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这是我做的养猪计划,准备等吃完晚饭再和你们商量的。”
王建安将本子往旁边挪了挪,避免面汤洒到本子上,继续说道:“我仔细算过账了,把要卖的粮食拿来喂猪,比光卖粮食划算得多!一年下来,起码能多挣几百块!”
王太平闻言放下了筷子:“哦?你详细说说看。”
“我想的是今年我们养杂交猪,这种猪长得快,也长得大,用饲料喂的话半年就可以长到200斤,黑猪儿一年都长不到200斤。
成本我也算过了,所有饲料都买的话,养一头猪要花160块左右,出栏能卖240块左右。”
王太平眉头微蹙:“等一下,今年过年之前卖的猪是9角钱一斤,你咋个算出来的240块?”
“我按1块2算的,按照这两年的趋势,今年猪肉还要涨价。
还有一个事,听说今年要全面取消猪肉统购统销了!,到时候猪肉价格肯定更要上涨。
前几年蓉城试点的时候就涨了。这样算下来的话一头猪就能赚至少80块钱,养10头猪就能赚800块!”
这时张玉清和儿媳端着煤油灯走了进来,将灯放在正聊得起劲的父子中间:“面都要憨成一坨了,有啥子吃完再说。”
“要得要得。”王建安赶紧拿起筷子搅了搅碗里的面,大口吃起来。
吃完之后张玉清和儿媳去厨房收拾洗碗。
王建安挪了挪凳子,凑到父亲身边:“爸,杂交猪不能养密了,一个猪圈就养两头就好了,我们猪圈只养得了4头猪,等大哥回来了和他商量下,把他的猪圈也拿来养杂交猪。”
王太平皱了皱眉头:“建安啊,刚才你说给猪喂饲料,你晓得现在猪饲料好多钱不?跟米一个价!”
王建安知道父亲的顾虑:“爸,放心,我们不买配好的成品饲料,我们自己配!用酒糟和玉米当主料,再掺些青饲料,能省下一半的玉米!
酒糟镇上便宜得很,几厘钱一斤。现在会弄这个的人少,没人跟我们抢。
大致的法子我知道,就是些细节还得弄明白,明天我就去镇上畜牧站找专家请教。”
王太平脸上仍有疑虑:“酒糟饲料……怕是不好弄哦?去年一大队有人弄过,结果猪都遭毒倒了……”
“那是他们没保存好,我弄的时候肯定会注意这些的。”
王太平沉默了一会儿,看着儿子热切的眼神,缓缓道:“你这差不多要把家底都投进去,万一,我是说万一,出了岔子,咋个办?”
“爸,就算真的出现了万一,顶多把钱赔完,再差能比我小时候差吗?而且你要相信我的眼光,我们王家人有这个天赋的,当年爷爷能在那个年代赚到那么多钱,现在我也能!”
王建安并没有和爷爷生活过,但是经常听父亲提到,每次提起时父亲都是一脸的向往。
以前爷爷做生意赚了很多的钱,在十里八乡都是说的上话的人,后来还被委任为了保长,只是没当几天,就解放了。
王太平听到儿子的话也是一怔,沉默良久后叹了口气:“唉,等会儿我和你妈商量下吧。”
听到这话,王建安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母亲一向最疼他,只要他认准的事,母亲几乎没有不支持的。
第二天王建安起了个大早,到厨房时母亲正在烧火煮稀饭:“妈,我不吃饭了,今天有事要去镇上,我要去赶车了。”
“等会儿。”张玉清从锅里捞出两个鸡蛋,将米粒洗干净后递给王建安:“早饭还是要吃的,记得买谷子回来哈。还有,好好搞,妈相信你!”
在垭口等了几分钟,破旧的班车摇摇晃晃驶来。
两块钱的车费,在这个年代不算便宜,如果不是赶时间,王建安宁愿走3个多小时。
半个小时后汽车到达保镇,王建安下车直奔农技站。
王建安诧异的看着农技站外拥挤的人群,心想怎么这么多人来买水稻种子。
挤入人群,才听清工作人员扯着嗓子喊:“大家不要挤,都买的到……”原来今天是冈优22号水稻第一天开始售卖,来得早不如来的巧。
买到谷种,王建安又马不停蹄赶往畜牧站。和农技站的火爆相比,畜牧站显得格外冷清,只有几个工作人员在。
这年头,农村搞规模养殖的凤毛麟角,来咨询技术的人自然寥寥无几,技术人员更多是主动下乡去推广。
见到有人进来,一名年轻的男子热情的将王建安迎到屋内:“同志,有什么事?”
王建安连忙握手:“我叫王建安,我来是学习怎么用酒糟配猪饲料,请问您贵姓?”
“李杰明。”男子笑着回答,“其实这段时间站里都安排人下乡,可能会去你们乡宣讲的。”
“我是高龙乡的,离镇上有点远,所以我就自己跑过来了,我大概听说过酒糟配猪饲料是怎么回事,就是不知道具体的配制比例。”
“你准备养什么品种的猪?还有准备养多少头?”李杰明一边询问一边走向旁边的玻璃柜。
王建安见状起身跟了过去:“我准备养10头白皮杂交猪。”
闻言李杰明双眼一亮,随后从玻璃柜中拿出两本书转身问道:“你念过书哇?”
见王建安点了点头,李杰明将其中一本较厚的书递给王建安道:“这本书是讲怎么养殖良种猪的,包括如何杂交,母猪的护理,小猪仔的喂养等。”
随后又将另一本薄一点的书递给王建安:“这本书是讲怎么配置猪饲料的,里面就有几章讲了如何用酒糟配置猪饲料。
酒糟的发酵,各种原料的比例都有,还有出现酒精中毒的处理办法等。反正来咨询的人也不多,这两本书你都可以带走。”
王建安喜出望外,连声道谢。他本带了纸笔准备抄录,没想到竟能直接带走现成的书,真是运气好!
将书揣进包里,王建安掏出一包红塔山递给李杰明:““李工,太感谢了!还有个事,镇上现在有猪仔出栏吗?”
李杰明推脱一阵接过烟放进裤包:“你来得巧,去年刚培育出了三元杂交猪,比二元杂交的更优质,今年因为要推广,出栏比较早,而且买良种猪仔政府还有补贴,你可以去镇边上的国营农场看看。”
“三元杂交猪?”王建安以前只知道杂交猪,没想到还分二元三元。
见王建安满是疑惑,李杰明解释起来:“我们本地都是黑猪,后来从国外引入了更长肉的长白、大约克和杜洛克,你们前几年养的就是这三者之一和本地猪杂交的二元杂交猪,三元杂交就是二元杂交之后再和另一个纯种猪杂交,三元杂交猪长得更快,正常的话五个多月就能出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