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入大唐要我修仙 第5章 命案线索

作者:作家dOWV0l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3:34
最新网址:www.biquw.cc

凭借对长安城坊布局的深刻记忆,得益于现代唐长安城考古研究,李逸避开主干道,在迷宫般的小巷中穿梭。他刻意在几处水井旁停留,用井水冲洗掉身上的尘土和可能沾染的特殊气味,并撕下外袍一角简单处理了在暗道中刮破的伤口。抵达波斯邸时,他已是一个略显狼狈、风尘仆仆的普通行商模样,用身上仅有的几枚铜钱和一支在现代微不足道、在此刻却显得新奇的圆珠笔作为抵押,要了一间最便宜的阁楼房间。

关上门,疲惫如潮水般涌来,但李逸强迫自己冷静。他摊开旅邸提供的劣质纸张,开始梳理:

1.死者关联:所有死者均涉开元五年梅妃“巫蛊案”。梅妃之死绝非表面病逝,且牵涉甚广。

2.凶手手法:

薛九娘(假):使用幻术、离魂咒(道门禁术),模仿“梅妃冤魂”按北斗七星位置杀人,目标是太子党核心王琚之前的官员,旨在栽赃嫁祸,引发太子对玄宗的猜忌。

真凶:在王琚案中出手,手法模仿薛九娘但留下破绽(男子、身高、跛足),目标明确指向王琚,杀人灭口?还是另有目的?其与薛九娘是同一阵营的不同执行者,还是第三方势力?

3.玉真公主:她的深度介入、对宫廷秘辛的熟知、以及暴露身份后的坦然,都显示她绝非普通修道公主。她对李逸的信任和最后的警告,分量极重。

4.自身处境:被诬陷为杀害朝廷命官的凶手,金吾卫通缉。唯一的“盟友”玉真公主自身难保(被软禁或更糟?)。张巡可能受牵连,张说态度不明。

李逸的目光落在“道门禁术·离魂咒”上。他对道术的“特别造诣”在此刻并非指高深法力,而是作为历史研究者对道教典籍、符箓、仪轨的深刻理解和一种奇特的、近乎本能的“感应”能力。他能“看懂”那些符文的含义,能模糊感知到道术施展后的能量残留,甚至能凭直觉判断某些道术的真伪和流派。这能力在他穿越后日益明显,也是他在玄都观初遇玉真时,能隐约察觉她道法精纯的原因。

他回想起玉真公主在凉亭中谈及梅妃案时,眼中一闪而过的冰冷与……悲伤?一个大胆的念头浮现:梅妃之死,是否与玄宗追求长生有关?“巫蛊厌胜”是常见的政治构陷罪名,但结合这个时空“三清显圣”的异常以及玉真公主的敏感反应,是否意味着梅妃触及了玄宗长生计划的核心秘密?这个念头让李逸不寒而栗。如果皇帝的终极目标是长生,那么一切阻碍,哪怕是宠妃,都可能被无情清除。

三天时间,李逸如履薄冰。他白天化身胡商学徒在西市打探消息,夜晚则研究离魂咒的符文,试图找到施术者的蛛丝马迹,并默默绘制长安城地下水道和隐秘路径的草图。

外面消息很糟糕,玉真公主因“擅闯官邸、干涉朝政”被圣人下旨禁足于玉真观,由内侍省严密看守。对外宣称是“清修”,实为软禁。印证了她的警告,但至少性命无虞。

李逸被正式海捕,罪名是“勾结妖人,谋害朝廷重臣”。张巡受牵连被罚俸,闭门思过。张说保持沉默。

王琚之死被定性为“梅妃余孽作祟”,太子悲愤异常,矛头隐隐指向宫中。

薛九娘踪迹全无,仿佛人间蒸发。

第三天酉时,李逸精心伪装,提前一个时辰来到西市胡玉楼。这是一座三层高的胡风酒楼,鱼龙混杂。他选择二楼临窗的雅座便于观察和撤离,点了一壶浊酒,几碟胡饼,目光警惕地扫视着楼下熙攘的人群和通往三楼的楼梯。

酉时一刻,一个头戴宽檐帷帽、身着普通青色襦裙的身影出现在楼梯口。虽遮住了面容,但那挺拔的身姿和行走间隐隐流露的出尘气质,让李逸一眼认出——是玉真公主!她竟真的设法脱身了!

