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武皇帝不豫,诏韩说与皇子闳入侍,有间,赏赉不赀,已而大渐。”
廷尉卿张汤传书北军。
看得卫青、霍去病直皱眉。
朝廷、战场,其实没有差别,甚至朝廷比战场更凶险,不知有多少马上飞、马下走的宿将,丧身在这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和战场情报一样,未央宫的消息,各式各样、源源不断的传来,在帝星摇撼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在施展阴谋诡计,这时候,分辨消息真假是很重要的。
张汤,毋庸置疑是众多消息来源的人中,身份地位最高的存在。
不知历史,不知“大渐”二字的份量有多重,这基本是在判当今陛下死亡,甚至连谥号都想好了。
“孝”。
“武”。
孝是汉皇谥例,武,开疆拓土曰武,平定内乱曰武,军事卓越曰武,政治强硬曰武,总而言之,褒大于贬。
倒是与当今陛下相符。
但人没死,谥号先出,还是对人子所言,张汤的拳拳进步之心昭然若揭。
每次皇位更迭,都意味着历史转折,而里面往往潜藏着最大的机遇,只要抓住,就能平步青云。
毫无疑问,张汤认为若能利用好这个机遇,一定能够成就更加辉煌的事业,只是,刘据是太子储君,继承皇位顺理成章,即使自己身为廷尉卿在其中,也很难有作为,哪怕太子储君顺利继位,功劳也是师相公孙弘的,跟自己关系不大,这才有绕过丞相府,独书北军的行径。
“这是个小人。”霍去病厌恶道。
对子骂父、忘恩负义,陛下的九卿,怎么是这样的人?
卫青叹了口气,“酷吏嘛,就该如此。”
所谓酷吏,虽尚称得上能干,但常常是因要为上位者排除统治上的障碍,所以才施以冷酷的铁腕手段。
贤时就重用,不贤时则抛弃,很多时候,贤与不贤也不由酷吏决定。
如今见到由狗变人的机会,努力一二,也不是无法理解。
“舅舅说的对。”
刘据肯定了卫青的话,但见霍去病难以接受,笑了笑道:“既然大兄如此讨厌这样的人,不妨将此书收起,他的生杀予夺,就掌握在你的手里了,再遇到时,你再看他。”
张汤是故意递出把柄,以求换得太子储君的信任,不然,此书什么时候拿出来,诅咒天子,都能要了他和全族的命。
霍去病一剑斩断了书简,哼声道:“要杀他,何须此书?”
这份狂傲,总是让刘据和卫青苦笑。
“据儿,携军进京吗?”卫青沉着声调道。
小心谨慎了一辈子,大红大紫前也安然若素了一辈子,但在这时,只要刘据愿意,他愿意冒险一次。
天子不豫,太子储君不在御前,偏偏地,皇子闳诏侍在前,如果皇帝立下传位遗诏,不是太子储君,而是皇子闳,那长安就热闹了。
霍去病也紧张了,想到过往在宫中皇帝姨夫的教导,非常矛盾。
“南军大规模调动,李广、李敢父子已经接管了长安诸门,如果现在携军入城,要对付的,不止五万南军,还有长安城内数万的囚、徒、奴,以及数万‘七科谪’,舅舅、大兄能保证一月攻下吗?”刘据再次摇摇头道。
南军,不必多说,以卫青、霍去病的目光来看,虽然李广经营多年,仍是一塌糊涂,连精兵都算不上。
不过,卫青、霍去病要承认,李广松散的统兵方式,使得无数底层将士对李广很亲近,一旦交战,战斗力先不提的,但是能够向李广效死的。
而这,也是李广在汉匈战场屡次深陷重围,单骑脱逃的原因。
再就是长安城内的囚、徒、奴,所谓囚,是因罪被关押在监牢的犯人,所谓徒,是有罪而被发配到官府工坊里做工的犯人,此外,还有一种是因罪没入官府的奴隶,称为奴。
长安各官署里本就有大量的囚、徒、奴,天子为了营造建章、桂、北、明光四宫,在不久前,又增加了大量囚、徒、奴,哪怕没有详细统计,这些“诸官徒奴”,少数也有五万人。
如果以皇帝命令,赦免他们的罪作为条件,南军诸将就是再不济,将这些人征召成军,再以武库武器装备的这点能力总有的。
而诸官徒奴能爆发的战斗力,远的参考秦末少府章邯的骊山囚徒,近的可以参考淮阴冤案,当年,韩信以淮阴侯困居长安,他的门客栾说的弟弟向吕后告发,说韩信密谋矫诏发诸官徒奴响应在代地造反的陈豨,差点没把吕后吓死。
另外,根据汉制,凡有大的征伐,常备军队不足用时,可以征发七种人从军,叫“七科谪”。
“吏有罪一,亡命二,赘婿三,贾人死亡,故有市籍五,父母有市籍六,大父母有籍七,凡七科。”
“吏有罪”是犯了罪的吏,让他们上战场将功赎罪。
“亡命”是因各种原因脱离户籍的游民。
“赘婿”是上门入赘的女婿。
“贾人”是坐贩,“市籍”是当时对集市贾人的户籍管理,他们的生活和交易都在城市指定的“市”中进行。
在时代下,商业受到歧视,曾经有市籍,或者父母、祖父母有市籍的人都要被征发从军。
“吏有罪”者,可以直接算在诸官囚徒奴中,长安城中“亡命”“赘婿”有多少不可知,但有市籍且大都居住在长安市中的,刘据通过丞相府早就拿到了确切数据。
长安四市中竟然有六万商贾。
也就是说,携北军入长安,至少要遭遇十六万人的抵抗,就是十六万头猪,八万北军想全部抓杀也没那么容易。
南军诸将只要抵抗住北军一月,来自大汉八方的勤王军就会抵达长安,那时候,就什么都完了。
卫青沉默。
长安城的防御,他比谁都了解,城坚池深,八万北军想正面突进十几万,乃至几十万的抵抗之城,根本不可能。
霍去病咬了咬牙,“一月吗?我可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