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一晃已经十几个元年过去了,居然连封神都已然结束了。”
皇天心中想着,依旧有些恍然。
只是他现在最想知道的,便是自己如今的修为到底成功与否。
顿时,皇天沉下了心神,内观体内诸天乾坤。
随着神识落下。
体内一重重浩瀚天地跃然于眼前。
每一重天地,都蕴含着无数法则,法则交织成网,仿佛星辰般璀璨。
在洪荒世界当中,修行便是一个不断探索和领悟天地法则的过程。
于领悟当中创造。
天仙之境界,便可长生不死,体内凝聚九重神府天海。
归一则晋升真仙,化出九重小千世界。
待能借天地之力为己用,便算化为玄仙。
玄仙玄之又玄,接触天地之妙,衍生大道神通。
而小千世界化为大千世界,则进阶为金仙之境。
金仙初步归入命运和岁月长河,诞生五气和三神之妙。
五气朝元,三神归一,便可生生不息,将大千世界化为多元天地,踏入太乙金仙,
掌控多元天地,法则随心所欲。
到太乙金仙之上,便是大罗金仙,需开辟鸿蒙之窍,悟出三花。
而后就是准圣乃至圣人。
不过皇天身为盘古心脏化身,天生便掌控着盘古的法则碎片,修行之路与众不同。
修的是以力证道之路,要以肉身承载鸿蒙,步步逼近混元。
所以想要证得那更上的混元境界,三花还要凝聚出一颗力之道果,方能承载无边鸿蒙之力,肉身与法则相融,最终成就混元。
此时的皇天,便在自己的体内诸天当中,看到了一枚青涩道果,只是其形闪烁,好似虚影。
“看样子是成了,我的元神和大道只回归了部分,其余的还在陆续回归当中,因此才会形成如此摸样。”
“不过当下的情况,倒也够用。”
皇天自语着,目光照破天地,看向了天际。
一副景象映入他的眼中,使得他不由一叹:“唉,截教还是到了这一步,可惜我苏醒晚了点。”
“不过还好,一切都还能补救,我身为截教副教主,岂可让截教就此没落。”
说罢,皇天望向身前,凶神仍在匍匐当中,
其淡淡开口:“老伙计,许久未见。”
后者俯首,恭敬于身前:“主,弑神枪日益温养,杀威更比从前,此去可嗜神血。”
皇天轻笑,伸手一探,弑神枪已入掌心之中!
冰寒之意自枪身涌来,皇天却只感气血翻涌!
“好,随我去也。”
皇天笑道,已然翻身跃上凶兽之背,十几个元年未曾开锋的弑神枪,此刻也亮起了阵阵寒光!
随着凶神的一声低吼,天地间风云变色,弑神枪所指之处,虚空寸寸崩裂!
半沓云烟散去,天际间唯剩下道道破碎的虚空痕迹。
而皇天的身影,已然随着凶神消失在天际,留下悠悠余音,回荡在九天之上。
无当圣母于叩拜中看见了这惊鸿一幕,喜极而泣:“截教有救矣!”
在声声高呼中,无当圣母也携着数百残众,随皇天脚步而去。
.......
三十三重天之上。
辉煌华丽的封神台坐落,无数仙神瞩目,灵光闪烁。
昊天位居高位,坐宝座之上观其盛礼,眉宇间满是轻松写意之色。
若说这封神一事,谁的收获最大,自是昊天无疑。
不曾参与亲自参与到争斗当中,却坐收渔翁之利,掌控了诸多仙神的命运。
此次封神过后,天庭毋庸置疑将会实力大增,那些被迫封神的截教子弟,在封神榜的限制下,也只能俯首称臣,再难掀起波澜。
而在昊天身旁,南极仙翁轻捋白须,貌光神圣,同样是荣光满面。
身为阐教大弟子,他地位仅在元始与燃灯之下,此次封神更是让其声望达到巅峰,俯瞰众仙,心中自有一番得意。
封神因十二金仙而起,最终却与十二金仙无关。
这在南极仙翁看来,乃是阐教实力的最好证明,也是他这个大弟子殚精竭虑所谋之果。
而在他之后,便是阐教的十二金仙,他们高高在上,神态傲然,目光冷峻的俯视着下方众仙。
其中四位,甚至还执掌着诛仙四剑,亦是他们自封神决战之后,便得到手的战利品。
对于这连圣人都不敢触其锋芒的至宝,他们可以说是爱不释手,常将其悬于腰间,威仪尽显。
而封神台上。
一众仙神位列两侧,神态各异。
今日之前,他们都是仙,但今日过后,便是仙神两途。
成神的,将会永生永世囚禁在这封神榜上,哪怕是自刎自灭也无法摆脱这枷锁。
而成仙的,却是永世逍遥,自由自在。
这两者的差别,实际上便是阐教与截教之别。
说是封神,不如说是一次大型的清洗活动。
就连此刻位居正中的封神榜,那璀璨的金芒也仿佛像是在嘲弄着这些仙神的命运。
柏鉴执百灵幡,武吉南宫执八卦纸幡卦旗,分列封神榜左右,气势凛然。
百灵幡随风猎猎作响,八卦旗上符文闪烁,二者相映成辉,彰显天庭威仪。
姜子牙位列全场最前方,手持打神鞭,目光如炬,俯瞰众仙。
其身后,哪吒、杨戬等阐教弟子肃立,气势如虹,好一个意气风发。
相对应的,在场的截教众弟子皆是一脸愤恨,怨气几乎要冲破天际。
而此刻若仔细望去,便会发现,这些待封神的截教弟子,修为居然尽失,因为此时他们身体里的法力,已然全部汇聚到了封神榜中。
只待封神仪式完成,便会彻底沦为封神榜的傀儡。
而吸收了如此庞大的法力,也让封神榜此刻爆发出了无比恐怖的气息。
姜子牙观摩着封神榜的强大气息,手持杏黄旗、打神鞭,赫然挺直了腰杆,仪态尽显。
伴着封神榜的一声嗡鸣,姜子牙也开始念诵起了诰敕:
“今奉太上元始敕命:尔柏鉴昔为轩辕皇帝大帅,征伐蚩尤,曾有勋功;不幸殛死北海,捐躯报国,忠荩可嘉!一向沉沦,冤尤可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