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别怕,嘉靖才筑基期 第10章 阁老“高见”

作者:岩浆养丁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3 22:45:01
最新网址:www.biquw.cc

……

在嘉靖那里开完会,没一个人找李春芳,他也乐得清闲,专心回去写《西游记》。

高拱和张居正则先行来到裕王府上,在徐阶和赵贞吉私下商量对策的时候,将嘉靖的决定汇报给了裕王。

裕王的心情在听到高拱和张居正的汇报后,一下子从谷底飞升到了顶峰。

海瑞此人是他举荐的,在其他人和皇上看来海瑞就是他们太子党的一员,至少也是个先锋小将。

昨夜得知皇上在看了海瑞的贺表后大怒,他吓得快把遗言都想好了。

裕王心里实在慌得不行,就把闲着的张居正叫来问询详情,当时张居正还建议他不要轻举妄动。

“越是危急关头,越要保持镇定,不能让皇上看出来自己的担忧,只有装作漠不关心,才能撇清自己的嫌疑,也才能撇清海瑞结党的嫌疑。”

“只要让皇上相信海瑞的行为纯属个人突发奇想,背后没有任何阴谋,那么海瑞便无性命之忧。”

没想到今天高拱和张居正居然主动来见,这两个人的水平裕王自然是清楚的,既然敢在这个时候过来,必定是有不得不来的理由。

裕王十分高兴地迎了上去。

张居正面色凝重,将皇上不仅不抓海瑞,反而要给海瑞和王用汲,升官的事讲给了裕王。

一听到父皇不抓海瑞,裕王紧张了一天一夜的心情立刻欢快无比,这岂不是意味着父皇不会找自己的麻烦了。

“王爷,皇上还给我们看了海瑞写的奏疏,可否给臣纸笔,让臣给王爷写下来。”

张居正不愧是神童,只看了一遍,就把《治安疏》一字不差地给裕王默写出来。

裕王捧起纸,一边读一边若有所思地在旁边批注。

他的反应也很有意思,身为儿臣,对这种詈骂君父的言论自当愤恨,可他身为大明的储君,却又不得不感叹海瑞实乃国之利器。

毕竟是当了三十几年的储君,看完《治安疏》的裕王立刻意识到了不对,问道:

“父皇不会是在试探我们的意见吧?”

裕王没有亲眼看见嘉靖的表现,所以还停留在上个版本。

“看皇上那一反常态的样子,的确是真心想要给海瑞升官,这点我和太岳的意见是一样的。”高拱自顾自地端起桌上的茶喝了一口。

裕王听到自己的老师这么说,心中才终于放心下来,缓缓在主座坐下,同时也招呼其余两人坐下。

躲在屏风后面的裕王妃听得目瞪口呆,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那个爱讲谜语,疑心重重,猜忌心极重的嘉靖居然一夜之间转性了!

气氛渐渐祥和起来,张居正抓住机会给裕王提醒:“那海瑞的确是我大明朝的一把利剑,不过是把双刃剑。”

裕王和高拱原本舒缓的眉头又紧皱起来。

高拱直勾勾地盯着张居正波澜不惊的眼睛,似是在质问他到底什么意思。

“面对贪官污吏,地方豪强,海瑞刚正不阿,敢于和任何违反原则的人做斗争,这是他有利于国家的地方。”

“但是从治理国家的角度来看,此人又过于无情,墨守成规。”

“殊不知这世上本就没有两全之事,过于追求理想和完美只会陷入死路。改革必定伴随着牺牲,面对非常之情况,海瑞很可能不会理解我等苦心,甚至反过来与我们为敌。”

“当初浙江改稻为桑的时候便是如此,他海瑞只在乎一县之百姓,却没想过如果将计就计,让灾民闹出大动静,严党就此垮台,所能拯救的百姓又何止一两个县!”

“太岳说的有理。”徐阶正好赶过来,听见了张居正的评价。

朝裕王行过礼,他接着说:“海瑞这个人要用,但是要在安全的范围内用。”

“徐阁老的意思是?”

“我已经和孟静商量过了,皇上发话,我们不能不照办,明天内阁就拟票,封海瑞为户部尚书,内阁大学士。”

“但同时,孟静的职位依然保留,海瑞的所有行动都会在我们的监督下进行。这样一来,我们原本的工作不会受到海瑞搅局,以往难办的事情却可以交由他来处理。”

严党在的时候,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徐高张三人可以暂时放下嫌隙合作。如今大局已定,高拱和徐阶的政见素来不和,这首辅的位置便成了新的“严党”。

那赵贞吉是他徐阶的学生,皇上的本意明明是要让赵贞吉卸任,削弱徐阶的势力,这对高拱来说当然是好事。

可若按照徐阶的解释,保留赵贞吉的官职,对高拱来说肯定不如前者有利。

“好!”张居正连连称赞,“既不违背圣上旨意,又能牢牢把控大局,还能利用契机解决既有难题,真是一举三得!”

当然,他们也不是单纯在玩文字游戏,敢这样做是有原因的。

第一,嘉靖实际上没有指出赵贞吉犯了什么错,身为正二品大员兼内阁大学士,就算是皇帝也不方便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撤去他的职务,何况他的植物还是嘉靖亲自任命,真要撤了不是打自己的脸吗?

第二,外朝的文官集团本就在想办法和皇帝争权,玩文字游戏未尝不可视作是一种示威行为,测试嘉靖的底线。

第三,在他们看来,嘉靖的年龄在那里摆着,身体也一日不如一日,现在帮裕王越多,将来裕王上位,新皇雅政,自己能捞到的功赏自然越多。

裕王本就是个没主见的人,听到两人这么说心里也对这个海瑞起了嫌隙,于是高涨的情绪平静下来,点头同意了这个方案。

高拱眼看局势不对,心里越来越急:

“徐阁老打的真是一手好算盘,赵贞吉是他徐阶的弟子,海瑞不是,他便公然曲解圣意,装的一手好糊涂。”

“都似他这般任人唯亲,那还要科举选拔有何用处?”

稍微修饰了一下言辞后高拱说道:“王爷,海瑞毕竟帮过我们,从他写的《治安疏》也可以看出来……”

高拱有话要说,徐阶和张居正却没给他机会。

“王爷,这种时候我等不宜频繁出现在您的府上,如果没有别的吩咐,我们就先走了。”

“也好,内阁和六部公务繁忙,几位都是我大明朝的国之栋梁,朝中不可少了几位。”

于是三人匆匆离去。

“王爷!”裕王妃表情凝重,快步走到大堂。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