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刺耳的警报声中,红色警示灯开始在整个科学院走廊里旋转闪烁。厚重的防爆门缓缓降下,将整个科研基地与外界彻底隔绝。
然而令人诧异的是,实验室里的白大褂们只是略微抬头看了眼警报灯,又继续埋首于各自的显微镜和数据终端前——在这个经常进行机密实验的地方,突如其来的封锁早已是家常便饭。
杨宇航的手指在通讯器上悬停了片刻,最终还是按下赵建国的号码。
电话接通后,听筒里传来赵建国带着浓重鼻音的抱怨:“小杨啊,你看看现在都几点了?我这把老骨头刚吃完降压药准备睡觉呢!“
作为气象学界泰斗,赵建国虽然已经七十有三,但声音依然洪亮如钟。杨宇航能想象电话那头,这位脾气火爆的老院士一定正皱着眉头,花白的头发像炸开的蒲公英一样支棱着。
“赵老,实在抱歉。“杨宇航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仿佛对方能透过电话看见自己似的。
“我们收到了一份关于气象控制技术的文件,初步判断...很可能是真的。“
电话那头突然陷入诡异的沉默,接着是窸窸窣窣的穿衣声。
“我马上到。“赵建国的声音陡然严肃起来,完全不见方才的困意,“在我到之前,谁都不准碰那份文件!“
不到四十分钟,赵建国就风风火火地冲进了科学院顶层会议室。推门而入时,他的藏青色中山装还沾着夜露,鼻梁上的老花镜歪歪斜斜地挂着。
十几位白发苍苍的院士像摩西分海般迅速让开一条通路,他们交头接耳的议论声在看到赵建国凝重的表情后戛然而止。
老院士几乎是把脸贴在了显示屏上,布满老年斑的手指随着阅读不断颤抖。当看完最后一行时,他突然直起腰,身后的真皮转椅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
“发件人是谁?“赵建国的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每个字都带着金属般的冷硬。
杨宇航的喉结滚动了一下:“技术部门正在追踪。“
“用天眼系统!调用北斗卫星!“赵建国猛地拍向桌面,震得咖啡杯里的液体溅出几滴,“这份文件要是真的,价值足以改变人类文明进程!“
就在科学院乱作一团时,甥寇正在为工厂的开业,其他的事情已经办理完成,只剩下工厂短视频账号还没有注册。
甥寇的指尖在手机屏幕上轻轻滑动,工厂惨白的LED灯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他对着空荡荡的厂房环视一周,突然咧嘴笑了——那笑容像是撕开了一道口子,与他年轻的面容极不相称。
“快手...抖音...B站...“他喃喃自语着,手指在应用商店里随意翻动,最后选择了快手……注册时在用户名一栏毫不犹豫地输入:“小机友“。
随后录制了第一个视频。
甥寇站在工厂的大门前,抬头望着那块崭新的招牌——“寇天科技。”
黑底红字,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
他掏出手机,点开刚注册的快手账号——“小机友”。这个ID是他早就想好的,没人知道为什么一个造手机的会起这样的名字,但甥寇喜欢这种违和感。
“第一支视频,就从这里开始吧。”
他按下录制键,镜头对准自己——一个十八九岁的年轻男人,穿着简单的黑色工装,头发略有些凌乱,左眼下那道月牙形的疤痕在阳光下若隐若现。他的笑容很淡,甚至有些漫不经心,但眼神却锐利得像是在审视什么。
“大家好,这里是寇天科技。”他的声音不高不低,带着点随意的沙哑,“今天带你们看看我的工厂。”
镜头转向工厂内部——宽敞的车间里,流水线整齐排列,机械臂安静地待机。
整个车间,一个工人也没有。
整个画面干净、冷峻,甚至有些科幻感,完全不像是一个初创小厂的内部。
甥寇边走边拍,偶尔停下来介绍几句:“这是我们的主板检测区……那边是整机组装线……”他的语气平淡,仿佛只是在聊家常,但画面里的细节却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某些设备上的铭牌被刻意模糊,角落里偶尔闪过一些不属于普通手机生产线的仪器。
视频的最后,他站在工厂最深处的金属门前,没有推开,只是对着镜头笑了笑:“下次,带你们看点更有意思的。”
然后,黑屏。
视频上传后,播放量增长得很慢,毕竟一个新账号,没流量很正常。但甥寇并不着急,他关掉手机。
刷起了视频。
“赵院士,查到了,是……是……A市的一个刚满18岁的一个少年,他……他……刚开了一个手机制造厂……”
“想办法联系他……”
赵建国震惊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