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譬如你说屋子太暗需要开一扇窗,大家一定不允许,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廷议通过的政令,又如何能反对呢?”霍去病不解道。
盐铁专营之策,固然是陛下的一意孤行,但都上了廷议,且中外两朝公卿、列侯、宗室大臣都予以了认可,尽管大多数人并非出自本意,事实仍然是政令得到了通过。
公然反对天子政令,哪怕是大汉丞相也不能这么勇吧?
“大兄,反对一件事的方式,从来不止是唱反调,而且,反对你的人,可能是看上去最支持你的那个人。”刘据笑道。
虽然华夏历史很长,封建制度也很长,但过去的部落联盟制,和如今的帝国制,是全然不同的两种状态,尤其是帝国制尚在初创阶段,整个大汉制度还存在着很大的混乱,上至中央朝廷,下至地方官府。
中央朝廷存在两宫制,甚至是多宫制,共同管理着朝廷,在陛下的努力下,朝廷还分了外廷、内朝,朝臣、宫卿各有所向。
再往下,中央朝廷通过迁降与赏罚,用奖惩的手段控制着州、郡、县官吏,人事即政治,然后,州、郡、县官吏以上计与考课的表现,来向中央朝廷表达着忠诚。
诸侯王国也是如此。
但是,中央朝廷、地方官府之间却存在着诸多信息差,很多时候,地方官府官吏如何执行政令,并不是直接观看政令本身,而是取决于上官、恩师,等等这些人对政令的意思和态度。
这是个人情社会,没有人情的政治是短命的,在中央、地方的上下级关系外,是中央属官、地方官吏更为亲近的亲谊、师谊、主客关系。
在陛下即位之前,大汉丞相不但拥有着开府建牙之权,还有着两千石官吏以下任免权,可以说,满朝都是门生故吏。
陛下即位之后,多番改制,也只让任免权从两千石降到了六百石,但天底下的县官,全部属于六百石及以下。
任何政令的施行,所倚仗的,都是这些人。
丞相可以没有想法的执行政令,更可以让门生故吏坚定不移的执行政令,只要陛下、朝廷承担的住后果。
从秦朝时,就建造了七百里直道、六千八百里驰道,但没有一辆无人驾驭的马车能跑过一圈,哪怕马儿会按着既定道路在跑,却终逃不过车毁马亡。
万民似车,桑弘羊、东郭咸阳、孔仅就是马,还是三头包藏祸心的马!
终是死马东西。
霍去病点点头,又摇摇头,朝廷上的人和事太复杂,远远不如军人的干脆,由内而发道:“据儿哥,如果哪天你坐上了皇位,就给我人,给我钱粮,让我一直在外打仗,我给你打个大大的天下!”
听闻此言,卫青汗毛都竖起来了,环顾四周不见他人,这下放下心来。
“好!”
刘据伸出了手掌,豪气大发,“他日我为青帝,报与大兄万战之场。”
“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
渭水河畔,两掌相击。
刘据、霍去病放声大笑,就连卫青也受到感染,眼中满是温柔。
……
丞相府。
桑弘羊、东郭咸阳、孔仅准备好了盐铁专营筹策文书,呈给了公孙弘。
当见到诸曹掾属,或者说相府幕僚们时,三人不约而同地懵了。
丞相司直、丞相长史、丞相徵事、二十名丞相史、九名东曹掾、六名西曹掾、八十名丞相少史,以及数不清的集曹掾、奏曹、议曹、侍曹、主簿、丞相属、大车属、从史、令史、计相、计室掾史,少说也有几百号人,比未央宫廷议的人数都多。
当所有人看过来的时候,桑弘羊还好,行动自如,东郭咸阳、孔仅的腿不知为何有些发软,走路时有几分无力。
桑弘羊见礼过后,望着昏昏欲睡的公孙弘,立刻发难,“相国,这是何意?”
“盐铁专营,关乎国本,纵使丞相府也要慎而重之,不敢有丝毫怠惰,以免有负圣恩,隆重了些,请治栗都尉,两位大农丞勿要见怪。”丞相长史边通接言道。
廷议上,桑弘羊与东郭咸阳、孔仅同时被任命为大农丞,但到廷议后,桑弘羊就专门找到陛下,改任治栗都尉。
桑弘羊对外借口是,有专营盐务的东郭咸阳大农丞,有专营铁务的孔仅大农丞就够了,他无有可管,只能改为专管为国敛财的治栗都尉,但谁也不是傻子,心知桑弘羊也是不愿意与商人出仕中央属官的东郭咸阳、孔仅为伍,即便必须一块做事,也要有所区别。
边通的话,无异于点明了东郭咸阳、孔仅的身份,仰仗着陛下的势,丞相府给出了无上礼遇,偏偏地,他们自己先受不了了。
何谓德不配位,这就叫德不配位。
桑弘羊本想再说什么,东郭咸阳、孔仅却一左一右扯住了他的袖袍,摇摇头,为商者,受到官、士的侮辱多了,又怎么会在……怎么能不在乎,当大农丞前受侮辱,当大农丞后还受侮辱,那大农丞岂不是白当了?
然而,形势比人强,东郭咸阳、孔仅默默在心底记下丞相府幕僚们的音容相貌,示意桑弘羊进入正题,“相国,有关政令文书,丞相府有何赐教?”
一干丞相府幕僚更加不掩饰轻蔑,到底是商人,为了钱,连脸都不要了。
“没有赐教,只有几点建议。”边通继续道。
“长史请讲。”
“政令中,盐、铁官不得对郡县进行考核,偏远之地不得统一销售,不得为完成盐铁冶炼而让地方官府增发徭役,更不得在地方官府无法达成财税时,对百姓摊派,征收苛捐杂税。”
“这是建议?”桑弘羊震惊道。
如果这叫建议,哪什么叫命令?
东郭咸阳、孔仅彻底怒了,如果按照这样的“建议”修改政令,那他们如何在物价低时囤积货物,遇上战争、天灾人祸,物价飞涨的时候,再高价卖出?
朝廷按需分配,百姓按需购买,制造不了需求缺口,他们怎么赚钱?
千里做官是为了钱,可不是为了服务那些下里巴人的!