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大丧过后,原身的婚礼才继续进行,原身的皇后在历史上并没有记载闺名,只记载了对方名为夏皇后,说起这位夏皇后,只能说对方的命有点惨,可以说是大明最孤独的皇后。
要知道大明的皇后可不比满清那些联姻的歪瓜裂枣,为了防止外戚坐大,大明的皇后不能从四品以上的官员家里挑选,而是从中低层官员家里精心挑选的,所以大明的皇后基本上都是绝对的大美女。
只是按照他从原身的记忆中所知,原身和这位皇后的关系属于不熟的状态,只知道对方叫夏绮,或者说,原身不太想见这位皇后。
至于原因嘛,也很简单,因为这位皇后是张氏精心为原身挑选的,可以说就是张氏的扯线傀儡,而张氏那近乎病态的控制欲早已经让原身厌恶至极,自然不可能再主动靠近这位皇后。
所以自从嫁给了朱厚照,朱厚照就没碰过她,导致对方到现在还是处子之身,按照史料记载,这位皇后一生只被朱厚照临幸了三次,而且三次都是张氏强迫朱厚照去圆房的,之后朱厚照就没再碰过夏绮。
毕竟对于朱厚照这种叛逆型人格的皇帝来说,连圆房这种事情都被强迫,是何其的耻辱,自然不可能待见夏绮,可以说夏绮是守了一辈子的活寡。
至于对方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册封为后,主要是因为原身的大婚典礼有违礼法,按礼制规定,皇帝需守孝二十七个月才能举行大婚,不过因为婚礼流程已经行至“纳征”这个流程,聘礼也都送到夏家,所以张氏特意开例,让大婚的时间提前。
而这一年来,原身一直派刘瑾他们跟文官们斗,所以文官们就故意卡着册封皇后的流程,直到他向文官们表现出了善意,礼部才上奏册封皇后。
想了一会后,朱厚照才收回了思绪,在奏本上写了个【准】字,虽然原身因为张氏的原因而厌恶这位皇后,但他不是原身,还不至于因此厌恶一个无辜的女人。
而且他打算剥夺张氏对后宫的掌控权,到时候肯定需要让其他人来接手,毕竟他不可能一天到晚啥都不干,就顾着后宫那点破事,而夏绮就是最好的人选,毕竟对方是皇后,掌控后宫名正言顺。
…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间,一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
朱厚照依旧在皇宫里躺平当咸鱼,平时对朝堂上的事情不闻不问,对后宫的事情也一概不理,平时除了看看奏本,便是看看歌舞。
而此时的京师已经暗流涌动,在东厂的推波助澜下,张鹤龄屠杀高家村,杀害高满堂的信息在京城里引起了满朝官员的愤慨,数以百计的弹劾奏本纷纷涌入了皇宫。
不过朱厚照并没有接这些奏本,而是让王岳将奏本送进了后宫,麻烦是张家兄弟惹出来的,自然要张氏自己去处置。
………
乾清宫中,数十个乐师弹奏着乐器,大殿中间,十几个舞姬身着轻薄的湘裙,脚穿缠着红绸的莲鞋,舞姬随着乐师的鼓点摇动身体,青缎衣襟滑落的瞬间又猛然甩出广袖,缀满银铃的纤足斜斜从湘裙底探出。
为首的舞姬双掌合十含胸回旋,鬓边鎏金步摇在空中划出迷离碎光,丹凤眼微阖时恍若秋潭倒映月影。
“这才是人过的日子啊。”
上方,朱厚照靠在摇椅上,一边喝着冰镇酸梅汁,一边欣赏着舞姬们妖娆的身段,一旁放着几个冰盆,还有几个宫女轻轻摇着蒲扇。
“皇爷,三位阁老求见。”
这时,宋俊的声音在大殿外响起。
“告诉他们,朕的身体不适,不能见他们。”
听到是刘健他们求见,朱厚照摆了摆手道,他自然知道刘健他们来见他是为了什么,之前刘健他们已经求见了好几次,不过他一直避而不见。
他才懒得接这个烂摊子,他的目的是收尾,而不是给张氏当靶子,现在要是见了刘健他们,那么他很有可能被拖下水,所以他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置身事外。
“皇爷,阁老他们说了,若是陛下一直不见,他们便在乾清宫外长跪不起。”
听到朱厚照的话,宋俊连忙再次说道。
“他们爱跪就跪吧。”
朱厚照无所谓道:“你跟他们说,若是两位国舅的事情,朕真的爱莫能助。”
“奴婢这就跟他们说。”
闻言,宋俊躬身应道,他也清楚朱厚照对于张鹤龄他们这件事的态度,自然不会傻傻的去说一些不讨朱厚照喜欢的话。
“跳得不错,赏!”
看着宋俊离开的身影,朱厚照朝着舞姬们摆了摆手道:“先退下吧。”
“谢皇爷赏赐!”
听到朱厚照的话,舞姬们一个个面露喜色,纷纷跪下谢恩:“奴婢告退!”
望着舞姬们妖娆的身段,朱厚照微微摇头,这些也都是可怜人,皇宫中的舞姬乐师都是宫中豢养的,一辈子能离开皇宫的次数屈指可数。
这些舞姬要么出身乐户,要么是罪臣女眷,还有一些是地方官妓或者是藩属国进贡,这些人进了宫后,一辈子基本上就这样了,只有少数运气好,被赏赐给武将,或者是伺候好皇帝,被赐了品阶。
别以为进了皇宫就能吃香喝辣,平时有侍女伺候,实际上这些舞姬就是伺候人的那些人,而且她们平时还要练舞,吃的也是极差。
大部分都和其他宫女没区别,平时吃的都是糙米,只有皇宫里有喜事节日的时候,她们才能幸运地吃上一点肉,而且为了舞蹈,她们还有身材考核,一旦身材超标,轻则禁食,重则廷杖。
而且这些人因为舞姬的身份,不像其他宫女能够获得主子的赏赐,这些人平时根本没有什么外快,只有跳舞的时候才能获得赏赐。
可惜他也无能为力,只能给一点赏赐,因为这些人如果放出宫的话,那么她们也活不了多久,因为她们在宫里还有一点尊严,一旦离开了皇宫,那么她们要么被发配到教坊司,要么就是被发配到地方的官窑,更加生不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