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盼 第2章 桥下水涨

作者:蜜汁行者 分类:短篇 更新时间:2025-07-03 17:47:30
最新网址:www.biquw.cc

雨水持续下了三天三夜,将整个七月浸泡得发白。我趴在窗台上,看檐角滴落的水珠在泥地上凿出一个个小坑。父亲蹲在门槛外卷烟,烟丝受潮了,他不得不反复划着火柴。突然村口传来喧哗声,几个穿着雨衣的人影在雨幕里晃动,声音断断续续飘进院子:“东大桥...淹了...堤上能洗澡...“

父亲划火柴的手顿住了。火光照亮了他眉间的皱纹,像被雨水冲刷出的沟壑。他转头看我时,眼睛里跳动着罕见的亮光,那是我后来才明白的光芒——一个成年人突然找回童年特权时的窃喜。

二八自行车的链条在雨中哗哗作响。父亲简单擦拭了横梁,并示意我上车。我蜷在他胸前,闻得到雨衣带着的泥土味,混合着他脖颈上热烘烘的汗酸。车轮碾过泥泞的村道,溅起的泥点子在我们身后开成一串灰褐色的花。

河水已经吞没了石桥的栏杆。浑浊的水面漂浮着树枝和树叶,偶尔闪过一抹银白,是翻肚的鱼。大堤变成了新的河岸,男人们光着膀子站在没膝的水里,像一群突然获得赦免的囚徒,用夸张的肢体动作划开水面。他们的笑声在河谷里回荡,惊飞了躲在杨树林里的白鹭。

父亲把自行车靠在老柳树上。柳枝垂进水里,像许多绿色的钓线。他脱掉平时劳作的白色背心时,我注意到他后背有明显的黑白两种色调,那是整年在太阳暴晒下劳作的痕迹。

“就在这儿玩。“父亲划出一步见方的水域,用脚底蹭掉水底的碎石。我的小腿刚触到水面就缩了回来——河水比想象中凉得多,带着地下深处的寒意。父亲大笑,捧起一掬水浇在我背上。那凉意像条小蛇,倏地钻进脊梁,又变成千万根细针在皮肤下游走。我尖叫着跳起来,却主动扑进了下一个浪头。

因为水的水平低洼,不需要泳圈,而父亲的位置离我有段距离。我在这水坑里使劲儿的踩水,看不远处水波把父亲的倒影揉碎又拼合。他的身影在粼光里变形,时而高大如桥墩,时而佝偻似虾米。有那么一瞬间,水流将他的脸推到我脚下,我踩碎了这个虚幻的父亲,笑得呛了水。

太阳不知何时出来了。水珠在我胳膊上凝成晶亮的颗粒,随动作滚落。父亲教我用手掌劈水面,看银线跃起又消散。我们比赛谁溅起的水花高,他故意输给我,却在每次落败后突然把我举过头顶。我湿漉漉的脚心踩在他肩膀上,看见远处的麦田闪着新绿,更远处是村里升起的炊烟,细得能被风吹散。

玩累了,我们坐在被晒热的堤岸上晾身子。父亲卷烟时,水滴从他发梢落到烟纸上,洇出淡褐色的花纹。我捡了根树枝,在泥地上画大桥被淹的样子,却总画不好拱形。父亲接过树枝,三两下就勾出了桥洞的曲线。他的手很稳,那些线条让我想起他修机器时画的图纸。

衣服半干时起了风。父亲把外衣裹在我身上,自己只穿着湿背心。自行车前杠露出磨得发亮的铁管。我坐上去时,屁股感到微微的烫。父亲蹬车的动作比来时轻快,链条唱着不一样的歌。

“都长这么高了呀。“他的声音混着风声从头顶传来,“啥时候你能带着你爸我去呀?“

我没有回答。那时我五岁,还不懂这句话里藏着多少期待。我的注意力被路边水洼吸引,那里有云彩的碎片在游动。父亲也没再说话,只是把下巴轻轻搁在我发顶。他的胡茬刺得我痒痒的,混合着河水、汗水与阳光的气味,像某种特殊的火漆,将这个下午封存在记忆里。

回家路上经过小卖部,父亲用兜里潮乎乎的毛票买了两根冰棍。我们站在屋檐下吃,糖水顺着木棍流到手上,引来几只蚂蚁。父亲把自己那根也给了我,说大人不怕热。那天的事,父亲让我保密,说不能告诉我妈,这是我们父子俩的秘密。

暮色四合时,我们回到了院子。母亲正在晾最后一件衣服,看见我们滴水的头发,只是叹了口气,转身去灶台添了把火。那天晚饭有炒鸡蛋,父亲吃得也高兴。灯光下,他的眼睛亮得像桥下的水面。

如今那座石桥早已改建,混凝土桥墩再不会被淹没。父亲离开后,我骑车经过新桥时,总错觉看见一个穿白色背心的男人,正弯腰给擦拭自行车横梁。风里传来虚幻的水声,是三十年前的浪花在拍打记忆的堤岸。

有时我会想,如果当时能回答父亲那句话,该说些什么?也许该说“明天就带你去“,或者“等我学会骑大自行车“。

但五岁的孩子只懂得抓住眼前的快乐,就像抓住水里闪烁的光斑。而父亲要的,或许根本不是答案,只是那个共同的、湿漉漉的下午——在那里,他暂时卸下了生活的重担,变回一个戏水的少年;而我第一次触摸到了自由的边界,在父亲用双脚为我丈量出的安全水域里。

今年夏天特别湿热,河道裸露着苍白的脊梁。妻子带着女儿去别处看上涨的桥之河床,我想起了当年大桥的景象。孩子坐在没过小脚有水的地方,就如同当年我一模一样。妻子给我发过视频笑着给我展示这一幕:“你看娃儿玩的多开心?“我开心的笑着,挂断电话泪水已打湿双眸。我真想把她举到肩上,就像当年父亲做的那样。

仿佛阳光刺得眼睛发疼,恍惚间看见远处有水光浮动,是记忆的河流从未干涸。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