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崔洪退下后,司马炎随口问道:“谢衡此人有什么不俗之处吗?”
司马炎倒也不是歧视人,他只是习惯于根据一个人的名声来衡量他的能力。
毕竟这年头,名声大要么就是家族强势,要么就是真有才情。不管哪一个,都是能力的一部分。
譬如山涛,一介贫寒之士,因为是“竹林七贤”之一,在士人之中名声偌大,于是被司马炎提拔为大鸿胪,为九卿之一。
君王有疑,臣子自然要回答。但在皇宫里,黄门已经不复东汉的神气。虽然有年轻的小黄门心中跃跃欲试,但一想到从前冒尖的前辈下场,又都噤若寒蝉的低下头。
司马炎吸取东汉教训,不重用宦官,只将这些人当做奴仆工具来用。这种情况下,宦官自然是不敢多嘴的。
起居郎起身一拜,恭敬回答道:“臣闻国子博士谢衡的三个儿子皆有不凡,或许这就是他的不俗之处。”
“哦?”司马炎起了兴趣。
“谢博士的长子谢鲲,听闻曾投宿于野,夜闻妖声,愤而起,一掌破窗,撕妖邪一臂,为一鹿腿。”起居郎抑制住笑意,面容严肃地说完了这句话。他从前听到这个故事时,由于其内容情节过于古朴而印象深刻。
司马炎不由哈哈一笑,轻咳一声,道:“当为勇猛少年,胆识意气不凡。”
起居郎接着说道:“谢博士的次子谢裒,在国子学中颇有人望,近日又与幼弟谢广传出逸闻,据说兄弟俩毁坏了母亲的花丛,相互争着认错,母亲因此而感动,免去对两人的责罚。”
司马炎听得连连点头,道:“兄友弟恭,母慈子孝,谢家的家风正矣!崔卿的妹妹,有教子之能!”
和陛下例常一番政治正确后,起居郎回归正题,继续道:“谢博士的幼子谢广,年五岁,闻阮籍逸事,作一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司马炎神情微滞,旋即又是一笑,道:“谢衡有这样的儿子,确实不俗,只有这一句吗?”
起居郎颔首,道:“仅此一句,不过近日尚书令与侍中俱都为此句点评作解,尚书令评价此句意象超绝,鬼斧神工。侍中更以老庄真言解此诗,言其中有无为坐忘之意。”
“此句有这两人的点评,恐怕人人要争着续句了。”司马炎不由感慨起来,“侍中昔日与贤人为友,想来见惯了潇洒任达之态,览遍了超凡脱俗的才华,难得竟然为一小辈解诗。侍中幼时有不取道旁李的聪慧,如今神童长大,又惜神童,惺惺相惜,可为一段佳话。”
起居郎心中暗想,这和惺惺相惜有什么关系?恐怕是故人之情动人心。
昔日,阮籍因司马家忧愤而死,王戎不能多言。但王戎与阮籍在很早的时候就是忘年之交,彼此笑骂随心,亲密无间,是天下人都知道的好友。
阮籍对着外人的父亲,也能坦然道“与卿语,不如与阿戎语”。没有阮籍的引荐,王戎年轻时根本就挤不进竹林雅集。这样好的友情,在阮籍逝去多年后,有人为阮籍作了一句诗,还是这样贴合他的诗,王戎如何能够无动于衷呢?
阮籍死时,王戎无言。阮籍去后,有了这么一句诗,王戎怎么还能无言得下去。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之所钟,正在吾辈。
竹林七贤中最出众的嵇康与阮籍都深埋地下,竹林风流几乎散了一半,侍中王戎的举动,或许是对往事的一点追忆。否则,高傲的琅琊王氏子弟,凭什么要以自己的声名宣扬一异姓孩童?
司马炎不知道起居郎在腹诽什么,但他在回忆侍中王戎的往事时,也情不自禁地想到了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里,他私下最欣赏的一个是阮籍,另一个嵇康。
阮籍当初一再拖延他登基的劝进表,他也没想过要阮籍的性命,还想着与阮籍约为婚姻。可惜,阮籍终日饮酒,神志不清,最后还是死了。
这是司马炎又一次憾然的事,他很欣赏有才情的人,当初父亲司马昭执意处死拒不出仕的嵇康、面对三千太学生赦免嵇康的请愿置之不理时,他就非常惋惜。
在听闻山涛对嵇康的评价后——“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这种惋惜之情就达到了顶点,于是在山涛以“父子罪不相及”为理由,请求任命嵇康的儿子嵇绍为秘书郎的时候,司马炎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他很期待这个嵇康之子能够再现他父亲的风度翩翩,能作文学,能书法,能丹青,最好还能弹奏《广陵散》。
但可惜的是,嵇绍幼而失父,长大后正直有余,而才情远远不能及他的父亲嵇康,相较于父亲的“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嵇绍如今得到的评价只有“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这也很好,但相较于嵇康还远远不及,这让司马炎感到十分遗憾。
司马炎自认为天下大治,文治必不可少,因而很乐意见到在自己治下出现神童、天才。世家很乐意满足皇帝的需求,这些年也出了许多任达的神童天才,但少有真正才华横溢、呼之欲出的类型。
因为模仿名士放荡很容易,但才情是难以模仿的。
眼下,崔洪进宫一趟,谢家人也跟着在皇帝这儿挂了名。
当然,皇帝这儿不知道挂了多少人的名字,想要真正叫他记住,还需展露更多实力。
“若此诗得以补全,你便抄录一份,呈上来与朕一观。”
起居郎称诺应下,他心想,等皇帝的话传到宫外,这场补诗续句之举眼见要愈演愈烈了,能补全而不堕其味的人,扬名显达指日可待。
对此尚且一无所知的谢广在愉快食笋,身陷国子学的谢衡在焦头烂额地应付一个个包围圈,早早预见拉着好友跑路的谢裒在看热闹,至于谢鲲,还在游学的远方,谢家人都有自己的光明前程。
出宫的崔洪心情也不错,入宫一趟,该办的事情都办了,顺道升了个官,洛阳的风水果然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