是非常简单,是个穿越者就会制作的工具。

但曲辕犁自己只是在上课时图册中看过,现实中自己是真没见过,只能先看了看这时代的直辕犁,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物理基础,连猜带蒙的让工匠向着自己猜测的地方尝试。

真正让刘禅所最重视的,还是水转连磨与连机碓。

因为在刘禅看来,这两样技术对于蜀汉进行北伐的影响可能才是最大的。

因为蜀汉因为都江堰的原因,主要的粮食还是以水稻为主。

在都江堰的支流难以灌溉到的地方,则是种植小麦与粟米作为辅助的粮食。

而在这时代主粮中,粟米地位是比小麦要更高的。

因为这时候小麦还没经历过研磨成粉,制作成精美面点,而只能吃磕牙的麦饭,所以口感上比粟米差太多了。

但在汉中那地方,并没有都江堰那样完善的水利设施。

这使得对比起种植水稻,种植粟米与小麦要更加的适合汉中环境。

以及接下来的大环境是逐渐进入到小冰期,粟米这种粮食因为惧怕寒冷,种植的产量会越来越低。

小麦,尤其冬小麦,它所具有的特有耐寒特性,会越发在大环境中发挥作用。

如果作为行军的粮食,粟米是比不过面粉的。

最典型的就是唐宋以后,神州的军队粮食基本上都变成了锅盔面饼,这些对底层士卒来说,甚至能拿来当做防御箭矢的甲胄使用。

所以,作为军用粮食,面粉胜过粟米不止一筹。

但小麦最大的问题就是它的麦饭实在太难吃了。

只要有得选择,那绝大多数人宁愿吃粟米,也绝对不想要吃麦饭。

而想要让人们接受麦饭,那就只有把小麦研磨成小麦粉,再然后进行进一步的加工。

所以以后想把小麦变成北伐时候的主食,让士卒们吃了后能士气高涨,而不是直接绝望,那水转连磨与连机碓这些能对小麦进行加工处理的农具,就必须要研发出来。

没这些东西,士卒只能吃着硌牙的麦饭饼,但有了这些东西,士卒至少能够吃着锅盔。

甚至如果在一些安全点的地方,用发面的面粉制作出些馒头,也不是不可能。

再说了,虽然诸葛亮未必真是馒头发明者,但与馒头肯定有缘,刘禅相信自己作为大汉去努力研发馒头,肯定能把是能把馒头给研发出来的。

而馒头这种东西,若成功研制出来,以后只要军队顺利安营扎寨,那消耗的粮食说不定能够更加节约一层。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