玉真公主径直走到李逸对面坐下,摘下帷帽,露出一张略显憔悴但眼神依旧锐利的脸庞。她迅速低声道:“此地不宜久留,长话短说。我时间不多,高力士冒了风险才帮我出来半个时辰。”

“公主殿下,您受苦了。”李逸真心道。

“叫我玉真。”她纠正道,语气不容置疑,“宫内情况复杂。我被禁足,反而让一些人放松了警惕。关于王琚之死,我查到关键线索。”她取出一小块染血的暗金色金属碎片,边缘锐利,刻有半个狰狞的睚眦纹饰!“这是在王琚伤口深处发现的,金吾卫遗漏了。”

李逸接过碎片,入手沉重冰冷,那丝精纯古老的邪异“炁”比鲛绡更清晰!他脑中瞬间闪过离魂咒符文中几个凶戾的兽形符号,竟与此睚眦纹神似!

“此物凶煞!持有者必非常人!”李逸凝重道。

玉真公主点头:“此乃‘睚眦令’残片!是前朝酷吏周允元的标志信物!”

周允元?李逸飞速检索记忆。此人是武则天时期著名酷吏,与来俊臣齐名,以罗织罪名、构陷忠良著称。神龙政变后,武周倒台,来俊臣等被诛,但周允元却神秘失踪,传闻他早被秘密处决或隐遁江湖。若其尚在人世,如今该是六十许的老人。

玉真公主继续道:“周允元当年深得则天皇帝信任,掌管‘内卫’,精通刑讯、幻术乃至邪法。神龙年后销声匿迹。但这睚眦令不会错!而且这鲛绡,”她指向之前给的碎片,“开元五年梅妃案后,圣人曾赐予办案‘有功’之人,其中一人就是时任大理寺少卿的张锡!而张锡,正是周允元早年一手提拔的门生!张锡三年前已病故,但其家族仍在长安!”

线索串联!周允元这个本该消失的武周余孽,利用其门生故旧的资源,借梅妃案做文章。一方面搅乱朝局报复李唐,另一方面灭口知情者!薛九娘很可能是他操控的棋子或烟雾弹。

“我们必须找到周允元!他是破局关键!”李逸道。

玉真公主却摇了摇头,眼神望向窗外渐渐暗下的天色和隐约可见的星辰:“找到他固然重要,但眼下更急迫的是你。你的通缉令遍布全城,张说那里暂时指望不上。我需要你去做一件事,只有你能做到,也唯有此事能为你洗刷冤屈,并引起‘那个人’的注意。”

“何事?”

“参加今秋的进士科考。”玉真公主语出惊人。

“什么?我现在是通缉犯!”李逸愕然。

“所以你需要一个新的身份。”玉真公主从怀中取出一份度牒和一份户籍文书,“这是‘李慕玄’,洛阳玄微观道士,师承司马承祯真人,奉师命入京游学。度牒是真的,户籍文书足以乱真。我会安排你进入考场。”

“可是...”

“没有可是!”玉真公主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科举是圣人最看重的抡才大典,考场由圣人和宰相亲自主持,戒备森严,反而是最安全的地方。更重要的是,我要你在殿试上,做一件事。”

她凑近李逸,声音压得更低,几乎微不可闻:“我要你在策论中,巧妙融入你对‘三垣星象异动’与‘国运关联’的见解,特别是…紫微垣帝星之侧,那颗忽明忽暗、渐成威胁的‘客星’。你懂星象,知道怎么做才不显得妖言惑众,又能引起圣人的警觉和兴趣。圣人笃信道教,尤重天人感应。若你能在策论中展现不凡见识,加之你‘李慕玄’的道士身份,圣人必会召见!这是你洗脱罪名、进入权力核心的唯一捷径!也是我们扳倒幕后黑手、查明真相的关键一步!”

李逸心中巨震。玉真公主的计划大胆而疯狂,但确实抓住了关键——唐玄宗李隆基!只有获得这位最高统治者的关注和信任,才能破局。而她对李逸星象知识的利用,以及对玄宗心理的精准把握,显示了她深谙宫廷政治之道。她不仅仅是一个修道者,更是一个敏锐的政治家。

“我明白了。”李逸深吸一口气,接过度牒和文书,“我会去考。但公主,您回去后务必小心。周允元阴狠,他既然敢对王琚下手,难保不会...”

“放心。”玉真公主重新戴上帷帽,露出一抹清冷的、带着挑战意味的微笑,“我是李持盈,今上的妹妹,司马宗师的弟子。想动我,没那么容易。记住,考场上,你就是李慕玄,一个一心向道、忧心国运的方外之士。我们…后会有期。”她深深看了李逸一眼,转身迅速消失在楼梯口。

李逸握紧手中的睚眦令残片和度牒,望向窗外。长安城的灯火次第亮起,如同天上的繁星。开元八年秋,他将以“李慕玄”的身份,踏入这帝国最高级别的考场。而他的答卷,将不仅仅关乎功名,更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博弈,一场指向帝国心脏、指向长生之谜、也指向他与那位公主未来的豪赌。紫微垣的帝星旁,那颗“客星”的阴影,似乎在他眼中变得更加清晰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