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兄封我戾王?称朕明中宗 第9章 论民心

作者:一时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4 12:26:20
最新网址:www.biquw.cc

面对周航前两日的大肆宣扬却不作为,一方面是因为朱祁钰确实需要先将马顺和锦衣卫这个情报机构收入麾下。

另一方面也是有意而为之。

自古以来,在守城战中民心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历史上明明还未到弹尽粮绝之时却从内部分崩离析的案例比比皆是。

所以兵家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得出了“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想法。

在朱祁钰看来,而民心也可粗略分为两种。

一种以仁善亲和之名,使其受群众之爱戴。若能真心以民为本,则所受的支援如潮水般源源不断,支援的群众如野草般,遇到春风便疯狂蔓延。

而另一种,则以强硬铁血为标签,令天下众人听自己号令。

一来世人大多畏威而不怀德,见小利却忘昔日恩,因此才有升米恩斗米仇。

二来愚昧无知者众多,只会盲目顺应他人之选择。

虽然朱祁钰曾经见识过第一种的魅力与震撼,但是平心而论,他自认为没有那般的能力与魄力,在这个时代的局限性之下更是无法复刻,只会是东施效颦。

相对之下,强硬铁血的道路见效更快,同时也更容易。

这第二条路,才是他为自己一开始就做下的抉择。

可郕王这个名号在京城一直是默默无闻,百姓最多只知其名号,对朱祁钰这个人大多毫无了解。

若是真的大军压境了,有多少百姓会相信一个一无所知、临时担起责任的人呢?

但朱祁钰前身有的资源又十分有限,根本不可能通过那些的渠道,渲染出他想要呈现的形象。

而周航,正好为宣传提供了渠道。

无论在哪个时代,娱乐八卦都是最容易流传的消息,尤其是所谓的‘皇家秘闻’。

所以周航第一次与朱祁钰争锋相对的消息,其本身的易传播性,加上在多方的推波助澜之下,在坊间传播的飞快。

后世娱乐圈的例子告诉朱祁钰,怎么红的不重要,红了才重要,毕竟黑红也是红!

只有先让京城的百姓知道有自己这么一号人物在监国,代为执掌权柄后,才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所谓的‘民心’。

既然已经‘黑红’了,那下一步便是洗白自己,将懦弱无能等标签彻底从自己身上摘去。

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往往来自于意想不到的反转。

所以在故事的结尾,唯唯诺诺的废物王爷变得强硬甚至狠厉,而看似不畏皇权的士兵却敢怒不敢言才是朱祁钰一早给自己写好的剧本。

只是周航暴怒之下的出手,真的是让朱祁钰始料未及。

不过正好,朱祁钰用周航的鲜血将郕王这两个字浇铸成了铁血的代名词。

“重生过来后,三次赌命了吧。”

朱祁钰在心中感叹着到大明短短四天却已经遭遇的多次危机。

在清宁宫时太后的闻讯,茶室之中马顺架在自己脖颈上的利刃,以及刚刚周航愤怒之下的出手。

每一次都是宛如在悬崖之上走钢丝那般惊险。

没人愿意时常将自己的性命作为筹码,只是局势所迫不得不如此啊。

在没有资本的时候,只能以身入局成为筹码来博得一线生机了。

况且即便是撑过了也先的大军压境,日后的夺门之变仍是悬在头上的利刃。

如今城中不过才与王振党、太后党接触一二已经是如此凶险,若是等到日后夺门之变之时,朝中局势更是错综复杂。

如果不趁现在局势尚在自己控制范围中的时候扩大自己的资本,日后再有如此良机可不容易。

虽然直接将周航的手臂斩断显得过于凶残,但是如今的情形下,凶名大有益处。

随着朱祁钰不断地思考总结着过去的设置与部署,他们一行人也终于见到了大明朝,甚至可能是世界上如今最成建制的枪械化部队,神机营。

只是相比于诺大的军营,营中不论是操练的士兵还是巡逻的士兵都显得人数稀少,放眼望去人迹寥寥。

朱祁钰虽然知道大军出征带走了三大营的大多精锐,可是见到如此人去楼空的一幕还是感到惊讶。

“神机营还是三大营中抽调人数最少的了,三千营和五军营的情况只会更加糟糕。”

“仅仅如此数千人,真的能够抵御住也先的铁骑吗。”

但旋即清了清脑袋,他明白事情要一步步来,当务之急是先挑二百老兵出来帮自己训练即将到来的八百新兵蛋子。

在神机营如今最大的千户去组织集结众人的时候,朱祁钰饶有兴致的打量着这里的一切。

这个时代的枪:火铳,还是最为原始的状态,甚至按照后世的定义,这口径应该算炮了。

这铜制的火铳长约三十五六厘米,口径高达三厘米,其中三分之二是用来装填弹药的前膛,而尾銎(铳柄接口)末端中空,可以插入木制手柄,外沿加铸了铁箍加固,防止开裂。

朱祁钰上手掂量了一下,感觉这个火铳重量不轻,约莫有个五六斤的样子,在手中并不能如臂使指。

但毕竟是两世为人第一次摸到这类东西,朱祁钰心中还是难免有些激动的,况且日后抵御也先还得依靠火铳呢。

只是与沈川沟通一番后才得知,如今这火铳的威力与射程还是甚至都还达不到朱祁钰心中的猜测,若是平射射程只有两三百步,大约400米左右。如果选用仰射的方法或许能勉强达到600米的水平。

朱祁钰很想改进一下这些神兵利器,只是实在是超出了他的知识范围之外。

不似其他的的穿越者精通这类知识,他唯一能想到增强火铳威力的只有那一硝二磺三木炭的口诀。

如今即便是传授给匠人让其研发新的火药,时间上恐怕也是来不及的。

所幸在他的设想之中就没打算出城作战,既然打不到对面,那就等对面自己靠近城墙!

况且这不是还有口径更大,射程更远的重器吗!

朱祁钰看向放置在更深处,炮膛那能装下一个冬瓜的碗口铳。

作为红衣大炮的前身,虽然还远不能将其拉到开阔战场上使用,但是在京城弹药充足的情况下,绝对能让瓦剌损伤惨重,若是能复刻当年钓鱼城的神奇,一炮把也先给崩了那更是再好不过了。

只是不论大炮还是火铳,战争的关键依旧是人。

便是刀剑再利,将其给予一稚嫩小儿,非但不能斩将立功,反而容易划伤己身。

如今便是需要那两百老兵发挥作用的时候了,尽可能快的将新兵从懵懂的儿童成长为虽然青涩但能有所作为的少年。

只是当他看到沈川带来的一众老兵,不禁暗自瞠目结舌。

虽然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可是他要的老兵,也不能这么老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