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达成后,周承运信守承诺。
次日一早,便要率军返回青峰镇。
临走时,他留了五人一马在河西湾。
一方面是为了占领宣称,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招收一些青壮为军。
故土难离,既然没发生冲突,周承运也不好意思用强,这不利于今后的统治。
青峰镇的老弱数量很多了,把村民都迁过去,既不好管理,也没那么多田地让其耕作。
……
回到青峰镇时,王守仁和孙传廷已经先一步回城。
将军队安置好后,周承运按惯例召集众人来衙署开会。
不多时,众人便已来齐。
王伯文和沈万三进来后,对视一眼上前道:“陛下,您离开的当晚,城外来了一个能凌空而立的紫袍道人。”
“说是想要见一见您,其言语间自称是凌霄盟道脉之人。”
周承运眉头一挑:“凌霄盟道脉?那人现在何处?”
这时,一旁的沈万三从怀中取出一枚通体晶莹的紫玉令牌,双手奉上:
“那道人听闻您不在城中,留下一枚紫玉令牌后便飘然离去了。”
“说待您归来后,滴血入令,便可知其缘由。”
周承运接过令牌,只见玉面莹润,上刻“凌霄”二字,隐隐有灵光流转。
运转天子望气术后,可以清晰的看到令牌上缠绕着一缕紫色气运,玄妙非常。
周承运想了想,将令牌抛向沈万三:“劳烦爱卿帮朕试一试。”
说着,他又看向一旁面露好奇的王守仁:“若有异状,还望先生即刻施救。”
王守仁微微含首,上前把住其脉相。
召唤出来的人物,忠诚度都已拉满。
沈万三毫不犹豫地咬破拇指,挤出一滴鲜血滴在玉牌上。
刹那间,一抹紫光遁出,没入沈万三眉心,使其呆愣在了原地。
片刻后,王守仁微微摇头道:“脉象平稳,并无什么变化。”
【姓名:沈万三】
【等级:6】
【种族:人】
【所属势力:周汉】
【特殊技能:财运亨通】
【评价:富可敌国,财倾天下】
周承运用天子望气术也没看出什么端倪,看来那抹紫光并无直接的害处。
良久,沈万三回过神来,眼中闪过一丝茫然。
“陛下,这令牌是个信物,有储存信息的功效。”
“那紫袍道人在其中留了很多信息,有关大晋、余家以及周边的一些情况,对了,还有一本功法……”
随着沈万三的叙述,众人逐渐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那道人姓张名晔,出身凌霄盟三十六道脉中龙虎宗一脉。
此番前来,是为了追击一条化龙失败的堕蛟,察觉到其气息在青峰镇出现过。
“堕蛟……,应该就是余家口中的贵人了。”
周承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示意沈万三继续说下去。
随着沈万三的讲述,一个清晰宏大的世界景图,在众人面前徐徐展开。
原来此方世界,人族与妖魔的斗争已经持续了上千年。
大晋不过是天地一隅,其周边还有大元、大灵、大夏三个王朝。
之所以贯称以大,是因为四大王朝的周边及交界处,还存在着诸多小国家。
例如,他们当前所处的青州以北,便有金州、天狼、南匈等国。
这些小国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被四大王朝吞并,但难免受其影响。
以至于国内势力盘根错杂,互相交织。
除开这些国家之外,还有两个相互对立,且超然于世俗王朝之上的庞大组织:
以正统法脉,纯种人族建立的凌霄盟。
以及旁门左道的人族为主,吸纳妖魔鬼怪组成的万圣窟。
这两大组织的势力遍布诸国,因其理念不同,彼此争斗不休。
可以说四大王朝影响着诸多小国,而正邪两道影响着四大王朝。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其主要是因为此界的修行方法。
在此界修行无论正邪,最开始都要种灵才能修行。
所谓种灵,便是将一有灵之物种入体内,以此踏上修行之路。
修正道的种天材地宝,好处是中正平和,没有堕化风险。
但是天材地宝可遇而不可求,而且是消耗品,数量在不断减少。
修邪道的则种邪物煞气,甚至妖魔精血,好处是容易获得。
但会受妖魔意志侵蚀,稍有不慎便会丧失理智,堕化成非人的怪物。
凌霄盟与万圣窟的争斗,本质上就是这两种修行道路的对抗。
“原来如此……”
周承运摩挲着手中的紫玉令牌,眼中精光闪烁。
这两大组织虽然互相对抗,但明面上并没有爆发大规模冲突。
更多的是在暗中角力,通过扶持代理人、渗透王朝等方式展开博弈。
甚至还签订了一些盟约,比如禁止妖魔大肆杀戮凡俗,共同抵制堕化的邪修等。
而张晔之所以留下令牌,一方面是发现城内之人都是正道种灵,有些惜才。
另一方面也是想给是大晋添堵。
大晋王朝偏向于万圣窟一方,甚至有不少皇室成员都走的是种妖之道。
碍于盟约,凌霄盟不能直接插手。
但扶持一下造反势力,恶心对方还是可以的,说不定就成了呢。
“凌霄盟……万圣窟……”
周承运将紫玉令牌放在桌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陷入沉思。
沈万三继续补充道:“那道人还说,凌霄盟在县级以上的城池中都有驻点。”
“若陛下有意合作,可持此令牌前往就近的驻点,凌霄盟可以提供一些情报支持和有限度的修行资源。”
孙传庭皱眉道:“天上不会掉馅饼,凌霄盟此举,怕是想将我等当作棋子。”
王守仁微微颔首:“确实如此。”
“不过,眼下我们根基尚浅,若能借势发展,倒也不失为一条捷径。”
周承运沉吟片刻道:“劳烦爱卿,把那门功法写下来看看。”
沈万三恭敬应命,取来纸笔,将紫玉令牌中记载的功法快速誊抄下来。
周承运接过后,仔细阅览了一遍:
“天地有灵,万物有性。采灵植根,道种自生……”
功法名为《玄元聚灵》,是个残篇,字数不多,只有前三个境界的描述:
种灵、养灵、唤灵。
这三个境界,其实本质上是在干一件事,让‘人’与‘灵’结合,从而踏上修行之路。
此外,书中还提到过一嘴。
上古时期灵气浓厚,天材地宝的层次,也要比现在高出不知多少。
那时的修行者,种灵、养灵、唤灵只能算作一个境界:百日筑基。
毕竟不需要温养,也不需要激发灵性,种灵这个过程,大多数人只需百日便可完成。
然今灵气稀薄,天材地宝的层次也远不如前。
为了达到应有的效果,必须要补全、激发其灵性,百日筑基便被拆解成了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